内核与内核模块:depmod,lsmod,modinfo,insmod,rmmod,mdprobe
首先,我们得知道内核与内核模块放在哪里。
内核:/boot/vmlinuz或/boot/vmlinuz-version;
内核解压缩所需RAMDisk:/boot/initrd(/boot/initrd-version);
内核模块:/lib/modules/version/kernel或/lib/modules/$(uname -r)/kernel;
内核源码:/usr/src/linux 或 /usr/src/kernels;
如果内核顺利被加载了,会有以下几个信息记录:
内核版本:/proc/version
系统内核功能:/proc/sys/kernel
假如我有个新硬件,偏偏我的系统不支持,要这样做:
重新编译内核,并加入最新的硬件驱动程序源码;
将该硬件的驱动程序编译成为模块,在启动时加载该模块。
下面我们着重讲一下内核模块
一、内核模块与依赖性
基本上,内核模块放置处是在 /lib/modules/$(uname -r)/kernel当中,里面的几个目录主要为:
arch 与硬件平台有关的选项
crypto 内核所支持的加密的技术
drivers 一些硬件的驱动程序
fs 内核所支持的文件系统
lib 一些函数库
net 与网络有关的各项协议数据,还有防火墙模块等
sound 与音效有关的各项模块
还有文件/lib/modules/$(uname -r)/modules.dep ,记录了内核支持的模块的依赖性。那么如何创建该文件呢?如下:
#depmod [-Ane]
-A:不加任何参数时,depmod会主动去分析目前内核的模块,并且重新写入/lib/modules/$(uname -r)/
modules.dep当中。如果加-A参数,则会查找比modules.dep内还要新的模块,如果真找到,才会更新。
-n:不写入modules.dep,而是将结果输出到屏幕上。
-e:显示出目前已加载的不可执行的模块名称。
例子:我做好一个网卡驱动程序a.ko(内核模块名以.ko结尾),该如何更新内核的依赖性?
#cp a.ko /lib/modules/$(uname -r)/kernel/drivers/net
#depmod
二、内核模块的查看
查看目前模块加载了多少的模块。
#lsmod
模块名称 模块的大小 此模块是否被其他模块使用
查阅每个模块信息
#modinfo [-adln] [module_name|filename]
-a:仅列出作者名
-d:仅列出该modules的说明
-l:仅列出授权
-n:仅列出该模块的详细路径
例子:#modinfo mii
三、内核模块的加载与删除
最好使用modprobe这个命令加载模块,因为modprobe会主动查找modules.dep的内容,解决了依赖性后,才决定需要加载的模块有哪些。
insmod则完全由用户自行加载一个完整文件名的模块,并不会主动分析模块依赖性。
#insmod [/full/path/module_name] [parameters]
例子:尝试载入cifs.ko这个文件系统模块
#insmod /lib/modules/$(uname -r)/kernel/fs/cifs/cifs.ko
记住,一定要是完整的文件名。
#rmmod [-fw] module_name
-f:强制将该模块删除掉,不论是否正在被使用
-w:若该模块正在被使用,则等待该模块被使用完毕后再删除
insmod与rmmod的问题时,你必须自行找到模块的完整文件名才行。所以,我们一般使用modprobe.
#modprobe [-lcfr] module_name
-c:列出目前系统上面所有的模块
-l:列出目前在/lib/modules/`uname -r`/kernel当中的所有模块完整文件名
-f:强制加载该模块
-r:删除某个模块
例子:加载cifs模块
#modprobe cifs
很方便,因为我们根本不用知道完整的模块文件名
内核模块的额外参数配置:/etc/modprobe.conf
如果你想修改某些模块的额外参数设置,就在这个文件内。
#vi /etc/modprobe.co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