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阿里云峰会北京站正式召开,边缘计算专场邀请到了中国移动、阿里云、英特尔等行业专家以及众多边缘计算行业的先行者,和观众分享在MEC、IoT、视频、边缘AI等多个方向的布局与边缘计算最新技术探索和实践,引起来自运营商、硬件和芯片厂商、边缘计算应用等众多现场观众的强烈关注。
5G时代万物智联即将成为现实,但对于计算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低延时、大带宽、高并发和本地化,云、端协同计算将可能无法满足新场景的计算需求,所以云、边、端三体协同成为最佳解决方案——拥有高效、实时、安全特性的边缘计算,未来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中国移动王军博士:让边缘计算无处不在!
首先,中国移动技术部的王军博士为大家分享了中国移动在边缘计算领域的探索和对于5G+边缘计算未来的畅想,他认为这十年中,网络和云是在独立演进,互不可见。而边缘计算,则在“管”中间插入了“边”,是云与网的第一次握手,同时这是阿里云本次峰会十年再出发的关键一站——云能力向边缘的拓展。
5G时代与边缘计算的关系,5G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带起了很多新兴的行业,新兴行业的发展又给边缘计算提供了很多发展空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边缘计算注定会因5G而兴,助力5G一同改变社会,同时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移动会承担共建“连接 + 计算”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的角色,做信息的传递者和加工者,基于网络/IaaS等基础设施,提供全栈开放的服务模式,将边缘计算的部署逐步常规化、规范化,同时打通从芯片、服务器到微数据中心全硬件产业链,实现降本增效。
目前,中国移动与阿里云在边缘计算已经开展合作,发挥各自所长,以“基础资源+运维保障”提供良好的“流量+生态”承载。据悉,双方已经联合在浙江开展试点Edge AI和边缘vCDN,后续还会扩大边缘计算合作规模,共同探索测试如工业互联网、新零售等场景,共同孵化边缘应用。 “万物之间,希望最美!我相信经过上下游的同仁的共同努力,未来两、三年边缘计算一定会融入我们的生活,就像现在的4G一样改变生活。”王军说到。
阿里云杨敬宇:阿里云ENS从1.0到2.0的进化论
在5G和边缘计算到来之后,云、端二体协同向着云边端三体协同去发展,毋庸置疑,这是未来架构的新形态,杨敬宇将整个过程称之为一场计算体系架构的巨大革命。阿里云边缘计算将会层层深入,直至用户的最近一公里。
在边缘节点服务ENS 1.0时代,阿里云激活了覆盖全球的边缘基础设施潜力,第一次将计算推进至100公里的边缘,建立了标准、安全、多租户的边缘基础设施底座。同时,这也是阿里云第一次把飞天技术轻量化落地到大量的边缘节点上,借助飞天十年技术沉淀,实现性能优秀、稳定可靠的边缘计算能力。但是杨敬宇认为这不只是起点,边缘计算不应只是传统IDC的简单迁移。
今天,我们迎来了ENS 2.0。杨敬宇表示:“2.0时代,我们会打破割裂,让ENS数据和能力与用户的运维系统建立全方位的连接。通过API形式,把更多能力释放出来,让边缘计算应用变得更简单,平台去做底层的事情,用户的运维体系更轻量。实现一键部署、一键升级、一键扩缩容、报警自动响应,上下游互动保障运营体系的稳健性。在付费模式上做到更加灵活弹性,做到真正的轻资产运营,快速部署、按需付费、先用后付,不需要包年锁定资源。”
点击阅读原文《阿里云ENS从1.0到2.0进化论》
三体云李幸原:边缘计算下的音视频云演进实践
三体云是一家致力于全球实时音视频技术创新公司,其技术总监李幸原现场分享了其在娱乐社交、教育培训、视频客服领域的行业应用和边缘计算的技术实践。李幸原表示,音视频通信领域对实时性、传输质量要去非常高,这对核心机房的压力非常大,早期经常会收到负载的告警,同时这套方案的成本也非常高。随着业务增长以及业务场景对互动性、音质等效果要求的逐渐升高,传统的协议和调度方案非常难去解决大规模用户对于音视频服务的需求。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三体云采用了传输协议优化、算力提升(硬件加速GPU)、中心下沉等一系列组合拳。据介绍,目前三体云已经部署了100多个边缘节点,承载了50%的用户流量,带宽成本下降了30%,核心负载下降40%左右,基本上很少收到机房负载的告警了。
李幸原表示:三体云现在在做的尝试是把核心节点的计算资源下放到边缘上,在边缘上将视频合流、转码、录制、切片等工作做完,在这种场景下,很多视频流不再需要中心节点去做交换,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消耗,同时,也可以在边缘上快速去享受更优秀的计算力。
拓课云陈勇冀:边缘计算解决了灵活部署、就近推拉流、节约成本的问题
立足于在线教育行业提供音视频技术服务的拓课云也为现场分享了边缘计算在其业务场景上的应用,技术总监陈勇冀在现场表示:在线教育行业具备大规模、随时连麦、低延迟等要求,边缘计算为拓课云解决了灵活部署、就近推拉流、节约成本的问题。
谈到与阿里云的合作,陈勇冀说到:“接入阿里云ENS后,首先,我们能非常灵活的部署,根据当前的需求来动态的增加服务器使用的数量,启动的速度在分钟级别。后面还能根据大数据做提前预测,做到完全无人值守;其次,如果我们要把流的传输质量做到足够好,除了采用WebRTC和自研的抗丢包算法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服务器部署在家门口,如果按照传统方法走,我们与不同运营商去沟通,开机房、测试、接入等流程比较复杂,ENS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户到边缘节点网络延迟低至5ms,实现了全球高效的传输网络;最后,这也为我们节约了很多运维成本,同时在边缘节点上部署足够多的运算能力,在机器和带宽上也得到足够的成本降低。”
基于英特尔平台技术的创新应用
英特尔李进文在基于英特尔平台技术的创新应用谈到:5G具有大带宽、高可靠、万物互联三个特点,同时互联的数量级别会是上千亿,这么大的连接带来的数据量也会十分庞大,如果把全部数据放到中心,中心、带宽、成本的压力都会非常大,这就是我们需要边缘计算的原因。
英特尔和阿里云在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制造、系统软件等方面进行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同时,视频云市场有大量的场景可以与边缘计算联合应用,比如竞技直播、媒体分析、逼真沉浸式的体验等。李进文表示:“一切都是智能和连接的,我们相信在5G智慧城市、视频云市场、智能制造等场景之外,边缘计算会在更多场景中发挥作用。”
阿里云刘浩然:Link IoT Edge - 让物联智能更近一步
近几年,物联网应用逐步走进了生产、生活之中,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结合也更加紧密,然而物联网行业面临很多痛点,比如:存量设备如何能零改造快速上云?断网情况下业务中断怎么办?原始海量数据上云成本高,低延时快速响应以及数据隐私等安全性问题,这些痛点如何解决,阿里云产品专家刘浩然在《Link IoT Edge - 让物联智能更近一步》中为我们进行了解答。
Link IoT Edge把云端能力下沉到边缘,用云端能力解决本地的问题,专注于提供物联网安全防护下的设备连接服务、设备管理服务、设备联动服务,赋能各类物联网场景和行业开发者。
在这种体系架构下,Link IoT Edge提供一体化的运维手段、端到端的开发工具、场景应用以及设备驱动等等能力。首先Link IoT Edge是一款云边一体产品,有云端内存服务,也有边缘侧的SDK,它集成了安全、存储、计算等超过10款云产品,可以十分方便地在边缘访问云服务;再次,目前已经有超过10种场景解决方案成熟落地,包括园区、人居、工业等多个物联网领域;最后,物联网场景是非常碎片化的,生态化非常重要,目前Link IoT Edge已经支持30多种硬件,包括覆盖x86、ARMv7、ARM v8等主流芯片架构的主流平台。
在未来,Link IoT Edge会强化软硬件生态,加速边缘业务集成,持续提升业务运行效率,帮助更多企业实现高效创新。
万物互联5G时代已经到来,阿里云边缘计算又会和行业生态、应用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
钉钉扫码加入阿里云边缘计算专场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