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蓝,叫做“阅兵蓝”。这就是超级计算机和卫星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正在为我们找到雾霾的根源……
那么,在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今天,企业如何构筑核心竞争力、永续推动产业化发展、找到前进的方向呢?中科曙光给出的答案是“面向未来创新”。
近日,中科曙光技术创新大会(IDIC2016)在北京盛大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曙光公司董事长李国杰,曙光公司总裁历军、高级副总裁聂华、副总裁沙超群、邵宗有等曙光公司高管以及VMware、Intel等曙光合作伙伴代表先后登台,围绕“E级超算”挑战下企业级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能耗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之道展开演讲,分享业界技术前沿、面向未来共话创新。
除此之外,IDIC2016还设置了丰富的分论坛,“E级计算与E级应用”“数据中心的颠覆式创新”等九大分论坛和近2000平方米展区,展示了曙光在下一代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云计算与大数据等诸多领域的创新产品、行业方案和应用案例。
会后笔者有幸采访到了曙光数据中心产品事业部总经理何继盛、曙光服务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秦晓宁和曙光服务器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付雪华,共同探讨了关于未来数据中心下一代的技术趋势及曙光积极探索面向未来数据中心创新的策略和措施。
关于未来数据中心的五大技术趋势分享
在主题为“数据中心的颠覆式创新”分论坛上,曙光数据中心产品事业部总经理何继盛总结了未来数据中心的五大技术趋势,何继盛表示:“对于传统数据中心而言,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规划周期长、建设成本高、运维复杂等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有效解决当今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给大家带来关于未来数据中心下一代技术趋势的分享。”
技术趋势一:分离与融合。分离与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机房基础设施层面,传统数据中心的配电及制冷系统往往依托于建筑体本身来搭建,导致数据中心标准化难以实现。近年来看到这种融合趋势日益凸显,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渐从建筑层脱离,而向机柜内部发展。曙光推出的液冷式服务器,把制冷系统跟服务器的内部直接进行了融合,这是基础设施和IT本身的融合趋势。
其次是IT系统层面,传统的IT系统把服务器、存储、网络划分的很明确,但随着IT系统的不断演进,逐渐的把这三个系统压缩到了一个盒子里面,变成了框架式的服务器,类似于天蝎整机柜架构,在随着IT聚合技术的发展,把传统三层架构发展成资源池,这种资源的池化可以灵活的面向应用调配资源,把各级不同类型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进行聚合,根据应用可实现灵活的调配。
技术趋势二:模块化。融合包括基础设施与IT系统的融合,IT系统内自身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的融合。因此,模块化的设计就此诞生,首先看到了服务器产品出现了模块化的设计,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如机柜级、微模块、超融合等新概念涌现,未来整体数据中心进行模块化将更加完善。
技术趋势三:绿色化,节能降耗。能耗问题是下一代数据中心必须优化的一环。绿色节能能够在不同系统中实现,从前段时间提出的高节能制冷技术,冷热通道的管理,水平送风、自然冷却技术,以及到最近的液冷服务器技术等等,这一系列都在帮助我们数据中心向着更加绿色,更加节能的放向去发展。
技术趋势四:高密度。随着IT技术的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使得单体的功率密度不断提升,必然会使得数据中心变成单机柜密度,以及单位面积的功率密度不断的在提升。随着数据中心产品技术不断的发展,一些理念的创新,在2020年之后,数据中心的单机柜密度,以及单位面积的功率密度将面临爆炸式的增长。
技术趋势五:智能化。资源池化对资源系统提出智能化的更高要求,原来一台服务器,一台存储对应一个应用,而转变成为要根据前端的应用系统反过来去调配后端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等。同样,在基础设施层面,目前绝大多数数据中心监控系统,只有监没有控,只能是提供相应的数据采集,数据的反馈,而不能形成一个完全的闭环,去智能的调节、监控、控制基础设施设备,这也都是未来数据中心所必将去优化和解决的方向。
兵家必争的服务器市场:看曙光的通用与定制
如今,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液冷、高密度、超融合等新形态的产品逐渐涌现,曙光是如何看待这一趋势的呢?曙光给自身的服务器产品线制定了哪些规划呢?
曙光服务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秦晓宁表示:“在数据中心产品越来越丰富的问题上,曙光是很有自信的。曙光在液冷、高密度、整机柜、刀片服务器等方面都有布局,服务器产品线非常齐全。”
针对未来服务器的发展规划问题上,秦晓宁补充表示,随着订单量越来越大,客户覆盖越来越广,在产品规划方面有如下几点:
第一,满足现有70%-80%的客户需求,这类客户只是单纯的购买我们的硬件产品,他们有能力结合自身需要部署自己的数据中心。
第二,主攻大型互联网、移动、电信企业,他们能够部署自己的云平台,同时这类客户对高密度产品有很大的需求,曙光能够为其提供整机柜产品,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扩展市场。
第三,发力一体化的融合产品,单纯的提供硬件,主动性不高,而且不能完全的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未来,我们希望更多的把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帮助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未来,关于虚拟化、超融合等领域,曙光都会有涉及。
曙光星河SDC1000全国首发
在大会上,曙光首度在国内发布了名为“星河”的服务器,这台服务器有着概念车的意义,是首款面向云计算的高密度融合架构服务器产品,其独具特色的启动架构和应用定位可以有效面对“亿”级用户同时在线并发访问的情况,解决传统服务器体系结构与云应用负载不再匹配的问题。
目前的大型云计算中心基本采用传统服务器集群作为数据处理平台,普遍存在功耗大、密度低、难管理等问题,因此研究适合云计算应用的具备高密度、低功耗、易管理等优点的数据处理平台具有迫切性。由于在云计算环境中,需要解决的常常是多用户同时请求和数据间逻辑运算问题。
因此星河SDC1000更关注高性能、高吞吐量的耦合计算能力,即特定时间段内处理网络并发请求的能力。星河SDC1000面向云计算典型应用需求,实现了性能功耗比和整体服务能力均有较大提升的低成本、低功耗、高效能的软件定义服务器设计理念,并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创新突破。
据曙光方面介绍,“星河”云服务器已在教育新媒体云、天翼云和联云系统中开展了示范应用,实践证明,新的技术路线能够帮助云计算服务和应用取得显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写在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E级超算”,它预示着一个全新的计算时代终将到来,会超越今天业界对单纯计算速度本身的追求以及过度的社会关切,HPC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会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
今天的曙光想做和正在做的显然不只是造一台每秒能运算100亿亿次的计算机,更具未来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的还有对诸多行业领域PB级、EB级海量数据价值的挖掘,以及如何通过云服务的方式让数据的价值能够恵及亿万用户。这显然需要曙光打通一条以数据为核心的技术创新链,也需要编织一张能覆盖全国的云服务网络。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