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天使投资逻辑:看事儿+看人 (重视人与事的结合)
看事儿:行业洞见
1. 每3年市场都会发生转移。过去、现在、未来都有哪些机会?中国本土行业的红利机会有哪些?哪些是我抓住了的机会?那些是我在为其准备的机会?
2. 赛道空间(细分赛道):足够大的增长空间;细分市场龙头可能性(10-20亿市场空间,预计未来可达到50%+份额);下游增长可能性较大(带动中游制造市场增长)
看人:创始人+半成型的团队(这个半成型的团队很有意思,找时间研究一下)
1. 创始人的如何看待未来——决定了前行道路——决定了行为
2. 几点重要能力:技术背景,对于科技/toB赛道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弱点是表达能力、性格偏弱,在资本市场并不是很受欢迎)。战略规划能力。落地执行能力。
3. 可学习性与可变化性:及时改变到正确的路上去
4. 必须有量、或者有量的逻辑,且正在这条路上向前走
5. 团队最重要的两点:打刚需/核心技术
数字技术的投资边界
关注技术趋势 & 应用场景的变化
1. 如何应对技术变化的策略
不能投太早也不能投太跟前的技术
多技术融合能力:很少有单一技术做出产业化
场景、行业有边界,需要更细入的研究
政策的边界:产业导向、合规性(如数据应用)
2. 投资逻辑
从底层投起,再到中间层的东西
行业的ready程度:如基建行业已经信息化,但是还没有智能化
3. 客户预算边界的模糊(微盟产业基金人)
以前toB企业切的都是IT预算(很少),现在可以切金融、营销、供应链预算,提升天花板
4. SaaS的分析(用友产业基金人)
国内Saas未必能按国外模式跑通,因为市场环境不同
产业互联网的两条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后者是更能成功的方式,通过数字化现提升自己能力,再将这个作为平台推给其它小b
市场化的VC
不同VC对不同早期的项目观点不同,找到自己适合的VC
产业能力、产业迭代的配套,与投资的支持、团队具有的能力相互影响
产业基金是有产业诉求在其中的
财务投资人:重点关注怎么赚钱、如何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