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Github
1 复制的完整流程
- slave node启动,仅仅保存master node的信息,包括master node的
host
和ip
,但复制流程尚未开始master host和ip配置在redis.conf
中的 slaveof - slave node内部有个定时任务,每s 检查是否有新的master node要连接和复制,若发现,就跟master node建立socket网络连接
- slave node发送ping命令给master node
- 口令认证 - 若master设置了requirepass,那么salve node必须同时发送masterauth的口令认证
- master node第一次执行全量复制,将所有数据发给slave node
- master node后续持续将写命令,异步复制给slave node
- 完整复制的基本流程图
2 数据同步相关的核心机制
即第一次slave连接msater时,执行的全量复制过程中你必须知道的一些细节
2.1 master和slave都会维护一个offset
master会在自身基础上累加offset,slave亦是
slave每秒都会上报自己的offset给master,同时master保存每个slave的offset
倒不是说特定就用在全量复制场景,主要是master和slave都要知道各自的数据的offset,才能知晓互相之间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2.2 backlog
master node有一个backlog,默认是1MB
master node给slave node复制数据时,也会将数据在backlog中同步写一份
backlog主要是用来做全量复制中断时候的增量复制
2.3 master run id
info server,可以看到master run id
如果根据host+ip定位master node,是不靠谱的,如果master node重启或者数据出现了变化,那么slave node应该根据不同的run id区分,run id不同就做全量复制
如果需要不更改run id重启redis,可以使用
redis-cli debug reload
2.4 psync
从节点使用psync
从master node复制,psync runid offset
master node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返回响应信息
- 可能是FULLRESYNC runid offset触发全量复制
- 可能是CONTINUE触发增量复制
3 全量复制
- master执行
bgsave
,在本地生成一份RDB快照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256MB 64MB 60 - master node将RDB快照发送给salve node,若RDB复制时间超过60秒(repl-timeout),那么slave node就会认为复制失败,可适当调大该参数(对于千兆网卡的机器,一般每秒传输100MB,6G文件,很可能超过60s)
- master node在生成RDB时,会将所有新的写命令缓存在内存中,在salve node保存了rdb之后,再将新的写命令复制给salve node
- 若在复制期间,内存缓冲区持续消耗超过64MB,或者一次性超过256MB,那么停止复制,复制失败
- slave node接收到RDB之后,清空自己的旧数据,然后重新加载RDB到自己的内存中,同时基于旧的数据版本对外提供服务
- 如果slave node开启了AOF,那么会立即执行BGREWRITEAOF,重写AOF
RDB生成、RDB通过网络拷贝、slave旧数据的清理、slave aof rewrite,很耗费时间
如果复制的数据量在4G~6G之间,那么很可能全量复制时间消耗到1分半到2分钟
5 增量复制
- 如果全量复制过程中,master-slave网络连接中断,那么salve重连master时,会触发增量复制
- master直接从自己的backlog中获取部分丢失的数据,发送给slave node
- msater就是根据slave发送的psync中的offset来从backlog中获取数据的
5 heartbeat
主从节点互相都会发送heartbeat信息
master默认每隔10秒发送一次heartbeat,salve node每隔1秒发送一个heartbeat
6 异步复制
master每次接收到写命令之后,先在内部写入数据,然后异步发送给slave node
参考
《Java工程师面试突击第1季-中华石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