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取代APP?开发者总结六大理由

最近,腾讯科技采访了一些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发现大家都正在或试图通过HTML5把自己的APP的功能转移到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上来。

微信会在不知不觉当中革掉移动互联网前辈——APP的命吗?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

昨天极客公园举办移动互联网大会,其中第一个主论坛是“微信I/O论坛”。当微信跟I/O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逐渐发现,微信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并不仅仅是功能性的产品,它在移动互联网的层级上,可以往下,再往下,成为应用、模式、生态架构的承载基础。

公众账号就是这个I/O基础之上的小型生态链之一,它在被微信团队努力摆脱营销平台的误解之后,逐渐开始展现出它本身的样貌:通过利用微信I/O创造出提供多样化服务模式的公众平台,企业寻找到一条在未来移动互联网上更有效的生存形态,而这个生存形态目前的代表,就是APP。 

在开发者讨论的基础上,腾讯科技总结了以下几条微信公众账号对APP的取代价值: 

首先,微信公众号的体量比APP轻,用户进入的门槛低。

一个APP的体量,少的几兆,多的几十兆。虽然家里、单位都有WIFI了,但是总有找不到WIFI的时候,往往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突发的APP需求。而依靠目前中国移动(微博)网络的龟速,许多人是有心也无力。而微信所提供的呢,就是搜索一个公众账号,添加,然后就可以使用,非常简单的进入门槛。 

快捷酒店管家副总裁朱坤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来北京出差的高铁上,在与旁边的一位乘客交谈当中,这位乘客透露自己还没有定好酒店,而北京那天正在下雨,朱坤非常热情的推荐这位乘客下载快捷酒店管家的APP来定酒店,但是当这位乘客掏出手机看看自己移动网络的信号表示下载不会成功。失望当中的朱坤突然想起来可以让这位乘客加快捷酒店管家的微信来定酒店。最终这位乘客非常简单的操作就真的订到了酒店。

其次,微信的应用体验也很轻。

无论一个公众号在后台是否有很复杂的计算,但是在你的手机里面,它真的很轻,轻得几乎就是用简单的文字文本、图片、语音等进行无缝的沟通。

而对于APP来说,一个大的APP光是启动就需要几秒甚至10几秒的时间,而且进入里面之后往往会有复杂的应用界面,在无形当中增加着用户的使用时间成本和心里负担。 

 

第三,微信公众号能够避免升级的糟糕体验。

对于许多不常用的APP来说,升级简直就是要了他们的命啊。一些用户经常说,有些APP平时不怎么用躺在那里安安静静的也就不会去管它,但是一旦它提示要升级的时候,反而想起来顺手把它卸载掉。这像个黑色幽默,但是却是事实。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升级过程的确是个不怎么好的体验,首先需要花费流量,其次需要花费时间,第三怕升级之后的版本破坏现有的使用习惯(有的升级还真的不如不升)。而微信公众账号不一样,它所有的功能升级都在自己的后台完成,用户并不会去体验这个过程,他们可能在下一次打开这个账号之后发现功能更多了,仅此而已,其功能升级可谓润物细无声。 

第四,搭车微信做免费社交。

其实许多APP都有一颗做社区化运营的心,而做社区最主要的还是对自己的产品做营销。社区最主要的是人气,人多的小吃店人会越来越多,微信有数亿用户,但是绝大部分的APP本身并不具备做社区的规模用户群。

如果依靠微信的朋友圈呢?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疯狂猜图”,这是一个轻得不能再轻的游戏了,本身并不具备太大创新与用户粘性,但是依靠微信的社区分享的力量,“疯狂猜图”瞬间就火了,一度占领了APP Store的游戏排行榜首位。这款游戏本身并没有做过什么其他渠道的营销,唯一做了一个功能就是把游戏进程发到微信朋友圈让朋友帮忙。依靠微信社交的力量,四两拨千斤。 

第五,微信内的各个公众账号能够实现打通。

航班管家跟糗事百科这种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两款应用,居然在微信公众账号里面终于“在一起了”:糗事百科开放了API到航班管家,成为其一个小功能,当乘客在等航班的过程中,用航班管家查看了航班信息之后,可以顺便点一下按钮,就会出现一条条冷笑话,而内容来源就是糗事百科,乘客可以以此打发时间。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简单的体验。

但是这种现象为什么并没有在APP这种模式下产生过?在这背后其实有微信开放平台在做背书。 微信本身已经是一个开放平台 ,但是基于这个开放平台之上的应用能够继续成为一个二级的开放平台,这种无限延伸的生态链的力量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第六,不用跨平台。

 

在移动互联网,安卓与iOS就像互相隔绝的两个世界一样,无论对于开发者还是用户来说,这都是一个噩梦般的存在:同样的功能开发者需要在不同的架构之下分别作开放,而用户经常会看到对方平台的人首先使用新功能。 

如果以微信做平台,就直接越过了安卓与iOS的隔阂,只要微信本身作为一个应用能够保持安卓与iOS版本的同步,那么,微信平台上用户就免去了以前痛苦

微信公众平台取代APP?开发者总结六大理由

上一篇:xmppserver


下一篇:C#设计模式——工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