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赶超西雅图 十万企业上云形成的产业拐点

几天,中国云计算领域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浙江的十万企业上云计划。这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水中引爆,涟漪不断,影响深远。

 

4月13日的消息称,浙江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浙江省“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7)》,该计划旨在提高企业在新常态下的发展动能和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企业上云”,新增十万企业上云,构成“云上浙江”。

 

实际上,在云计算的世界之争当中,也有很多人把杭州比作西雅图。世界云计算3A格局中的亚马逊AWS和微软诞生于西雅图,而阿里云则扎根于杭州。因为云计算这张名片,让西雅图成为了美国的创新中心,但杭州显然并不满足于只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


杭州赶超西雅图 十万企业上云形成的产业拐点

所以,在我看来,杭州要做到赶超西雅图,第一,要坚持云计算的路线不动摇,过去30年,历经计算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时代,我们在技术和架构层面都没有取得主导权,在云计算时代,则是一个最好的赶超机会。第二,云不仅是一个技术架构,更是商业模式,杭州不应该局限于创新中心,而要成为创新的主体,由杭州辐射整个浙江,十万企业上云的实现显然可以帮助杭州走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个明显信号:让云计算化虚为实

 

实际上早在2015年,浙江省就曾宣布,到2020年把杭州建设成为全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中心。同样在2015年批复实施的《杭州信息经济智慧应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杭州信息经济产业增加值达到3805亿元,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达到10000亿元。可见,杭州对云计算在政策面的支持一直是非常理想的。

 

对比一下2010年美国提出的“云优先”政策。当初得益于奥巴马*在大选时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美国在2010年提出“云优先”政策,明确要求各个*部门在2012年6月底前将至少三项服务迁移至云。实际上,后来的反馈结果并不理想。因为当时的云计算相比传统IT系统虽然表现出一些优势,但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云计算的应用都并不够成熟,除了互联网企业之外,大多数的传统行业并不具备上云的必要性。

 

反观浙江的十万企业上云,除了政策环境的成熟之外,诞生于杭州的阿里云已经成为了全球增长最快的云计算公司,标志着云计算的技术环境也已经成熟。


杭州赶超西雅图 十万企业上云形成的产业拐点

同时,“中国制造2025”已连续三年在*工作报告中被提起。而今年除了“深入实施”的表述外,还强调要“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让云计算化虚为实,全面走向应用。

 

我们知道,制造大省浙江正在加速走向智造大省,云计算成为革新的最大动能。在不久前的云栖学堂上,农夫山泉、中能汽轮、钱江电气、九阳、姚生记、贝因美、杭州钢铁、王星记扇厂、亚视传媒等近家企业集中探讨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下的企业智能转型。毫无疑问,“企业上云”将有力地加快“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推进。

 

一个重要意义:让经济价值落地

 

据《行动计划》指出,浙江让十万企业的“大脑”率先上云,就是要以云计算技术和平台为支撑,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浙江省成为企业云计算应用的标杆省。单以制造业为例,如果利用云计算提升1%的良品率,就意味着一年内可以增加上万亿的利润。


杭州赶超西雅图 十万企业上云形成的产业拐点

我们知道,尽管云计算已经是全行业公认的未来方向,但这种认知更多是建立在云计算的成本和对技术架构的优化上的,所以很多人认为云计算的趋势,和多年前的行业信息化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那么,重点就在于云计算能否在行业和商业上实现真正的经济价值。我们以浙江已经实现上云的制造业企业为例,来看看企业上云对企业营收产生的实际意义。

 

以中策橡胶为例,这家2016年产值376亿元的轮胎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产量位列全球前三。阿里云ET工业大脑自2016年底入驻中策橡胶的生产车间,对中策橡胶生产端的各类数据进行深度学习。

 

和以往更依托经验的质检方式不同,ET工业大脑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分析每一块橡胶的出身,匹配最优的合成方案,极大地稳定了混炼胶性能,大大降低在加工环节的成本投入。目前,阿里云已帮助中策橡胶提升混炼胶平均合格率3%-5%。

 

我想强调的是,在制造业走向3.0的过程中,信息化之路已经走了近20年,很多企业在生产流程不断的优化后,已经很难再找到新的突破,但中策橡胶通过阿里云ET工业大脑,仅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生产效率3%-5%的提升,这个数据反馈到企业整体就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

 

再比如全球领先的光伏材料制造商及新能源开发与运营商协鑫光伏,2016年8月2日,苏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和阿里云签约,双方约定通过阿里云人工智能ET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协鑫光伏切片智能工厂。通过阿里云的大数据分析算法,可以对苏州协鑫生产过程中采集到的全部变量进行分析,找出与良品率最为相关的60个关键变量。通过这一手段能够提高光伏切片的良品率,良品率每提高千分之一点,就可以节省上千万的生产成本。据悉,截止目前为止,已提高1%良品率,相当于每年节省上亿成本。

 

正如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所说,“我们希望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发挥‘中国智造1%’的威力,单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如果能提升1%的良品率,就意味着一年内可以增加上万亿的利润。”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浙江会提出十万企业上云的行动计划,云计算被认为是IT领域的第三次浪潮,从办公信息化到互联网以至生产研发的云化,都意味着发展动能的革新。而浙江利用杭州的云计算先发优势,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推进十万企业上云,最大的意义就是经济价值落地。

 

杭州辐射浙江,谁会成为全球云计算中心?

 

最后回到杭州与西雅图的比较,谁会成为全球云计算的中心?


杭州赶超西雅图 十万企业上云形成的产业拐点

首先,从技术创新的维度看,西雅图毕竟走得更早,要比杭州略占优势。在西雅图,不仅有目前世界云计算的两大巨头亚马逊AWS和微软,作为硅谷之外的美国创新中心,很多科技公司也把重要的研发基地放在了西雅图。同时,美国*层面对云计算创新的支持也更早,“云优先”政策就始于2010年。

 

但是,杭州在云计算上的创新速度却是追赶西雅图的有力保证。阿里云的业务已经保持连续 6 个季度三位数增长,并在最新一个季度中又创造了130%的增速。在其背后,正是阿里巴巴近十年对云计算技术不计成本的投入,中国企业才得以打破美国在软件和操作系统层面对核心技术长期垄断的格局。比如,阿里云自主研发的飞天(Apsara)是由阿里云自主研发、服务全球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它

 

其次,从产业层面来看,由杭州为圆心辐射整个浙江,这不再是一城之创新,更是一省之创新。浙江省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制造业升级的重要试验田。也是让云计算普惠的一个契机。在以往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次的技术革命都是大企业的迭代,并没有完全惠及所有企业和个体。而云计算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的是同样的起跑线,它可以帮助实体经济腾飞,而不论你是大企业还是小微企业。

 

所以,无论是中石化这样的央企,还是吉利汽车这样的民营企业,亦或是参与到浙江省十万企业上云当中的小微企业,都将从中受惠。这将是浙江通过云计算的全面落地,在未来成为全球云计算中心的一个拐点。

 

马云曾说,要让数据和计算能力成为普惠经济的基础。阿里云并缺少技术和方法论,浙江十万企业上云的行动计划,显然为云计算的普惠提供了最佳的应用场景,这将是真正的百年大计。

上一篇:排序算法总结


下一篇:JAVA与.NET的相互调用——通过Web服务实现相互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