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前总工程师白硕:区块链难以取代场内交易

4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前总工程师白硕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现在资本市场的区块链概念股其实都是伪概念,并不受业内认同。

作为上交所前总工程师,白硕并不认为区块链可以取代撮合效率已经很高的场内交易,在场外交易市场更有可能实现。银行的非货币业务,比如理财业务,可能是最早实现区块链应用的领域。

该次电话会议由东吴证券发起,主要讲解区块链在资本市场以及其他金融领域的应用。

白硕在会上表示,目前有人提出A股的区块链概念股的说法,其实仔细推敲都不太准确(编注:目前市场在流传的首批区块链概念股包括恒生电子、飞天诚信、广电运通、信雅达、赢时胜、广电运通、海南航空、万向钱潮、海立美达等)。白硕指出,构成区块链应用核心的是:密码学、分布式系统、金融应用方案。这三种没有其二都不能算是区块链应用。这些公司里面,有的勉强有密码学概念,有分布式系统的几乎没有。这个名单,从做区块链内行的角度看,和区块链业内的认知差异还是很大的。

关于目前区块链创业的商业机会,他认为目前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技术提供者。但是如果只定位为技术供应者,在区块链的发展过程中不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当建设高峰期过去之后,只能做些零碎的维护性工作。因为区块链是自我运营,不需要运营维护,最多换换硬件。

二是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不一样,仅仅只是区块链的基础设施不太需要有人运营。

三是解决方案的开发和运营的综合体。也就是说在区块链开发的基础之上,开发一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和技术应用领域合作,既有开发,又有持续的运营。只有这样的领域才能更快发展,也具有更多投资机会。

白硕还提到,目前大量懂区块链的极客并没有配置在主战场上,而且人才的再分布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越早完成调整越好,如果迟迟不能完成的话,对整个区块链的创新和推广都是不利的。

作为上交所前首席技术官,他设想了区块链在资本市场的可能应用。
白硕指出,现在中心化的机构,包括交易所,中心化撮合的效率已经很高,是区块链不能取代的。传统的场内交易是集中的高流动性大量交易,这样的交易量,无论是总的交易量还是峰值的交易速度来看,目前区块链还远远不能胜任这样的交易量。所以,白硕认为,区块链应用于场外交易更有可能发生突破。场外交易的区域性资本市场、机构间的交易市场,交易所的固定收益产品、类似仓单这样的交易产品,都是最有可能实现区块链应用的领域。

传统的资本市场技术供应商,比如恒生电子,也对区块链表示浓厚兴趣。

但是白硕也提到,上述的设想只是技术上的适配性,并不是说业务上一定会这样,因为业务落地不完全取决于技术一个因素。

关于国内银行对于区块链应用的设想,他认为银行的非货币业务,比如理财业务,可能是最早实现区块链应用的领域。

白硕称,许多很有研究实力的银行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如果银行的核心业务想要落地的话,可能要做很多预备工作,所以现在还无法落地。

他提到,将来银行间的转账,是银行和银行之间的业务,最有可能实现区块链应用,这也是R3CEV(编注:美国区块链公司R3发起的区块链联盟,微软、IBM、亚马逊提供技术支撑、全球40多家主要银行均是成员)最关注的业务。银行间转账原本是通过SWIFT(编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全球主要银行均用其系统,实现跨境跨国交易)来实现,但是如果大家各自建各自的区块链节点,如果用区块链联结起来,就可以跨过中介降低成本。类似的,银行间业务往来的纪录和纪录的认定,可能会首先实现应用。

白硕指出,具体到国内银行,银行的非货币业务可能是最早实现区块链应用的领域。银行的非货币业务,就是指向资本市场靠的业务,比如说理财业务,可能运用区块链技术。理财产品的几个方面,一个是理财产品的记账、一个是理财产品多方面的资金来源,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替换原先底层的技术。

据公开资料,白硕系中科院博导,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

2002年起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总工程师,曾任上海证券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现已退休,为各家区块链公司提供技术咨询。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04-13
本文作者:李莹莹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上一篇:史上最全然oophper php文件上传之文件类型相应表,ie,火狐各一份。


下一篇:网站验收新标准:所有颜色均可以在可视化后台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