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The Last of Us Part 2》为什么失败

复盘《The Last of Us Part 2》为什么失败


随着《The Last of Us Part 2》英国第四周跌下销量排行榜榜首位置,基本可以确定这款游戏的失败。

下面,本文通过两个重要维度和游戏剧情来复盘这款游戏为什么失败。

排行榜位置很重要

销量排行榜是国内游戏研究者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维度。

销量排行榜的重要性在于,大部分玩家在同一时间段用于游戏的时间是固定的,你选择购买A游戏,那么在A游戏通关前就不会去买B游戏C游戏和D游戏,你可以等着买更便宜的二手,对玩家的游戏体验也没什么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戏公司在推出大作时都会默契地错开发售时间,防止发售日撞车导致两败俱伤。

最早的案例是中国八十后玩家耳熟能详的《魂斗罗》在老家日本默默无闻,就是因为发售日撞上了*民游戏《勇者斗恶龙3》。

说完排行榜为什么主要,我们看看《The Last of Us Part 2》的排行榜数据。

《The Last of Us Part 2》在英国游戏排行榜榜首持续了三周算是非常优秀了,但是它的前作《The Last of Us》霸占英国游戏排行榜榜首整整六周!

(PS:国内很多网站说是持续了两周,实际上是三周)
 

复盘《The Last of Us Part 2》为什么失败


霸榜六周是什么概念?普通游戏基本也就是在榜首呆一周,比如把《The Last of Us Part 2》打下榜首的《F1 2020》,之后就被《对马岛之魂》霸榜两周,这就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差距,也能看出《The Last of Us》有多成功。

而且当时《The Last of Us》的对手是刚上市的《我的世界X360版》,以及《动物之森:新叶》(3DS),更能说明当时这个游戏有多火。

而现在《The Last of Us Part 2》的排行榜成绩,并不能令人满意。

续作销量的要求更高

关于公布的400万销量数据,之前笔者在《数据在骗你!为什么烂口碑游戏会有好销量》对销量进行了简单的讲解,核心观点是:

400万销量对于新IP原创游戏是成功,对于一个总销量1700万游戏的续作就是失败。

有一些同学看到400万就产生怀疑,觉得是不是真有云玩家搞事,《The Last of Us Part 2》实际上素质很不错?这里明确告诉你,不是的,你不能抛开其他因素只对比销量。

这里假设我告诉你有个游戏销量1000万,你会觉得“销量都1000万了,那肯定是好游戏!”但如果这个游戏是《GTA6》呢?那1000万销量对这个IP就是惨败。

包括在2020年初Rockstar公布《荒野大镖客2》的销量是3500万,你觉得Rockstar满意这个销量吗?你对比一下《荒野大镖客2》和《GTA5》线上模式的更新频率就知道了,这个游戏也谈不上成功。

不考虑IP、宣发、价格以及开发成本,单纯比较两个游戏的销量是毫无意义的。

其实目前无论是销量数据还是排行榜数据,都能证明《The Last of Us Part 2》是一场惨败。

玩家觉得400万卖得好,那是因为对主机游戏业不了解。但是玩家不懂,不代表索尼不懂啊,Neil Druckmann说不在乎销量,那是因为这一作的确销量糟糕。
 

复盘《The Last of Us Part 2》为什么失败


包括他现在到处拉人给自己站台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顺便谈一下销量:

销量的猫腻很多,比如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表示消费者购买意愿准确数字的“销量”,针对销量很多游戏公司打起了太极,但是受到了投资者们的质疑。

比如索尼在2007年财报中回答关于PS3销量的疑问时说不知道PS3的准确销量,但是提到生产出货量550万台,店头出货量(也就是通常意义的出货量,卖给店家的数量)是357万台,那么实际销量还会低于357万台这个数字。

类似的事情任天堂也做过,2007年财报资料上写的是wii销量584万台,但是岩田聪社长讲话时说的却是wii出货量584万台,这也遭到了批评。

除了排行榜位置和销量外,还有一个重要数据是二手游戏与新游戏售价的比值,但是这个缺乏足够多的数据,在此略过不提。

失败三大原因

我们复盘一下《The Last of Us Part 2》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三点:
 

  • 杀掉前作人气主角乔尔;
  • 剧情缺乏铺垫,逻辑混乱;
  • 游戏主题和价值观混乱。



先说第一点,“杀掉”前作人气主角这事儿,不是不行,但是剧本撰写难度很高。比如《使命召唤:现代战争》是群像剧,又有铺垫,所以能说服玩家。但总体来看,换主角不玩脱的太少。

很多人举《黑手党》和《GTA》前作主角死亡的例子,这要么是没玩过游戏,要么就是杠了:《黑手党2》里并没有明确指出主角杀了前作主角,而且剧情联系也并不紧密;《GTA5》中死亡的是《GTA4》DLC的主角,而非正作主角。

这跟对艾莉亲如父亲的乔尔之死能一样吗?
 

复盘《The Last of Us Part 2》为什么失败


《虐杀原型2》让2代主角杀了前作主角,结果销量不到前作一半,最后连工作室都被解散了。

有些主角虽然没死,但跟死了也差不多。
 

复盘《The Last of Us Part 2》为什么失败


比如《鬼泣DMC》,这个名义上不算换主角,但实际上完全换了。我知道你是外传,但你为啥非要把白发讨厌香烟的设定改成黑发吸烟,还在过场动画里挑衅地让“但丁”扔掉白色假发?
 

复盘《The Last of Us Part 2》为什么失败


《逆转裁判4》则是推出了新主角王泥喜法介,结果镇不住场子请回成步堂龙一,导致出现了许多剧情bug,4代重制版销量也是最差的。

能成功换主角的,买QQ账号平台基本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剧情铺垫来说服玩家。但是《The Last of Us Part 2》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剧中太多逻辑硬伤,比如汤米的性格变化以及工具人属性太明显,比如乔尔之死剧情明显是硬插到西雅图旅行前面的,以及预告片中的乔尔角色被杰西替换……

这真的就是一坨屎,不谈价值观个人喜好单从情节设置就是一坨屎,没什么好说的。你非要挑优点就跟从屎里挑金针菇一样,毫无意义。

下面说说游戏中的价值观。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剧情我觉得很好呀,我也认同艾莉原谅艾比的行为。

也可能有人说:你觉得逻辑不通是因为你不喜欢这个剧情,所以就会较真,就会故意找茬。

这两句话说的能显出说话人没水平。

为什么?

我提到《The Last of Us》日本销量22.63份。

这个数据好吗?不好。

我拿这个数据说明这个游戏不好了吗?没有。

因为《The Last of Us》这个游戏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来就不适合大多数日本人,喜欢这个游戏的日本人肯定是有的,但这个市场太小。

个人喜欢与否当然没问题,但是你要考虑到大部分人的喜好。不然我做一个扮演蒙古兵的《对马岛之鬼》卖到日本市场,你觉得能赚钱吗?

或者更坦白地说,你非要设计违背目标客户群价值观和喜好的剧情还想让人家喜欢,你贱不贱啊?

喂别人吃屎也就算了,你还要人家说好吃。SFC《圣龙传说》的前车之鉴都被忘了吗你就玩这一出。

不过《The Last of Us》在欧美受欢迎所以日本差一些也没问题,但是《The Last of Us Part 2》欧美日都崩了,这就说明本作不是东西方价值观差异的问题,而是Neil Druckmann编剧的价值观太奇葩。

BTW,目前日本《The Last of Us Part 2》的销量是22.06万份,比前作还低,全球想超越前作合计1700万销量基本不可能。

还有玩家觉得其他人不喜欢这个剧情是不懂得原谅,价值观睚眦必报。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原谅杀父仇人这种价值观毕竟是少数,不然人类为什么要制定法律来遏制私力救济呢?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谁说圣母玩家就喜欢这个剧情了?

有的人觉得圣母玩家会喜欢这个游戏,完全错误!真正愿意原谅艾比的玩家,同时也无法接受游戏强制让艾莉杀死孕妇的剧情,这个游戏价值观非常混乱。而且在剧情设置上从狠心杀孕妇到放过杀父仇人这个转变也太大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严重缺乏铺垫。

所以这个游戏就形成一个价值观的割裂,所以有人说这是一个圣母游戏其实并不准确,这其实是一个价值观混乱的把玩家当*的游戏。

复盘《The Last of Us Part 2》为什么失败


正面案例像《耻辱》初代和二代,你可以选择杀人也可以选择不杀人,随你,包括所有平民和所有BOSS(包括陷害你的幕后黑手和杀妻仇人),这就是价值观的统一,而2代资料片我不喜欢玩的原因就是游戏强制要我杀人。

所以要说玩家不喜欢这个游戏是因为价值观也是不对的,这个游戏本来就是矛盾价值观混合的产物。

上一篇:2022年前端面试集


下一篇:Linux内核学习11——编写块设备驱动程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