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主要说明解释器的基本工作过程和JSC的核心组件的实现。
作为一个语言,就像人在的平时交流时一样,当接收到信息后,包含两个过程:先理解再行动。理解的过程就是语言解析的过程,行动就是根据解析的结果执行对应的行为。在计算机领域,理解就是编译或解释,这个已经被研究的很透彻了,并且有了工具来辅助。而执行则千变万化,也是性能优化的重心。下面就来看看JSC是如何来理解、执行JavaScript脚本的。
解释器工作过程
JavaScriptCore基本的工作过程如下:
对于一个解释器,首先必须要明确所支持的语言, JSC所支持的是EMCAScript-262规范。
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就是理解的过程,将输入的文本转为一种它可以理解的语义形式(抽象语法树), 或者更进一步的生成供后续使用的中间代码(字节码,ByteCode)。
解释器就是负责执行解析输出的结果。正因为执行是优化的重心,所以有JIT来提高执行效能。根据资料,V8还会优化Parser的输出,省去了bytecode, 当解释器有能力直接基于AST执行。
词法分析及语法分析,最著名的工具就是lex/yacc,以及后继者flex/bison(The LEX&YACC Page)。它们为很多软件提供了语言或文本解析的功能,相当强大,也很有趣。虽然JavaScriptCore并没有使用它们,而是自行编写实现的,但基本思路是相似的。
词法分析(lexer),其实就是一个扫描器,依据语言的定义,提取出源文件中的内容变为一个个语法可以识别的token,比如关键字,操作符,常量等。在一个文件中定义好规则就可以了。
语法分析(paser), 它的功能就是根据语法(token的顺序组合),识别出不同的语义(目标操作)。
比如:
i=3;
经过lexer可能被识别为以下的tokens:
VARIABLE EQUAL CONSTANT END
经过parser一分析,就了解这是一个"赋值操作,向变量i赋值常量3"。随后再调用对应的操作加以执行。
如果你对lexer和parser还不太熟悉,可参考的资料很多,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入门指引:Yacc与Lex快速入门。
关于解释器和JIT的说明在第3节。
执行的基础环境(Register-based VM)
JSC解析生成的代码放到一个虚拟机上来执行(广义上讲JSC主身就是一个虚拟机)。JSC使用的是一个基于寄存器的虚拟机(register-based VM),另一种实现方式是基于栈的虚拟机(stack-based VM)。两者的差异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指令集传递参数的方式,是使用寄存器,还是使用栈。
相对于基于栈的虚拟机,因为不需要频繁的压、出栈,以及对三元操作的支持,register-based VM的效率更高,但可移植性相对弱一些。
所谓的三元操作符,其中add就是一个三元操作,
add dst, src1, src2
功能是将src1与src2相加,将结果保存在dst中。dst, src1,src2都是寄存器。
为了方便和<<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中的示例进行对比,也利用JSC输出以下脚本的ByteCode如下:
[ 0] enter [ 1] mov r0, Cell: 0133FC40(@k0) [ 4] put_by_id r0, a(@id0), Int32: 100(@k1) [ 13] mov r0, Cell: 0133FC40(@k0) [ 16] put_by_id r0, b(@id1), Int32: 200(@k2) [ 25] mov r0, Cell: 0133FC40(@k0) [ 28] put_by_id r0, c(@id2), Int32: 300(@k3) [ 37] resolve_global r0, a(@id0) [ 43] resolve_global r1, b(@id1) [ 49] add r0, r0, r1 [ 54] resolve_global r1, c(@id2) [ 60] mul r0, r0, r1 [ 65] ret r0
*参考: JSC字节码规格 (WebKit没有及时更新,只做为参考,最新的内容还是要看代码.)
而基于栈的虚拟机的生成的字节码如下:
0: bipush 100 2: istore_1 3: sipush 200 6: istore_2 7: sipush 300 10: istore_3 11: iload_1 12: iload_2 13: iadd 14: iload_3 15: imul 16: ireturn
可以帮助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核心组件
*这部分基本上译自WebKit官网的JavaScriptCore说明的前半部分。
JavaScriptCore 是一个正在演进的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包含了以下模块: lexer, parser, start-up interpreter (LLInt), baseline JIT, and an optimizing JIT (DFG).
Lexer 负责词法解析(lexical analysis) , 就是将脚本分解为一系列的tokens. JavaScriptCore的 lexer是手动撰写的,大部分代码在parser/Lexer.h 和 parser/Lexer.cpp 中.
Parser 处理语法分析(syntactic analysis), 也就是基于来自Lexer的tokens创建语法树(syntax tree). JavaScriptCore 使用的是一个手动编写的递归下降解析器(recursive descent parser), 代码位于parser/JSParser.h 和 parser/JSParser.cpp .
LLInt, 全称为Low Level Interpreter, 负责执行由Paser生成的字节码(bytecodes). 代码在llint/ 目录里, 使用一个可移植的汇编实现,也被为offlineasm (代码在offlineasm/目录下), 它可以编译为x86和ARMv7的汇编以及C代码。LLInt除了词法解析和语法解释外,JIT编译器所执行的调用、栈、以及寄存器转换都是基本没有启动开销(start-up cost)的。比如,调用一个LLInt函数就和调用一个已经被编译原始代码的函数相似, 除非机器码的入口正是一个共用的LLInt Prologue(公共函数头,shared LLInt prologue). LLInt还包括了一些优化,比如使用inline cacheing来加速属性访问.
Baseline JIT 在函数被调用了6次,或者某段代码循环了100次后(也可能是一些组合,比如3次带有50次枚举的调用)就会触发Baseline JIT。这些数字只是大概的估计,实际上的启发(heuristics)过程是依赖于函数大小和当时内存状况的。当JIT卡在一个循环时,它会执行On-Stack-Replace(OSR)将函数的所有调用者重新指向新的编译代码。Baseline JIT同时也是函数进一步优化的后备,如果无法优化代码时,它还会通过OSR调整到Baseline JIT. BaseLine JIT的代码在 jit/ . 基线JIT也为inline caching执行几乎所有的堆访问。
无论是LLInt和Baseline JIT者会收集一些轻量级的性能信息,以便择机到更高一层级(DFG)执行。收集的信息包括最近从参数、堆,以及返回值中的数据。另外,所有inline caching也做了些处理,以方便DFG进行类型判断,例如,通过查询inline cache的状态,可以检测到使用特定类理进行堆访问的频率。这个可以用于决定是否进入DFG (文中称这个行为叫speculation, 有点赌一把的意思,能优化获得更高的性能最好,不然就退回来)。在下一节中着重讲述JavaScriptCore类型推断。
DFG JIT 在函数被调用了至少60次,或者代码循环了1000次,就会触发DFG JIT。同样,这些都是近似数,整个过程也是趋向于启发式的。DFG积极地基于前面(baseline JIT&Interpreter)收集的数据进行类型推测,这样就可以尽早获得类型信息(forward-propagate type information),从而减少了大量的类型检查。DFG也会自行进行推测,比如为了启用inlining, 可能会将从heap中加载的内容识别出一个已知的函数对象。如果推测失败,DFG取消优化(Deoptimization),也称为"OSR exit". Deoptimization可能是同步的(某个类型检测分支正在执行),也可能是异步的(比如runtime观察到某个值变化了,并且与DFG的假设是冲突的),后者也被称为"watchpointing"。 Baseline JIT和DFG JIT共用一个双向的OSR:Baseline可以在一个函数被频繁调用时OSR进入DFG, 而DFG则会在deoptimization时OSR回到Baseline JIT. 反复的OSR退出(OSR exits)还有一个统计功能: DFG OSR退出会像记录发生频率一样记录下退出的理由(比如对值的类型推测失败), 如果退出一定次数后,就会引发重新优化(reoptimization), 函数的调用者会重新被定位到Baseline JIT,然后会收集更多的统计信息,也许根据需要再次调用DFG。重新优化使用了指数式的回退策略(exponential back-off,会越来越来)来应对一些奇葩代码。DFG代码在dfg/.
任何时候,函数, eval代码块,以及全局代码(global code)都可能会由LLInt, Baseline JIT和DFG三者同时运行。一个极端的例子是递归函数,因为有多个stack frames,就可能一个运行在LLInt下,另一个运行在Baseline JIT里,其它的可能正运行在DFG里。更为极端的情况是当重新优化在执行过程被触发时,就会出现一个stack frame正在执行原来旧的DFG编译,而另一个则正执行新的DFG编译。为此三者设计成维护相同的执行语义(execution semantics), 它们的混合使用也是为了带来明显的效能提升。
*如果想要观察它们的工作,可以在WebKit中的子工程jsc的jsc.cpp中,使用JSC::Options添加一部分log输出.
参考阅读:
虚拟机随谈(一): 解释器,树遍历解释器,基于栈与基于寄存器,大杂烩 http://rednaxelafx.iteye.com/blog/492667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horkychen
系列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