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iciently Compiling Efficient Query Plans for Modern Hardware 论文解读

这应该是SQL查询编译的一篇经典文章了,作者是著名的Thomas Neumann,主要讲解了TUM的HyPer数据库中对于CodeGen的应用。

在morsel-driven那篇paper 中,介绍了HyPer的整个执行框架,会以task为单位处理一个morsel的数据,而执行的处理逻辑(一个pipeline job)就被编译为一个函数。这篇paper则具体讲如何实现动态编译。

背景

Volcano的经典模型虽然简单且易于扩展,但很明显在它那个时代,查询执行主要是IO bound,而CPU的代价影响很小,但对于main-memory的数据库系统,这种针对iterator反复调用next函数的模式,其中包含了很多低效的操作,包括频繁的函数调用(虚函数call,引发分支错误预测),tuple的格式解析代码,而这些由于是tuple-at-a-time,导致操作成本被放大了很多。

基于此,很多”新”系统开始偏离iterator这种执行模式,例如一次处理一个data block来均摊函数调用的成本,但这也削弱了volcano模型自身的一大优势,身的一大优势,也就是数据pipeline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一个tuple可以无需进行拷贝可以一直保持在register中被各个算子处理。而一次处理一批数据,意味着数据需要“保存”在某个位置,使下一个算子可以继续处理,在paper那个年代也许cpu cache还不足够大因此会产生memory store/load,即使可以在cpu cache中但也无法做到tuple-at-a-time那种始终保持在register中,一批数据一定会存在register <-> cache的数据IO。

Efficiently Compiling Efficient Query Plans for Modern Hardware 论文解读

上图摘自MonetDB/X100的paper,可以看到hand-coded代码具有最好的执行性能,而MonetDB这种vectorized的思路,就是为了减少函数频繁调用的开销,同时利用批量连续数据做loop-pipelining,提高CPU的执行效率,但正是由于存在"物化"数据的IO操作,导致从register <-> cache/memory的多余交互。而编译执行的目标是为了追求达到理想的Hand-coded程序的性能。

注:关于MonetDB/X100和向量化执行

基本概念

本paper提出的compilation framework,包括几个方面:

  1. 处理以data为中心,而不以operator为中心,模糊掉operator之间的调用边界,尽量将data保持在cpu register中尽可能长的时间,目标就是为了data/code的locality最大化
  2. 数据流不再是iterator pull的模式,而是push的模式
  3. 使用LLVM来做代码的生成

为了追求最优性能,paper考虑的角度就是最大化data/code的locality,因此提出了pipeline-breaker的概念。这里的pipeline-breaker是指一个operator,如果在处理input data时,需要将data移出register,放入memory中,则它就是一个pipeline breaker,而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pipeline-breaker这里成为full pipeline-breaker,是指要获取到所有的数据后,才能开始处理的operator。

可以看到,这里pipeline breaker的定义比传统定义要更加严格,而HyPer就是希望找到这种数据的流动边界,基于观察:

  • 函数的调用会有register的失效,压栈,入参等等操作,就导致data无法始终在register当中,形成pipeline breaking,因此iterator的这种pull的模式下,是有频繁的函数调用的,无法满足严格意义上的(register)的pipeline
  • 向量化的处理方式虽然减少了函数调用次数,但很明显批量的数据无法始终存在于register中,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register)的pipeline

因此这里使用了相反的数据流方向,不再pull数据,而是将数据"push"到下一个算子,这个push一直进行直到下一个pipeline-breaker。因此数据总是从一个pipeline breaker push到另一个pipeline breaker,其中可能经历多个operators的处理逻辑,而最理想的情况下,在两个物化点之间的所有处理逻辑,能够compile到一个code fragment(function)中,这样每个tuple,在load到register之后,流水线的完成所有可能的处理,再store到目标pipeline breaker中,每个tuple都是如此,这样就使得数据最大程度留在register当中,最小化memory access的次数。

这样说可以有点抽象,让我们看个例子:

Efficiently Compiling Efficient Query Plans for Modern Hardware 论文解读

这个语句及其算子树结构是比较典型的,可以看到右侧就是按照pipeline-breaker进行切分后的4个计划片段,每一个内部可以做到完全的流水线:

  1. R1 每行tuple扫描出来后做过滤,然后将结果物化在hash table中
  2. R2每行tuple扫描后过滤,然后执行分组聚集操作,结果也需要物化到hash table中(hash aggregation)
  3. 对第2步物化的hash table,其中读取每行tuple,插入到一个build side hash table中,用来与R3做join
  4. R3的每行tuple扫描后完成与2个hash table的probe操作,如果可以probe上则输出

即使是iterator的执行模式,这4步中的3个物化点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push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利用这3个pipeline-breaker,让数据的"register <-> memory"只发生这3个点 + 重新读取新tuple时,这样效果岂不是最好?可以写出类似下面的伪代码:

Efficiently Compiling Efficient Query Plans for Modern Hardware 论文解读

可以看到4段紧凑的代码片段对应了上面的4个操作,当然这只是示意代码,但思路就是这样,每个code fragment已经融合了多个operator的执行逻辑,且都不大,这种“紧凑代码片段 + 大量数据”的模式具有最好的code locality。

代码编译

从上面的代码片段可以看到,每一个片段中,执行的操作都不仅限于一个算子,而是混合了多个算子的计算,这也就是作为的data-centric,而不再是operator-centric,每个代码片段不再针对算子,而是针对当前数据所能完成的最长流水线操作!

每个算子的操作各有不同,如何“识破”算子的内部执行方式以及算子间的数据流转关系,来实现把多个算子的处理逻辑混合起来,形成类似上面Figure 4的伪代码呢?paper中给出了一种标准的描述方式:

每个算子提供2个标准接口:

  • Produce

Produce接口描述一个算子如何从下层输入算子中获取数据的逻辑

  • Consume(attributes, source)

Consume接口描述对下层传递的数据(Produce),本算子的计算逻辑,以及如何将结果传递给上层算子的consume函数的逻辑

以Join/Selection/Scan算子为例:

Efficiently Compiling Efficient Query Plans for Modern Hardware 论文解读

仔细观察上图以及对Produce/Consume的描述,注意它们并不是像next()函数那样的实际计算接口,而是一种概念上的“描述”接口。也就是说,它们描述的是不同算子间的数据流转的依赖关系,计算逻辑哪些是耦合的,编译器就是基于这些信息,来将不同算子的实际计算逻辑打散,“拼接”成不同的代码执行片段(类似上面Figure 4)。

Efficiently Compiling Efficient Query Plans for Modern Hardware 论文解读

例如上面这个例子中的top join操作,查询的处理流程是

[Join a=b].produce
  -> [Selection x=7].produce
    -> [Scan R1].produce    /* 获取R1中的数据 */
      ->  [Selection x=7].consume /* 执行过滤操作 */
         -> [Join a=b].consume  /* 获取left side数据,放入hash table */
  ->  [Join c=z].produce
    ...

当编译器处理这样的query,通过produce中描述的执行依赖关系以及算子是否是pipeline-breaker的特性,它就可以把Join左侧各个算子的consume部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scan -> select -> build hash的流水线。这2个接口只被编译器用来做动态编译。

注: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把produce想象成“函数调用”,而consume想象成“函数实现 + return 结果”,这样等于是告诉了编译器函数间的调用逻辑,以及每个函数的具体实现!编译器看到这些就和看到我们编写的code没啥区别,正常编译即可。

func1 {
  /* consume描述 */
  ....
  func2()
  return到func0
}
func2 {
  /* consume描述 */
  ....
  func3()
  return到func1
}
func3 {
  ...
}
整体流程:
func0 -> func1 -> func2 ...

代码生成

考虑到动态编译的效率,HyPer中使用了LLVM来生成可以跨平台的IR code,为了降低难度,使用了LLVM提供的API来生成IR code而不是完全手动编写,然后在运行中通过JIT compiler将IR code编译为针对运行平台的machine code。

选择LLVM的原因是它的编译速度很快,而且具有很好的代码优化能力,并且可以和C++做最原始的交互(直接内存访问,函数调用)。

在实际应用LLVM时,很难去描述针对复杂的数据结构的操作或者复杂的运算逻辑,因此在整个执行流程中,在处理复杂逻辑(merge sort),或访问复杂数据结构(Btree index…)的地方,还是要使用C++的,而LLVM的作用主要是执行紧凑的密集计算,且计算逻辑不复杂,此外也可以作为串联多个复杂计算的流程性代码。

而在LLVM中,data天生就是保存在register当中的,如果需要store到memory反而需要调用特定的指令才行。

从性能最优化的角度,最好将hot code path中重复度很高的逻辑(表达式计算/tuple格式解析/predicate过滤….)用LLVM来编译执行,LLVM code与C++ code可以任意交互,没有额外成本。

Efficiently Compiling Efficient Query Plans for Modern Hardware 论文解读

上图中是tablescan算子的produce函数(注意它没有consume函数),其中描述了算子的计算逻辑,并使用了CodeGen/Context,都是LLVM提供的接口类,调用对应的接口方法(CreateICmpULT…)就可以生成相应的IR code。

Efficiently Compiling Efficient Query Plans for Modern Hardware 论文解读

这个代码片段是针对示例中的scan -> selection -> aggregation这个pipeline所生成的汇编代码,用红框标注的是对C++的数据结构的访问(hash table)和函数调用(@_ZN12Hash...)。可以看到这么一小段代码看起来以及挺复杂了,并不便于理解和调试。

其他优化

  • 如果将push one tuple at a time改变为一次一批tuple,可以利用现代CPU的SIMD指令 + 寄存器实现更高效的处理,在LLVM中,有原生的类型(vector)对SIMD的支持。
  • 如果想做算子内的并行,其实对CodeGen这部分逻辑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每段pipeline job本身也是基于一个data fragment(物化点)开始处理,这个data fragment就可以是一个morsel。

总结

这篇文章从一个比较high level的层面描述了在query processing中应用动态编译技术所能带来的好处,并描述了HyPer中这种data-centric + push的执行模型所基于的基本思想:最大化pipeline执行中数据维持在cpu register的时间,从而最小化memory access的次数与代价。这种思路也确实启发了后续很多业界系统做查询优化的思路。

但这种方案并没有解决一些基本的弊端:

  • 每个tuple做完一条pipeline,就无法利用多个tuple的loop-pipelining来最大化现代cpu的并行能力。
  • 查询编译本身的启动成本还是较高的,即使是LLVM大概也要在ms级别(取决于优化等级),Neumann后续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动态编译策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上一篇:Parallel SQL Execution in Oracle 10g 论文解读


下一篇:[网络摘录学习]常用的Linux系统监控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