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31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信息技术部主任贾坤作为阿里CIO学院的学员走进阿里巴巴,参与了2天的数智化升级培训班。期间,贾坤接受CIO学院的新媒体访谈,对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深度交流。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是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截至2019年底,中国扶贫基金会累计筹措扶贫资金和物资67.33亿元,受益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达4029.97万人次。31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良好的内部治理、项目管理和社会绩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2016年9月,《慈善法》颁布后,中国扶贫基金会被民政部首批认定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
中国扶贫基金会信息技术部主任贾坤(右)
本次采访中,贾坤强调了基金会在数字转型过程中自动化、数据化的重要性,从公益行业技术部门的角度出发,为我们分享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经验以及挑战。他表示信息化时代下,从效率和成本等方面来考虑,基金会的数字化转型是必然的。且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更是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利用线上平台更好更顺利的来展开公益项目。
以下为采访实录部分:
阿里CIO学院:贾坤先生您好,请问这次走进阿里巴巴参与两天的学习交流给您带来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贾坤:在CIO学院的两天学习过程中,几位老师的分享启发了我很多,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第一,公益行业数字化转型仍然远远落后于当下其他行业;第二,企业内部IT要从成本中心逐渐演变为价值创造;第三,扶贫基金会中台的建设虽然刚刚起步,但整体的思路是正确的,我们需要更加深入了解中台的概念,不断让业务去滋补中台。
阿里CIO学院:中国扶贫基金会自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由“粗放”到追求“精细”、“专业”的管理变革,您认为数字化转型会如何影响这一管理方式的变革?
贾坤:公益行业信息化或数字化无论从规模还是复杂程度来看,其发展都是落后于其他行业的,中国扶贫基金会正经历着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系统割裂阶段:2009年之前,财务管理、收款管理、项目管理、官网独立建设的数据割裂。
第二,统一规划阶段:2010-2014年统一规划,搭建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平台,数据集中,初步实现精细化管理,但传统架构扩展能力、运维成本极高。
第三,云平台阶段:2015年之后基于阿里云平台重构系统,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内部收(捐赠)支(项目执行)管理,协同办公以及捐赠人在线捐赠或参与公益活动的平台,如“全民公益”、“加油一起成长”、“善行者”等。
数字化转型对扶贫基金会管理方式变革的影响则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看待。
第一点,信息化大幅提升管理的精细度:基金会每年接受百万人的捐赠,捐赠的另一端,是真正接受帮助的受益群体,每年有几百万人通过各类公益项目得到帮助。在没有信息化全面支撑前,财务及业务独立运作,只能做到按某个项目总收总支捐赠资金,实际上的管理的是几十个项目的收支,不可能精细化到每笔捐赠的管理上,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去解决财务业务对账的问题,而通过信息化之后,我们将按项目的管理维度精细化到按每笔捐赠进行管理,从每年几十个项目的维度到几十万笔资金的管理,极大提升了管理精度,且财务业务一体化无需投入大量人员去核对财务业务数据准确性;比如我们的新长城大学生项目、高中生项目,捐赠人根据意愿与受益人形成结对关系后,基于结对关系每年进行资助拨款,这种一对一结对的项目,全流程都是线上的,没有系统的支撑,是根本无法开展的。
第二点,传统架构无法支撑数据量急剧提升、业务快速迭代的需求。近几年来,光是通过阿里的公益宝贝项目,基金会每天收到的订单就有千万笔。假如不使用云原生技术,处理效率和成本都是无法接受的。在不使用云原生技术的情况下,捐赠人捐赠后需要等待三个月才能收到相关票据,受益人地图的需求开发至少需要三个月等等。基金会从2015开始便逐步将业务基于云平台进行全面重构,同时抽象封装业务模块,通过用户中心、捐赠中心、产品中心、票据中心、内部对数据的规范进行约定,为数字化转型逐步奠定基础。
附:中国扶贫基金会近10年接受捐赠、慈善活动及历年受益人情况
阿里CIO学院:数字化转型是今年的热门议题,而今年同样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您认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将如何选取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通过数字化转型帮助打赢脱贫攻坚战?
贾坤: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由于新冠疫情,人们无法集中办公,基金会迅速启动远程办公模式,基金会全员只需要开通VPN,贯穿核心的每一笔捐赠与支出、内部办公协助流程、视频会议均可以顺利进行。
事实上,除必须依赖线下执行的公益项目外,其余工作都可以在线上顺利开展。我们不断优化公众捐赠平台,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战役中;通过远程会议,我们不仅加强了与贫困地区连接,深入了解贫困地区需求,更是将项目理念更好的进行了传递。
阿里CIO学院:您认为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基金会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
贾坤:公益组织信息化、数字化主要困难是缺少人力和资金支持。
首先资金方面的困难。基金会的资金捐赠大多来源于社会捐赠,能够用于信息化的资金非常少,部分项目通过捐赠等方式进行将很难维持运营。
其次是人力的缺失,有数字化能力的人才目前非常少。由于全员信息化能力缺失且理解不一致,导致数据标准不统一,项目的开展遇到困难。除此之外,IT团队能力不足,公益组织数字化过程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
阿里CIO学院:您认为或者说希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会对公益行业的行业格局、管理模式带来怎样的变化?
贾坤:首先我们将尝试用新技术设计更便捷有趣的玩法,让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中。当前还是处于机构捐赠占比较高的阶段,我们希望通过新兴技术倡导全民公益,让公益捐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推动个人捐赠占比不断提升。
其次,无论是捐赠、项目匹配还是资金支出,未来都将基于更加自动、智慧的算法,资金流动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将逐步减少,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能效。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让捐赠人看的到,感受的到,从而增加捐赠人的信任,进一步深入参与项目并继续传播。
最后,公众对于捐赠的不信任以及被动信息公开的模式,将被标准化、数字化的运作方式取代,每年上亿人参与到公益中,在贡献力量的同时也是公益的背书者。
中国扶贫基金会信息技术部主任贾坤(中)
阿里CIO学院:在数字化转型这条道路上,中国扶贫基金会是否已经作出某些方面的尝试?您有什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能和我们分享吗?
贾坤:中国扶贫基金会作为公益行业信息化的探路者,已经形成了一套核心业务全部在线的解决方案。云服务的应用快速提升了机构的IT能力,逐步抽象封装业务,制定数据标准,基于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bi、大屏、机器人等方式进行展现。
第一,通过内部流程全部在线,优化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在线流程覆盖了11类60个流程,包含行政、合同、会议、知识及档案、职能服务等,通过数据进行分析,找到流程耗时节点从而进行优化(包括对审核岗位提出时限要求、经办内容不断标准化、改进流程等方式),以2018-2019年流程数据对比,内部运营效率全面提升,如下表所示:
第二,通过优化核心收支(捐赠和公益项目支出)流程,进行捐赠精细化管理。事实上,捐赠人对于捐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信息透明,该系统支撑了每笔捐赠由收到支的全过程管理,如下图所示:
注:捐赠人每笔捐赠进入系统后,根据捐赠意愿指定项目,如支持贫困地区修建溪桥,那么制定相关资助计划、关联对应的捐赠人、捐赠笔数、受益群体,基于该计划进行拨款,以及其他所有与财务相关的环节,其凭证将自动传入财务平台,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过程。
第三,通过云平台快速赋能,初步探索数据中台的模型并逐步落地,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升数据价值。2015年至今,中国扶贫会将全部业务逐步迁移到阿里云上,基于云架构重新搭建全部系统,解决了上云之前突发大并发流量、IDC运维成本过高、扩展能力、大数据处理成本极高、信息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极大降低了拥有成本,制定数据规范,借助阿里云dataworks等相关技术,将所有业务系统数据进行了整合并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大屏、报表、机器人等各种方式将数据提供给内部用户。如下图所示:
实时抽取业务数据库、可视化展现受益人及项目的分布情况。
内部知识快速分享:使用钉钉机器人,内部用户可以快速获取相关知识,基于数据中台可以快速查询到对应业务系统中的数据。
系统中的借款情况。获取到相关业务系统的日志,每日或通过特定事件,在钉钉机器人中进行预警或数据推送。
阿里CIO学院:对于阿里CIO学院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个人建议吗?
贾坤:从CIO学院的角度出发,目前学院组织的活动形式都非常好,也想把这种活动分享给更多的人。从个人或公益行业本身出发,因为公益行业目前的数字化规模较小,其技术团队也较少,所以希望通过CIO学院这个平台,日后可以多多展开内部行业或者跨行业的交流。
基金会介绍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是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截至2019年底,累计筹措扶贫资金和物资67.33亿元,受益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4029.97万人次。
31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良好的内部治理、项目管理和社会绩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2016年9月,《慈善法》颁布后,我会被民政部首批认定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
中国扶贫基金会以播善减贫,成就他人,让善更有力量为使命;以不断发现并促进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视捐赠人、志愿者和一切爱心人士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伙伴,不断改革创新,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中国扶贫基金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特别是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民政部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致力于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救灾扶贫、公益伙伴支持、国际扶贫和扶贫倡导等领域的工作,建立了完整、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各领域项目实施。
以捐一元、善行者、善行100、公益未来、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精准扶贫行业交流会等活动为抓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以关爱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为目标的童伴妈妈项目在四川、贵州等多省成功推广;启动实施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提供住院补充医疗保障的顶梁柱保险项目;开展了新长城助学、爱心包裹、爱加餐、灾害救援等品牌扶贫项目,继续让贫困人群受益;百美村宿、善品公社等创新扶贫项目稳步发展并有效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继续开展扶贫公益项目,传递中国减贫经验,讲述中国扶贫故事。
在过去的2019年,共有4795家机构、44亿次公众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爱心款物总额 8.81亿元,另有9.7万人次志愿者,提供153.6万小时志愿服务。2019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活动支出8.3亿元,项目惠及全国1067个县、154所大学以及埃塞俄比亚、缅甸、尼泊尔、柬埔寨、纳米比亚、乌干达、老挝、蒙古国、朝鲜、津巴布韦、巴基斯坦在内的11个国家,共计687.6万人次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受益。
文章来源:阿里飞天CIO学堂微信公众号
名人堂
名人堂是阿里CIO学院打造的一档大伽访谈栏目,每周一期。以推动企业创新与数智化升级为愿景,通过采访行业顶尖客户,帮你更好地了解和思考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梳理行业痛点和方法路径,从而相互滋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