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科幻电影的朋友们对于换脸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比如在2014年大热的《机械姬》中,出现了下面这一幕。
7年后,你也可以模仿一下艾娃,在自家墙壁上挂上满满一墙的脸(当然如果你不害怕的话),就像这样:
这些“脸”不仅做到了乍看神似,不少细节处也都十分用心地进行了还原,比如面部毛发和眉毛,甚至是痣和睫毛的位置与长度,简直就像真的脸一样:
看到这里,狐妖小唯都要大呼内行:
但其实只要你再仔细看看戴上这些脸的人们,你就会发现,虽然相似度已经是天花板水准了,但是在仿真上,创作者似乎没有特别去还原真实的人脸动态。
比如在制作材料上,这些脸就不是利用的硅树脂,而是塑料,这就意味着佩戴体验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愉悦。同时,“脸”上的眼睛、鼻子或嘴巴是无法跟随佩戴者的五官移动而*移动的。
尽管如此,这些“脸”仍然广受大家追捧。从去年10月项目立项开始,就有超过100位申请者发送过来了自己的照片。
现在,以该项目创建者大川原脩平为第零号作品的“脸”已经可以在网上预订了。
链接:
https://online.kamenyaomote.com/items/32668225?from=widget
特殊技术+3D打印,105%比例制作,这张“脸”可以贴合每个人
相信不少人可能会疑惑的一个点在于,我和大川先生的脸型都不同,怎么戴得上他的“脸”呢。
根据大川先生表示,这些“脸”都使用了特殊技术和3D打印,能够在准确扫描3D人脸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在塑料制品上制作出高精度的“脸”。这些“脸”故意按照真实尺寸的105%进行了设计,也就是说,戴上“脸”不能算是什么难题。
至于制作过程中的特殊技术,大川先生在多次接受采访时都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透露详情。
还有很多人会想要定做自己的“脸”。去年10月,该项目以“That Face”为名开始征收东京居民的“脸”。
根据当时的申请要求,可以看到,大川先生也十分注重保护申请者的个人隐私,不仅多次提到不会透露申请者的任何细节,在得到采用后还会支付4万日元的申请费。
想要申请的人们也只需要提交一张自己的近身照,同时该项目也表示,“不会以外表美丑作为最终采纳标准”。
此前根据路透社报道,大川先生在今年计划逐步增加新的“脸”,包括来自海外的面孔,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持续关注更新的动态。
如今疫情仍在反复,也会有人疑惑,不知道这样的“脸”是否可以当成口罩来用呢。对此大川先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说法,作为防御新冠病毒的口罩,应该要做到在鼻子和下巴周围的部分紧贴脸部,不要留出大的缝隙。
但以原尺寸105%的设计标准来说的话,即使是“脸”的主人,在鼻子和下巴部分佩戴的时候也会露出较大的空隙,就像下图这样:
无需担心这些“脸”误入歧途
去年开始,人脸识别技术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这个项目看上去也十分契合大家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担忧。
根据大川先生的说法,这个项目其实是用来提高面部识别系统的准确性。面部识别系统的开发人员已经对其进行了测试,看其是否可以用于过去的识别系统。
也有不少人担心,会有人戴着别人的“脸”去干一些违反乱纪的坏事,就像电影《火锅英雄》开场那样,戴着大头娃娃面罩的抢劫犯可以说是十分阴影了。
对此大川先生表示,这些“脸”不能有效地被用于犯罪活动。“如果人们滥用‘脸’,他肯定会立即被抓住的“。
“如果是出于对犯罪者的形象捕捉,难道警察就会监管巴拉克拉法帽的销售吗?”“衣服的制造商的社会责任可能与环境污染问题有关,但是如果他们被指控穿着者可能犯罪,那将是毫无意义的。”
3D打印大放异彩
虽然制作过程上还存在保密条款,但是对于3D打印技术,我们可以说是十分熟悉了。
3D打印,本质上是一种层层堆叠、增材制造的技术,这就使得3D打印制品具有很高的柔性和定制性,可以用于制作一些难加工的复杂零件,比如拓扑学优化。同时,3D打印的制造成本的敏感度非常低,这也是其能够迅速风靡全球的一大关键。
借用这类思想的工艺方法有很多,从建筑生产到纳米堆积,3D打印都可以完全囊括。不过目前主流的3D打印,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
比如,文摘菌此前报道过,明治大学、大阪大学以及德克萨斯A&M大学的研究人员仅利用FDM 3D打印机,无需增加额外硬件就能打印出结构复杂、颜色多样,甚至是不同材料组成的打印件。比如,打印一只蓝黑相间的小猫,它的爪子和尾巴都是白色,而耳朵内部是粉色的。
英国肯特大学达雷尔生态保护研究所的生物保护学家Helen Pheasey把3D打印的海龟蛋偷偷放入海龟巢穴中,这些装有GPS定位的伪海龟蛋因此立下了大功——研究人员也借此发现了一条长达137公里的非法贸易链。
去年3月份,意大利的疫情十分严重,不少医院短时间内无法供应呼吸机上的替换阀门。当地一家公司开始提供3D打印阀门,并开设线上对接平台,呼吁更多3D打印公司对接医院需求,并成功组织打印生产了数百份亟需的医疗零件,拯救了无数患者生命。
怎么样,是不是被应用广泛的3D打印技术惊掉了下巴。文摘菌还是那句话,技术是“死”的,要怎么“活”用技术,就全看你和你的脑洞了。
相关报道:
https://gizmodo.com/this-is-not-a-sci-fi-movie-this-guy-makes-3d-printed-h-1846163290
https://kamenyaomote.com/2020/10/14/anokao/
https://www.vice.com/en/article/epdv3a/face-mask-shop-in-japan-tokyo-3d-printing-realistic-facemasks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japan-masks-idUSKBN28Q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