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 治愈心灵——汪青《在西行的路上》

回归本真 治愈心灵——汪青《在西行的路上》

知天地、忧生存、明自我。汪青的作品《在西行的路上》主体书写的是描述自己的西北之行。本书在创作之初,作者本人用文字表现不一样的风景,传递出更多美好的瞬间。作者将应用崭新的知识混合脚步踏出的历程,来演说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汪青的作品中,不仅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描绘了青海丰富且多样性的景色。作者善于抓住人物或动植物的特征,用简洁的语言来描画,使文字产生的画面在读者面前绘制出一幅幅壮丽山河。作品中有远高无际的天空,延绵起伏的高山,辽阔荒芜的大地及碧绿平坦的草原。草原上零零散散分布的毡房,毡房里住着淳朴的牧民,他们生活在牧场中,与牲畜为伴,有高大的骆驼,英俊的马,温顺的羊,倔强的牛……一个个细碎的形象组合拼凑出青海这块辽阔宝地上的艺术气息。他们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许多用言语都无法描述的深厚情感。

抒情与随写性是游记学最本质的特征,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抒情性的特征,游记在文学中属扎根悠久的老类品种,它能深刻体现出实物与视线交汇后反馈给人们的真实感。

旅游本身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精神活动,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不管是丰富内心还是冲击视觉,都是超于先前的认知。我们应该体验山川之美,寄情于山水之间,就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同的作品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有人游山玩水,欣赏自然创造的鬼斧神工而发出感叹,同时表达对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的人习惯了日常中无味琐碎的生活,徒步远行体验别样生活来抒发人生的感慨。而作者在行走的过程中寻找历史文化,通过对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的学习,表达自己对于文化的思考,因此作者在抒发感情时采用的表达手法也有所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寓情于景,有的触景生情,手法不同,达到的艺术效果亦有所不同,增加了旅游文学情感的丰富性。

《在西行的路上》作品中,作者对游牧生活进行如实地记录,其实从文字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她那颗孤寂的心追赶着脚步在道路上从未停止过。深思、多情、善感、孤独、哀愁乃是文学家普遍的心理气质,看似柔软阳光的作品竟隐藏着作者深沉的思考。她通过游走,丈量着存活与这片大地上个个顽强生命的记录,讲述着动人的生命奇迹,感慨生命的坚强。

她以游走的方式体验游牧文化,古朴与纯净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敬仰。面对荒芜的大地,安静的草原,我想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看到那样的场景都会触景生情,孤独感油然而生,彷徨间自身成了存活于这世间的最后一个人。天地之所以空旷,只因在这样一个处境中无法骗取心灵,它一直从内到外散发着一股浓烈的孤寂感,迫使我们找到内心的最初的根本。

生活像课文里的自然段段落,时有起起落落。行走在路上的脚步也是,总有停下脚步的时候。而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似乎从未停止过,只因她从一件件细小的事物中记录着日常生活。

游记文学内容一般较为简洁,结构精炼,因此篇幅比较短小。以游踪为序结构的作品是旅游文学最为普遍的抒写方式,不仅能够逐次交代清楚所观之景色,还可以展现出随心观察景象所发生的变化。所观它没有长篇小说那样完整的结构框架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恢宏严谨的布局,因此在反映社会生活时并不像其他类型作品那样深刻全面,而游记更能使读者产生一种与作者一同游览的感受。

《在西行的路上》属于散文集,作品属叙事类散文,记录的都是作者所见所闻中提取的一部分,这本书像大部分旅游散文一样,选取个别生活片段,有所侧重进行描绘和记录,使得作品叙述详略得当,结构均衡。文章多数采用虚拟,比喻,夸张及修饰的词语作为首要的点缀,更多的是作者投入的感情时而细腻时而大意,是喜欢撞进现实,是遐想过于认知。当读者读完这本书便会发现作者除了跟人物对话之外竟还懂得大地的语言,很难相信这只是一个时常在路上行走的人,是一个思想接近癫狂的人,更是一个内心极其善良的人。只有到达这种癫狂的境界才能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此书无论从插图带来的视觉效果还是触摸文字带来的力量,似乎隐藏着部分魔法和宝藏。此书献给那些抑郁大于快乐的人,微笑胜过苦恼的人,不妨我们大胆些像作者一样迈出左脚,哪怕是右脚也行,就让勇敢的人先前享受这世界带来的盛宴。

当我们第一次与作者在电话里谈及写作的启发时,作者说:“当读者拿着这本书在路上时,希望它能激起人们潜藏在意识当中未被开发的思想,而不是一味追求物质而忽略精神上的富足,只有内心平静才能找回生命的本质,那么就带着那半颗未被沾染黑色血液的心脏来趟大西北。”

汪青,生于青海省西宁市、曾在零二年全国诗词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同年九月在全国文学原创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二零二四年发行中华当代文学雅集《文动风华》传记杂志。她坚持写作,不断丰富文学创作的同时作者也在日渐成长着,蝶蜂飞舞,树静而动,万事必有塑形的过程。这期间她仍独身一人背包前行,“特立独行”这个词语来形容她最合适不过,作者始终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土地,用独特的视角审视这世界。

作为作家,她以细腻的笔触、文学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旅行,就如她书中写到:“想象中的远方是河流山峦草地和牛羊,还有驶在湖泊上的大船,远方来的人在那儿停歇,他们时不时对着湖面大喊大叫,似乎湖里躲藏着吃人的鬼怪,又似乎是有人偷走了他们仅剩的干粮,也有可能是螃蟹夹住了双脚。我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切,其实我并无留恋,我只想看看远方的人是怎样重逢和道别。他们总是颠簸于南北,可曾知晓当初有许多人以这条路为终点而找到了信仰,信仰促使他们抛去不必要的杂念去流浪,去青海湖畔,去东台吉乃尔湖畔,去翡翠湖,去日月山 …”因而有了其文学作品《在西行的路上》的面世。

这部作品吸引了一批热爱旅行的人的关注,也促使了其中一些读者追随汪青的脚步,像她一样去旅行。其旅行文学作品,文笔细腻,虽是写旅行,却在与不同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对话,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感悟人生。她的书是写给每个人看的,不在乎你是否曾经旅行,只要你愿意享受这个世界、美好人生。

上一篇:二、变量&数据类型


下一篇:(36)高分辨率频谱——通过在时域序列后面补零提高频域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