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redstonewill.com/1511/
什么是协方差(Covariance)?
1 协方差表示的是两个变量的总体的误差,这与只表示一个变量误差的方差不同。 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也就是说如果其中一个大于自身的期望值,另外一个也大于自身的期望值,那么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就是正值。 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即其中一个大于自身的期望值,另外一个却小于自身的期望值,那么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就是负值。
协方差是怎么来的?
简单地来说,协方差就是反映两个变量 X 和 Y 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大致分为三种: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
什么是正相关呢?例如房屋面积(X)越大,房屋总价(Y)越高,则房屋面积与房屋总价是正相关的;
什么是负相关呢?例如一个学生打游戏的时间(X)越多,学习成绩(Y)越差,则打游戏时间与学习成绩是负相关的;
什么是不相关呢?例如一个人皮肤的黑白程度(X)与他的身体健康程度(Y)并无明显关系,所以是不相关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令变量 X 和变量 Y 分别为:
X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Y = [12 15 17 21 22 21 18 23 26 25 22 28 24 28 30 33 28 34 36 35]
在坐标上描绘出 X 和 Y 的联合分布:
显然,Y 在整体趋势上是随着 X 的增加而增加的,即 Y 与 X 的变化是同向的。这种情况,我们就称 X 与 Y 是正相关的。
我们再来看第二种情况,令变量 X 和变量 Y 分别为:
X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Y = [35 35 29 29 28 28 27 26 26 23 21 22 25 19 16 19 20 16 15 16]
在坐标上描绘出 X 和 Y 的联合分布:
显然,Y 在整体趋势上是随着 X 的增加而减少的,即 Y 与 X 的变化是反向的。这种情况,我们就称 X 与 Y 是负相关的。
我们再来看第三种情况,令变量 X 和变量 Y 分别为:
X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Y = [16 16 28 17 20 26 20 17 21 15 12 29 24 25 16 15 21 13 17 25]
在坐标上描绘出 X 和 Y 的联合分布:
显然,Y 在整体趋势上与 X 的并无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关系。这种情况,我们就称 X 与 Y 是不相关的。
回过头来,我们来看 X 与 Y 正相关的情况,令 EX、EY 分别是 X 和 Y 的期望值。什么是期望呢?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平均值,即 EX 是变量 X 的平均值,EY 是变量 Y 的平均值。把 EX 和 EY 在图中表示出来得到下面的图形:
上图中,整个区域被 EX 和 EY 分割成 I、II、III、IV 四个区域,且 X 和 Y 大部分分布在 I、III 区域内,只有少部分分布在 II、IV 区域内。
在区域 I 中,满足 X>EX,Y>EY,则有 (X-EX)(Y-EY)>0;
在区域 II 中,满足 X<EX,Y>EY,则有 (X-EX)(Y-EY)<0;
在区域 III 中,满足 X<EX,Y<EY,则有 (X-EX)(Y-EY)>0;
在区域 IV 中,满足 X>EX,Y<EY,则有 (X-EX)(Y-EY)<0。
显然,在区域 I、III 中,(X-EX)(Y-EY)>0;在区域 II、IV 中,(X-EX)(Y-EY)<0。而 X 和 Y 正相关时,数据大部分是分布在 I、III 区域内,只有少部分分布在 II、IV 区域。因此,从平均角度来看,正相关满足:
E(X−EX)(Y−EY)>0
上式表示的是 (X-EX)(Y-EY) 的期望大于零,即 (X-EX)(Y-EY) 的平均值大于零。
然后,再来看 X 和 Y 负相关的情况:
上图中,X 和 Y 大部分分布在 II、IV 区域内,只有少部分分布在 I、III 区域内。
同样,在区域 I、III 中,(X-EX)(Y-EY)>0;在区域 II、IV 中,(X-EX)(Y-EY)<0。而 X 和 Y 负相关时,数据大部分是分布在 II、IV 区域内,只有少部分分布在 I、III 区域。因此,从平均角度来看,负相关满足:
E(X−EX)(Y−EY)<0
上式表示的是 (X-EX)(Y-EY) 的期望小于零,即 (X-EX)(Y-EY) 的平均值小于零。
最后,再来看 X 和 Y 不相关的情况:
上图中,X 和 Y 在 I、II、III、IV 区域内近似均匀分布。
同样,在区域 I、III 中,(X-EX)(Y-EY)>0;在区域 II、IV 中,(X-EX)(Y-EY)<0。而 X 和 Y 不相关时,数据在各区域内均匀分布,从平均角度来看,不相关满足:
E(X-EX)(Y-EY)=0
上式表示的是 (X-EX)(Y-EY) 的期望等于零,即 (X-EX)(Y-EY) 的平均值等于零。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 当 X 和 Y 正相关时:E(X-EX)(Y-EY)>0E(X−EX)(Y−EY)>0
-
当 X 和 Y 负相关时:E(X-EX)(Y-EY)<0E(X−EX)(Y−EY)<0
-
当 X 和 Y 不相关时:E(X-EX)(Y-EY)=0E(X−EX)(Y−EY)=0
因此,我们就引出了协方差的概念,它是表示 X 和 Y 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字特征。我们定义协方差为:
Cov=E(X−EX)(Y−EY)
根据之前讨论的结果,
- 当 Cov(X,Y) > 0 时,X 与 Y 正相关;
-
当 Cov(X,Y) < 0 时,X 与 Y 负相关;
-
当 Cov(X,Y) = 0 时,X 与 Y 不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E 代表求期望值。也可以用平均值来计算协方差:
这里,之所以除以 N-1 而不是 N 的原因是对总体样本期望的无偏估计。顺便提一下,如果令 Y = X,则协方差表示的正是 X 的方差。
下面,我们根据协方差的公式,分别计算上面三种情况下 X 与 Y 的协方差。
X 与 Y 正相关时,Cov(X,Y) = 37.3684;
X 与 Y 负相关时,Cov(X,Y) = -34.0789;
X 与 Y 不相关时,Cov(X,Y) = -1.0263。
相关系数与协方差什么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协方差以及协方差公式是怎么来的,如果知道两个变量 X 与 Y 的协方差与零的关系,我们就能推断出 X 与 Y 是正相关、负相关还是不相关。那么有一个问题:协方差数值大小是否代表了相关程度呢?也就是说如果协方差为 100 是否一定比协方差为 10 的正相关性强呢?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变量 X1 与 Y1 分别为:
X1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Y1 = [12 12 13 15 16 16 17 19 21 22 22 23 23 26 25 28 29 29 31 32]
变量 X2 和 Y2 分别为:
X2 =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Y2 = [113 172 202 206 180 184 242 180 256 209 288 255 240 278 319 322 345 289 333 372]
X1、Y1 和 X2、Y2 分别联合分布图,如下所示:
显然,从图中可以看出,X1、Y1 和 X2、Y2 都呈正相关,而且 X1 与 Y1 正相关的程度明显比 X2 与 Y2 更大一些。接下来,我们计算两幅图的协方差看看是不是这样。
Cov(X1,Y1) = 37.5526
Cov(X2,Y2) = 3730.26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两种情况数值变化的幅值不同(或者量纲不同)。计算协方差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把不同变量幅值差异性考虑进来,在比较协方差的时候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量纲标准。
所以,为了消除这一影响,为了准确得到变量之间的相似程度,我们需要把协方差除以各自变量的标准差。这样就得到了相关系数的表达式:
可见,相关系数就是在协方差的基础上除以变量 X 和 Y 的标准差。其中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
为什么除以各自变量的标准差就能消除幅值影响呢?这是因为标准差本身反映了变量的幅值变化程度,除以标准差正好能起到抵消的作用,让协方差标准化。这样,相关系数的范围就被归一化到 [-1,1] 之间了。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计算上面这个例子中 X1、Y1 和 X2、Y2 的相关系数。
ρ(X1,Y1) = 0.9939
ρ(X2,Y2) = 0.9180
好了,我们得到 X1 与 Y1 的相关系数大于 X2 与 Y2 的相关系数。这符合实际情况。也就是说,根据相关系数,我们就能判定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得到以下结论:
- 相关系数大于零,则表示两个变量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越大,正相关性越高;
-
相关系数小于零,则表示两个变量负相关,且相关系数越小,负相关性越高;
-
相关系数等于零,则表示两个变量不相关。
回过头来看一下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关系,其实,相关系数是协方差的标准化、归一化形式,消除了量纲、幅值变化不一的影响。实际应用中,在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相关性时,使用相关系数更为科学和准确。但是协方差在机器学习的很多领域都有应用,而且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https://www.cnblogs.com/tsingke/p/6273970.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5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