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一、一些基本概念
1、长度(真实长度):英寸、inch
2、分辨率:density 每英寸像素数 dpi(密度)
3、像素:px
4、dip的公式:px /dip=dpi/160 所以 dip 类似于英寸、长度(dp=dip,sp类似于dip) dip=160*inch
5、相对分辨率=长px*宽px
二、平时我们一些概念的混淆
1、平时我们说 手机的分辨率是 320*480的,其实的这里的分辨率是相对分辨率
意思是: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数是320,垂直方向上像素数是480,
分辨率是160(默认是160,意思是每英寸像素数160)
那么水平方向:320 /160=2英寸
垂直方向:480/160=3英寸
于是乎 屏幕对角线 是根号下4*9=3.6(这就是常说的3.6英寸屏幕)
2、说一个手机的屏幕参数有三个:长宽像素之积(相对分辨率)、真实分辨率、对角线长度(真实分辨率默认是160所以不常说,如果不是160你可以通过另外两个参数求出真实分辨率)
3、模拟器的分辨率都是160,所以像素越大,屏越大
4、l、m、h 三个文件夹是按 真是分辨率dpi 来对应找文件的。
5、有三种方案解决屏幕适配
(1)按像素比 y/开发时用的屏幕像素=x/用户设备像素
(2)按长度 用dip(假设屏幕尺寸基本不变)
(3)按密度 放在l、m、h文件夹(假设屏幕尺寸基本不变,dpi越大 px越大)
6、如果手机是hdpi,但hdpi里没有东西,l里有东西,程序就会去l里找图片并且把它按比例放大。
7、最全的办法:单独适配
屏幕分辨率:1024x600
density:1(160)
文件夹:values-mdpi-1024x600
屏幕分辨率:1024x600
density:1.5(240)
文件夹:values-hdpi-683x400 由1024/1.5 600/1.5得到,需要四舍五入。
屏幕分辨率:800x480
density:1(160)
文件夹:values-mdpi-800x480
屏幕分辨率:800x480
density:1.5(240)
文件夹:values-hdpi-533x320 由800/1.5 480/1.5得到,需要四舍五入。
以此类推
一般情况下需要创建出values 、values-mdpi 、 values-hdpi文件夹,以备在一些没有规定的尺寸屏幕上找不到资源的情况。
8、我的原则,能用拉伸图片的就拉伸、能用相对布局的就用相对布局、能用代码计算宽度就代码计算。
0.75 _1_ 1.5_ 2_ 2.4 3
240_ 320_ 480_ (xhdpi)640*960_ (xlarge)768*1280 (xlarge)
res/drawable下的文件会做失真压缩
res/drawable-nodpi下的文件不做任何处理
我的处理是:
drawable-xhdpi是适应现在的大屏手机,三星9250就是320dpi(但它确是1280*720的)
drawable-xlarge是适配平板的
本文链接:http://www.penddy.com/a-variety-of-screen-adaptation-of-android.html
严格来说,作为读者,你应该带着批判性质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此文章依据本人对Android官方开发资料《Supporting Multiple Screens》的阅读、实践以及和开发人员的沟通形成,内容更多为目前盆地个人理解的总结。
一、Android支持的多种屏幕
传统意义上,一般是是这么认为的:
ldpi: 对应分辨率240×320
mdpi: 对应分辨率320×480
hdpi:对应分辨率480×800或480×854
但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直接看官方资料的下标,可以看到其实ldpi一样由480×800,甚至还有1024×600
低密度(ldpi 120) | 中密度(mdpi 160) | 高密度(hdpi 240) | 超高密度(320 xhdpi) | |
小屏幕 | QVGA (240×320) | 480×640 | ||
中屏幕 | WQVGA400 (240×400) WQVGA432 (240×432) |
HVGA (320×480) | WVGA800 (480×800) WVGA854 (480×854) 600×1024 |
640×960 |
大屏幕 | WVGA800** (480×800) WVGA854** (480×854) |
WVGA800* (480×800) WVGA854* (480×854) 600×1024 |
||
超大屏幕 | 1024×600 | WXGA (1280×800) 1024×768 1280×768 |
1536×1152 1920×1152 1920×1200 |
2048×1536 2560×1536 2560×1600 |
二、如何分辨是ldpi、mdpi、hdpi?
为什么要分辨率ldpi、mdpi、hdpi?我的理解,是为了要在不同的屏幕密度下取得最好的显示效果。
从上一段来看,通过分辨率来看并不是很靠谱,那怎么样才靠谱?其实,只要我们知道屏幕分辨率、屏幕尺寸(对角线长度),就可以算出相应的屏幕密度,从而根据其范围得出属于那种屏幕密度。
我们可以根据长或者根据宽来计算出dpi,计算公式为:
dpi=宽/((尺寸^2 * 宽^2)/(宽^2 + 高^2))^(1/2)
= 长/((尺寸^2 * 长^2)/(宽^2 + 高^2))^(1/2)
此计算公式可以在excel中予以计算。
大概计算方法如下,以宽为例:
1.比如分辨率为320×480,则长宽比为1:1.5
2.比如屏幕尺寸为3.6”,则根据勾股定理,”长^2+宽^2=3.6^2″,即”宽^2+2.25*宽^2=12.96″,得出”宽^2=12.96/3.25″,则”宽=(12.96/3.25)^(1/2)= 1.9969″
3.宽为320px,分布在1.9969”上,因此密度为320/1.9969=160.2467
4.因此此密度为mdpi的密度
注:
1.此部分参考文章为: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77a8a20100qydh.html
2.两款计算dpi的应用
https://market.android.com/details?id=appinventor.ai_wenjiun1024.DPICalculato
https://market.android.com/details?id=com.andy.dpi
三、粗略的分辨率ldpi 、mdpi、hdpi
套用老资料,其实传统意义上的通过分辨率判断手机dpi,还是比较靠谱的:
ldpi: 对应分辨率240×320
mdpi: 对应分辨率320×480
hdpi:对应分辨率480×800或480×854
为什么呢?因为ldpi如果要是320×480,则需要4.8寸的屏幕,如果是480×800,则需要7.8寸的屏幕,如果mdpi是480×800,则需要5.2寸的屏幕,一般的手机屏幕不会这么大,所以还算靠谱。
当然,如果是分辨android pad的dpi,建议还是算一下吧。
四、如何适配之9-patch?
官方资料:http://developer.android.com/guide/developing/tools/draw9patch.html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图片资源是可以拉伸的而不会变形或者模糊的,则完全可以使用9-patch的格式,而不用为不同的dpi提供不同的图片资源。
此格式经常用在背景性质的图片资源中。
android开发包提供了9-patch的制作工具,上方的划线指明横向可以拉伸的区域,左方的划线指明纵向可以拉伸的区域,下方的划线指明水平居中的区域,右方的划线指明垂直居中的区域。
在盆地的理解中,一般提供hdpi大小的图片,并制作为9-patch格式,此时的拉伸在mdpi、ldpi上基本都不会带来问题。
这部分网上有不少资料,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上述的描述是为了盆地日后便于想起和理解。
五、如何适配指图标和其他图片
除了指明拉伸区域拉伸不变形的图片外,类似图标或者其他会变形的图片资源,最佳情况下需要分别针对不同的dpi提供不同的图片。
此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假设不考虑xhdpi的支持,hdpi、mdpi、ldpi的支持,需要考虑相应的比例,即1.5:1:0.75,需要在相应比例关系下保持整数的像素值,否则可能会产生模糊的情况。
举个具体例子,某个图标在hdpi下大小为48×48,则mdpi和ldpi下分别为32×32和24×24,如果此图标在hdpi设定为
50×50,则mdpi下50无法整除1.5,因此mdpi下图标不论图标设定为33×33还是34×34都会模糊(可能独立指定可以避免此情况,此部分
不太了解)。
六、菜单图标和应用图标
这一部分在官方资料中描述的很全面,只是不少应用开发者没有按照规范来,比如桌面图标的在hdpi上分辨率虽然定义的是72×72,但实际上应该只
占60×60(如果是正方形,则应该是56×56),而不少应用直接把图标设定为72×72,所以会发现android中很多图标比系统的图标大一些,就
是这个缘故。
这一部分就直接参照官方文档吧,做法上也就是做三份,只是需要遵照文档来。
http://developer.android.com/guide/practices/ui_guidelines/icon_design.html
七、小结
作为产品人员,了解这个的目的,是为了向UI人员协调相应的UI资源,以及和开发保持顺畅的沟通,如果不了解这个,可能事倍功半,所以,作为产品人员,还是了解下吧。
上述描述中错误的地方,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