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溢出和内存泄漏的区别
内存泄漏指你用malloc或new申请了一块内存,但是没有通过free或delete将内存释放,导致这块内存一直处于占用状态。
内存溢出指你申请了10个字节的空间,但是你在这个空间写入11或以上字节的数据,就是溢出。
内存泄漏是指你向系统申请分配内存进行使用(new),可是使用完了以后却不归还(delete),结果你申请到的那块内存你自己也不能再访问(也许你把它的地址给弄丢了),而系统也不能再次将它分配给需要的程序。一个盘子用尽各种方法只能装4个果子,你装了5个,结果掉倒地上不能吃了。这就是溢出!比方说栈,栈满时再做进栈必定产生空间溢出,叫上溢,栈空时再做退栈也产生空间溢出,称为下溢。就是分配的内存不足以放下数据项序列,称为内存溢出。
内存泄露 (memory leak),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后,无法释放已申请的内存空间,一次内存泄露危害可以忽略,但内存泄露堆积后果很严重,无论多少内存,迟早会被占光。
内存溢出( out of memory),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时,没有足够的内存空间供其使用,出现out of memory;比如申请了一个integer,但给它存了long才能存下的数,那就是内存溢出。
注意:memory leak会最终会导致out of memory!
内存泄露最终会导致内存溢出。
内存溢出就是你要求分配的内存超出了系统能给你的,系统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产生溢出。
相同点:都会导致应用程序运行出现问题,性能下降或挂起。
不同点:
1) 内存泄露是导致内存溢出的原因之一;内存泄露积累起来将导致内存溢出。
2) 内存泄露可以通过完善代码来避免;内存溢出可以通过调整配置来减少发生频率,但无法彻底避免。
引起内存泄露的原因:
(1)静态集合类,例如HashMap和Vector。如果这些容器为静态的,由于它们的生命周期与程序一致,那么容器中的对象在程序结束之前将不能被释放,从而造成内存泄露。
(2)各种连接,例如数据库连接、网络联接以及IO连接等。在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当不再使用时,需要调用close方法来释放与数据库的连接。只有连接被关闭后,垃圾回收器才会回收对应的对象。否则,如果在访问数据库的过程中,对Connection、Statement或ResultSet不显示地关闭,将会造成大量的对象无法被回收,从而引起内存泄露。
(3)监听器。在Java语言中,往往会使用到监听器。通常一个应用中会用到多个监听器。但在释放对象的同时往往没有相应地删除监听器,这也可能导致内存泄露。
(4)变量不合理的作用域。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变量定义的作用范围大于其使用范围,很有可能会造成内存泄露,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及时地把对象设置为null,很有可能会导致内存泄露的发生。
引起内存溢出的原因
1、内存中加载的数据量过于庞大,如一次从数据库取出过多数据;
2、集合类中有对对象的引用,使用完后未清空,使得JVM不能回收;
3、代码中存在死循环或循环产生过多重复的对象实体;
4、使用的第三方软件中的BUG;
5、启动参数内存值设定的过小
内存泄漏可以分为4类
1) 常发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会被多次执行到,每次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导致一块内存泄漏。
2) 偶发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有在某些特定环境或操作过程下才会发生。常发性和偶发性是相对的。对于特定的环境,偶发性的也许就变成了常发性的。所以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对检测内存泄漏至关重要。
3) 一次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会被执行一次,或者由于算法上的缺陷,导致总会有一块仅且一块内存发生泄漏。比如,在类的构造函数中分配内存,在析构函数中却没有释放该内存,所以内存泄漏只会发生一次。
4) 隐式内存泄漏。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不停的分配内存,但是直到结束的时候才释放内存。严格的说这里并没有发生内存泄漏,因为最终程序释放了所有申请的内存。但是对于一个服务器程序,需要运行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不及时释放内存也可能导致最终耗尽系统的所有内存。所以,我们称这类内存泄漏为隐式内存泄漏。
内存溢出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修改JVM启动参数,直接增加内存。(-Xms,-Xmx参数一定不要忘记加。)
第二步,检查错误日志,查看“OutOfMemory”错误前是否有其它异常或错误。
第三步,对代码进行走查和分析,找出可能发生内存溢出的位置。
一是从代码层面进行优化完善,尽量避免该情况发生;
二是调整优化服务器配置:
1) 设置-Xms、-Xmx相等;
2) 设置NewSize、MaxNewSize相等;
3) 设置Heap size, PermGen space:
Tomcat 的配置示例:修改 %TOMCAT_HOME%/bin/catalina.bat or catalina.sh
在“echo "Using CATALINA_BASE: $CATALINA_BASE"”上面加入以下行:
Cmd代码 set JAVA_OPTS=-Xms800m -Xmx800m -XX:PermSize=128M -XX:MaxNewSize=256m -XX:MaxPermSize=256m
Java中会存在内存泄漏吗?
Java中也存在内存泄露。当被分配的对象可达但已无用(未对作废数据内存单元的引用置null)即会引起。
Vector v=new Vector(10); for (int i=1;i<100; i) { Object o=new Object(); v.add(o); o=null; }
此时,所有的Object对象都没有被释放,因为变量v引用这些对象。
对象加入到Vector后,还必须从Vector中删除,最简单释放方法就是将Vector对象设置为null。
如何检测内存泄露?
可以通过一些性能监测分析工具,如 JProfiler、OptimizeitProfiler。
如何避免内存泄露、内存溢出?
1) 尽早释放无用对象的引用。
好的办法是使用临时变量的时候,让引用变量在退出活动域后自动设置为null,暗示垃圾收集器来收集该对象,防止发生内存泄露。
2) 程序进行字符串处理时,尽量避免使用String,而应使用StringBuffer。
因为每一个String对象都会独立占用内存一块区域,
如:
String str = "aaa"; String str2 = "bbb"; String str3 = str str2;
假如执行此次之后str , str2再不被调用,那么它们就会在内存中等待GC回收;
假如程序中存在过多的类似情况就会出现内存错误;
3) 尽量少用静态变量。
因为静态变量是全局的,GC不会回收。
4) 避免集中创建对象尤其是大对象,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使用流操作。
JVM会突然需要大量内存,这时会触发GC优化系统内存环境;
5) 尽量运用对象池技术以提高系统性能。
生命周期长的对象拥有生命周期短的对象时容易引发内存泄漏,例如大集合对象拥有大数据量的业务对象的时候,可以考虑分块进行处理,然后解决一块释放一块的策略。
6) 不要在经常调用的方法中创建对象,尤其是忌讳在循环中创建对象。
可以适当的使用hashtable,vector创建一组对象容器,然后从容器中去取那些对象,而不用每次new之后又丢弃。
7) 优化配置。
本文转自大数据躺过的坑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zlslch/p/7622138.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