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模式-设计模式

动机

  1. 在软件系统中,由于应用环境的变化,常常需要将“一些现存的对象”放在新的环境中应用,但是新环境要求的接口是这些现存对象所不满足的。
  2. 如何应对这种“迁移的变化”?如何既能利用现有对象的良好实现,同时又能满足新的应用环境所需求的接口?

模式定义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类图

适配器模式-设计模式

总结

  1. Adapter模式主要应用于“希望复用一些现存的类,但是接口又与复用环境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在遗留代码复用、类库迁移等方法非常有用。
  2. GOF 23定义了两种Adapter模式的实现结构:对象适配器和类适配器。但类适配器采用“多继承”的实现方式,一般不推荐使用。对象适配器采用“对象组合”的方式,更符合松耦合精神。
  3. Adapter模式可以实现的非常灵活,不必拘泥于Gof 23中定义的两种结构。例如,完全可以将Adapter模式中的“现存对象”作为新接口方法参数,来达到适配目的。
  4. 总之,适配器的模式的核心就是把一种类型的接口转换成另一种类型的接口。适配器类就是一个转换器层。

实例

场景:
现在需要把一个原始的接口实现转换成客户端需要使用的目的接口。

  1. 定义新接口(稳定)
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
    void process();
}
  1. 定义原始接口并实现(已经稳定了)
public interface IOriginal {
    void handler();
}

public class OriginalImp implements IOrigin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 {
        System.out.println("Original implement");
    }
}
  1. 创建适配器类并实现新接口,关联老接口实现(变化点)
public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ITarget {
    private IOriginal original;

    public Adapter(IOriginal original) {
        this.original = origin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 {
        // ...
        original.handler();
        // ...
    }
}
  1. 客户端(变化点)实现新接口,但是客户端端代码需要知道老街口的实现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Target target = new Adapter(new OriginalImp());
        target.process();
    }
}
上一篇:今天带你爬取P站各种数据资源,是不是很兴奋,是不是很刺激?


下一篇:linux中配置桥接网络,让虚拟机能够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