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资料搜集与分析 智能城市可增进居民健康

智能城市的终极目标在于降低成本、促进各式产业创新、改善都市基础建设及居民的生活品质。智能城市除了可以增进效率和安全,也可以透过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系统工程提升居民福祉与健康意识。

根据富比士(Forbes)报导,借由大量体积小、便宜又省电的感应器网路部署、资料搜集和储存技术的应用,可以即时观察并测量大范围的温度、声音、震动、压力、水质、移动路径、污染物等参数,再利用机器学习和AI技术分析大量搜集而来的资料,找出问题根源。

像都市居民重视的食物、水质、铅中毒、大肠杆菌、兹卡病毒等健康议题,都可以透过这种高科技生态系统取得需要的资讯。例如无人机和高光谱成像技术可辨识静止不动的水,找出兹卡病媒蚊的栖息地;智能型手机可用来捕捉人们的移动路径,进而协助找出疾病传播的途径。

此外,未来智能城市提供的交通即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概念,可让不同模式的运输无缝接轨,市民不需花大钱,购买多数时间闲置不用的私家轿车,只要透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式(App)与通用付款系统,便能使用汽车和脚踏车共乘服务。例如,若用户欲前往超市,App会显示出附近同样要前往超市的邻居,用户可邀请一同共乘,付费时系统还会自动平分费用,避免算钱的麻烦。

这种交通即服务平台也可以和其他医疗需求整合,只需输入约诊时间和医师建议的活动量,系统便可规划同时符合两者需求的交通选项,让用户前往看病时能顺便活动筋骨,又不至于过度劳累。透过整合的虚实整合生态系统、感应器网路和监控收集设备,将可有效增进居民的健康和福祉。

数据资料是发展智能城市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要让这些由个人或是实体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收费站)产生的资料成为有用的资讯,就必须仰赖后端系统的整合运算、网路连结和实体处理,以及感测器、监控收集设备、资料分析和人员。相关利害关系人,包括居民、市政机关、当地企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者以及技术和App提供者在内,也都需要通力合作才能成功。

不过,该如何鼓励民众加入数据搜集的计划,以及解决因此而生的隐私安全问题,都有待讨论。例如有保险公司以保费折扣作为诱因,吸引驾驶人安装远程讯息处理装置,让保险公司监控驾驶习惯。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上一篇:Tomcat9.0部署iot.war(环境mysql8.0,centos7.2)


下一篇:快速构建网站或移动端页面:关于Bootstrap的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