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启动过程
第一阶段:BIOS
boot (bootstrap的缩写)来自一句谚语:"pull oneself up by one's bootstraps"
最早的时候,计算机启动是一个很矛盾的过程:必须先运行程序,然后计算机才能启动,但是计算机不启动就无法运行程序!因此必须想办法,把一小段开机程序装进内存,然后计算机才能正常运行
开机程序叫做"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简称为BIOS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只读内存"(read-only memory,缩写为ROM)发明,开机程序被刷入ROM芯片,计算机通电后,第一件事就是读取它(新材料?)
硬件自检
BIOS程序首先检查,计算机硬件能否满足运行的基本条件,这叫做"硬件自检"(Power-On Self-Test),缩写为POST。如果硬件出现问题,主板会发出不同含义的蜂鸣,启动中止。如果没有问题,屏幕就会显示出CPU、内存、硬盘等信息
启动顺序
硬件自检完成后,BIOS把控制权转交给下一阶段的启动程序。
在BIOS的操作界面,有一项是"设定启动顺序",即设定外部储存设备的启动顺序(Boot Sequence),计算机按启动顺序依次转交控制权
第二阶段:主引导记录
BIOS按照"启动顺序",把控制权转交给排在第一位的储存设备。
这时,计算机读取该设备的第一个扇区,也就是读取最前面的512个字节。如果这512个字节的最后两个字节是0x55和0xAA,表明这个设备可以用于启动;如果不是,表明设备不能用于启动,控制权于是被转交给"启动顺序"中的下一个设备。
这最前面的512个字节,就叫做"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缩写为MBR)
主引导记录
"主引导记录"只有512个字节,主要作用是告诉计算机到硬盘的哪一个位置去找操作系统
主引导记录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1-446字节:调用操作系统的机器码
第447-510字节:分区表(Partition table)
第511-512字节:主引导记录签名(0x55和0xAA)
其中,第二部分"分区表"的作用是将硬盘分成若干个区
分区表
硬盘分区有很多好处。考虑到每个区可以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主引导记录"因此必须知道将控制权转交给哪个区。分区表的长度只有64个字节,里面又分成四项,每项16个字节。所以,一个硬盘最多只能分四个一级分区,又叫做"主分区"。且四个主分区里面只能有一个是激活的
每个主分区的16个字节,由6个部分组成:
第1个字节:如果为0x80,就表示该主分区是激活分区,控制权要转交给这个分区。
第2-4个字节:主分区第一个扇区的物理位置(柱面、磁头、扇区号等等)
第5个字节:主分区类型
第6-8个字节:主分区最后一个扇区的物理位置
第9-12字节:该主分区第一个扇区的逻辑地址
第13-16字节:主分区的扇区总数
第三阶段:硬盘启动
通过主引导记录,计算机知道了操作系统在硬盘哪个分区的哪个位置,就将控制权交给硬盘的某个分区
-
卷引导记录
如果操作系统安装在激活主分区,那么计算机会读取激活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叫做"卷引导记录"(Volume boot record,VBR),获知操作系统在这个分区里的位置。然后加载操作系统
-
启动管理器
硬盘可以定义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又可以分成多个逻辑分区
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叫"扩展引导记录"(Extended boot record,EBR)。里面也包含一张64字节的分区表,分区表中包含下一个逻辑分区的位置
如果操作系统安装在扩展分区,计算机在读取主引导记录的前446字节的机器码之后,将控制权交给事先安装的启动管理器(linux环境中是 Grub),由用户选择加载哪个操作系统
第四阶段:加载操作系统
加载内核
读取/boot
目录下的内核文件
启动初始化进程
SysV init 初始化系统
- 执行
/sbin/init
程序,启动init进程(PID=1),是linux的父进程,其他所有进程都是它的子进程 - init 读取
/etc/inittab
文件,获知设定的运行级别 - init 根据运行级别,去对应的
/etc/rcN.d
目录,启动目录下指定的程序
Systemd 初始化系统
-
执行
/sbin/init
程序,启动init进程(PID=1),是linux的父进程,其他所有进程都是它的子进程lfp@legion:/sbin$ ll
# 指向 system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0 4月 20 22:12 init -> /lib/systemd/systemd* systemd 执行
default.target
获知设定的启动 Target-
systemd 执行设定的启动 Target 对应的 target 单元文件。根据单元文件中定义的依赖关系,依次执行 target 单元文件,同时启动位于
/etc/systemd/system/
下对应xxx.target.wants
目录下的守护进程Target 是 Systemd 中类似 SysV 中 Runlevel 的一个概念,用来对 unit 进行分组
默认启动 Target 为graphical.target
那么就执行位于/lib/systemd/system/
下的 graphical.target 单元文件而 graphical.target 的依赖关系是
[Unit]
Description=Graphical Interface
Documentation=man:systemd.special(7)
Requires=multi-user.target #
Wants=display-manager.service
Conflicts=rescue.service rescue.target
After=multi-user.target rescue.service rescue.target display-manager.service #
AllowIsolate=yes因此,依次启动 multi-user.target --> basic.target --> sysinit.target --> local-fs.target -->local-fs-pre.target --> ...
同时启动位于
/etc/systemd/system/
目录下对应 xxx.target.wants 子目录下的 service单元文件指定的守护进程
用户登录
Ubuntu18.04 启动流程图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3/02/booting.html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3/08/linux_boot_proce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