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EI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电子碰撞电离发生在电离室(如图)中,通过扩散泵或涡轮分子泵实现压力小于6×10-7mmHg的真空条件。在2000 °C时,由于热电效应,灯丝发射的电子通过5~100-V的电位差加速到阳极。

 简述EI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电子碰撞电离室示意图(图片来源:迪信泰检测平台)

 

为了提高电子与分子的碰撞几率,施加与电场方向相同的磁场。磁场使电子沿垂直于磁感应的方向旋转,加速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平面上的圆周运动相结合,使电子作螺旋运动,加长运动轨迹,从而增加与分子碰撞的可能性。

 

电子与分子发生碰撞,丢失一个电子生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一个新电子:

M + e → M+• + 2e 

分子离子与相应的中性分子具有相同的实验公式,不同的是其有一个或几个电子。分子离子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这些离子的质量等于组成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大量同位素的质量之和。符号M+•不是指添加的电子,而是指离子化后的未配对电子。在中性分子上加一个电子(电子俘获)产生一个负的*离子M-。电子从分子中移除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其性质,n>π>σ。分子的电子能量范围为8~12ev;电子常用电子能量为70ev,可提供最大的电离效率。如果碎片过多,会导致M+分子离子峰显著降低,电子能量也可能降低。电子穿过电离源后,被困在阴极上,碰撞产生的离子通过具有一定相同电位的板从电离源中排出。接下来,这些电子在源分析器接口处因V0电位差加速。正极板还用于吸引样品电子碰撞产生的负离子,在负电荷中和后,与其他中性粒子一起被排出。多余的能量被分子离子转化为内能(12~70 eV),用于断裂产生离子碎片。从而在电离室中获得等离子体离子,其中H+最轻,M+最重。所有的离子的寿命都很短(仅毫秒),为了达到分析目的,需尽快从电离源中去除。正离子吸附在电极E1,通过E1和E2之间的狭缝进入。

进样

  1. 1. 固体、液体或气体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EI电离源分析;但是在电离室中,样品需形成气态。
  2. 2. 样品量一般是微升或微克;当与气相色谱联用时,可减至微微克。
  3. 3. 将高沸点固体和液体加入石英坩埚(5 mm长/1 mm直径)并直接转移到电离室中,在电离室中随温度变化缓慢升华。极易挥发的液体首先蒸发,然后进入电离室。 

本文由迪信泰检测平台(Biotech-Pack-Analytical)整理编辑。

迪信泰检测平台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LC-MS)、气质联用(GC-MS)、生化检测平台,为各科研院所,高校,药企,生物工程类企业提供专业、高效、性价比的小分子化合物检测技术服务包裹。同时,迪信泰检测平台还提供各类生化试剂盒产品及代测服务。

 

参考资料:Interpretation of Mass Spectra.

上一篇:6837. 【2020.10.31提高组模拟】小y的数论


下一篇:AGC031F Walk on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