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远景,数字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化建设的落地一定是由技术团队来实现的。
现阶段的软件开发已经跟十几年前不一样了,记得大学刚毕业那几年,一个人可以干完整个系统,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职责细分、前后端开发分离等等,都明确表示软件开发是一个多角色、多岗位的流程性活动,要确保软件开发顺利进行,并且按时按质按量交付,那么完整的管理理念是必不可少。
这一篇跟大家探讨的是关键节点管理,稍微了解一些软件开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个软件(无论是业务系统、交易平台、还是面对个人用户的APP),从想法到最终上线交付客户使用,都存在以下图示中的四个关键环节,即需求调研阶段、设计开发阶段、测试阶段和交付阶段,可能有些团队的各个环节会有交叉,或者多个环节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等等,无论怎样的表现形式,内在的这四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每个环节都会有人承担相应的角色,简单描述如下:
- 需求调研阶段对应的就是产品经理、需求分析师(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基本上就是以产品经理为代表了,需求分析师的工作基本由产品经理代替了);
- 设计开发阶段,则是由UI设计师、交互设计师、架构师、前后端开发以及其他各类开发相关的角色来负责;
- 测试阶段主要由测试工程师(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等)来负责,很多时候需要将测试前移,也就是开发工程师也承担一部分测试工作,但由于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的思维模式就完全不同(回头再另外写一篇关于两者思维模式区别的文章),一个软件的完整测试工作,一定少不了专业测试工程师的参与;
- 交付阶段则会由项目经理、运维工程师等联合完成,确保研发出来的软件系统符合客户的要求,拿到阶段性的交付成果。
在各个环节中,都会有一些关键活动。我们认为一个流程性的工作,只有中间的关键节点都执行到位,才有可能最终拿到符合预期的结果,如果关键节点管控不到位,或者根本就没该关键节点,结果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情况。
接下来我们一起逐个环节具体分析一下:
1、需求阶段
在需求调研阶段,最关键的动作是需求评审,因为需求评审是产品经理经过调研和产品设计之后的内容,是否能符合业务方的需求,以及后面需要开发团队去设计和写代码实现的内容,都包含在这个产品设计的需求描述中。在我们给客户做咨询的时候,很多客户会说我们团队也有做需求评审的,我会问客户一个问题,你们做的需求评审,有什么标准吗?做到了什么程度,是否符开发流程管控的要求?这时候对方一般会说这个没有,只是说有这个环节,那我们知道,一个关键动作做了和做到位了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对需求评审这个关键阶段是有要求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所有参与人达到认知一致。虽然这句话很简单,但里面包含两个关键词,即所有参与人和认知一致,必须非常清晰地认识到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
首先,什么是所有参与人?我们认为跟该软件的迭代相关的人,都需要参与需求评审,即UI设计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以及该软件的需求方。产品经理负责组织需求评审,可以是所有人一起参与,也可以是分多次进行(例如需求方可能不方便随时参与),这是产品经理的职责,必须将产品设计的需求跟这些人沟通。
第二个关键词是认知一致,那么什么是认知一致呢?就是要让大家对产品设计的内容理解一致,并且真正理解产品设计的背景、解决方案,以及为什么这么设计。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需求或者问题,都会有很多种方法来解决,对于客户的这个需求,产品经理是如何思考的,为什么选择这个解决方案,都应该让参与者理解,并且大家的理解要一样的。在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视理由倾向,说的是人类要做某件事情如果知道为什么而做,会做得更好。所以如果产品经理能将产品的设计背景、理由和目标都讲清楚,那么研发团队能做得更好。我们对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中会有这样一条,即输出的文档要无歧义的,不能输出一份文档,不同的人看了理解不一样,这是对产品经理基本素质的要求。所以产品文档一开篇,通常都是名词定义和解释,也就是在产品的设计中,什么东西叫什么很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常见的例子,如南方人叫红薯,北方人叫地瓜,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这也是为团队内部交流做好准备,大家必须要有统一的语言,如果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不一致,在后面的协作中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返工。所以对于认知一致,我们一个简单的说法来解释,就是面对界面上的一个按钮,所有人都知道它长什么样,放在什么位置,什么情况下点击会出现什么反应,大家的理解都是一样的。
2、设计开发阶段
设计评审,包括UI设计评审、交互设计评审、系统设计评审、接口设计评审等等,当然在一个拆细了的迭代版本中,未必每个评审都需要做,但对于一个完整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这些环节都是少不了的,因为跟前面说的一致,关键节点缺失对结果的影响肯定是很重大的。
这里我就拿接口设计评审来细分讲解一下。现如今的软件开发基本都是前后端分离的,因为软件产品的表现形式已经不仅仅是电脑使用这么简单了,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同一款软件也会至少有PC端和移动端之分,而移动端又有更多的细分,如Android、iOS、公众号、小程序等等,这样开发团队就必须同时支持这些客户端的表现形式,那么前后端分离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加上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细分领域越来越专业,前端的各种技术框架出现,让某一个领域写代码更轻松,但各个端的技术体系都不一样,从而造就了开发的不同岗位和不同能力需求。为了实现一个业务逻辑,前后端的开发人员需要根据接口来实现业务交互,基本上都会在开始写代码之前做一些接口设计,定义有多少个API接口,每个接口实现的业务逻辑是什么,参数是什么,是否可以为空,取值范围是多少等等约定,那这些接口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覆盖全面?是否考虑到了很多异常场景?这些问题都需要接口设计者来思考,并通过设计评审用大家的智慧和经验来弥补缺失的部分,所以接口设计评审就会显得异常重要。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块做得不好的场景,我们的一个客户研发团队,前后端开发工程师总共10个人不到,他们团队采用的是迭代开发方式,每个迭代的周期大概7-10天(即两周左右),细问之下了解到,前后端的开发时间(即写代码的时间),一般是3天左右,然后用2-3天的时间进行联调,再经过2-3天的整体测试和Bug修复阶段,达到可发布的状态。我听完之后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在我们的研发过程管理中,理论上前后端的开发都是参照接口设计来做的,只要接口设计稳定没变化,大家写的代码都符合接口设计,那么3天开发时间写的代码,前后端联调应该在半天之内就完成的,而不应该用3天时间。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定是前期接口规范设计不完善,导致在真正联调的时候再进行接口的完善,从而导致需要花这么多时间。我记得以前跟二维火的CTO交流,他们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后来采用了一些规则方法后,就将联调的是时间节省了超过80%。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通过前期的接口设计和相应的评审机制,确保接口在设计阶段就达到完善的状态,利用一些API工具(如Swagger、YAPI等)在开发过程中进行mock测试,可以确保前后端联调的时间尽量地缩短。
3、测试阶段
冒烟测试这个词来自硬件行业,举例说一块电路板经过设计和制作之后,需要在往后一个工序之前进行加电测试,通上电路板的标称最高电压,如果电路板冒烟了(就是烧掉了)则表明该电路板不符合质量要求,后面的工序是不需要去进行的。假如没做这个测试而进入到了后续的产品组装里面,如进入了一个电脑、电视、冰箱里,那客户拿到这个产品通电就烧掉了。在软件行业里面借鉴了这个概念,冒烟测试指的是软件的主功能流程测试,要确保主功能流程是正常的,后续的测试工作才有意义。
我们在过去接触的很多研发团队,都没有冒烟测试这个环节,甚至对什么是冒烟测试都不理解,那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不尽如人意的。我们的管理理念中,也对冒烟测试有明确的要求,合格的标准就是冒烟测试一次性通过,导致冒烟测试不过的责任人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冒烟测试很重要呢?由于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的思维模式不同,开发工程师是直线思维,将需求的业务逻辑从头做到尾,实现就可以;而测试工程师则需要整体系统性思维,需要验证软件在各个分支和异常场景下的反应是否都符合预期。举个例子,做一个最简单的四则运算的程序,开发工程师则会将基本的加、减、乘、除功能写好,一般这样就会提交给测试工程师来验证,如果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能用,例如把1+1计算成3,或者5x5就系统出错,那这样的质量下测试工程师是不需要往下测试的,这些基本的主要功能是开发工程师要确保的,在这个例子中,测试工程师测什么呢?需要验证的是分支和异常场景,例如输入的数字是否合法?用户输入非法字符程序是否能正常反应?用户输入的数字过大,程序能否正常反应?除法输入0能不能有正常反应?不能用户一旦输入不符合要求的内容,程序就报错或者崩溃,因为软件在用户手里,会怎么使用我们是无法预知的,但我们软件需要做到在这些不符合要求的场景下使用,也是有正常反应的,例如告知用户输入范围等等。
所以冒烟测试通过是对测试工程师工作的保障,否则为了解决主流程的问题,花费测试工程师的大量时间,造成测试工程师的无用功,在反复的冒烟测试过程中,也让开发工程师在反复返工,是造成研发团队效率低下的很重要环节。
以上我详细分析了软件开发流程中的3个典型关键节点,我们认为流程性的工作,只有做到按照规范一次性把事情做完,团队工作效率才是最高的,只要出现了返工,就会导致局部或者整体的效率低下,作为管理者,重要的是制定合理的流程和规范,让团队中每一个人都能严格遵守规范,这样团队的协作效率才高。对于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管控到位、执行到位了,那么结果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而关键节点出现问题,甚至某些关键节点都没有做,那能否拿到理想的结果,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