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预测函数的参数,并在相同数据集上进行测试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一个仅给出测试用例标签的模型将会获得极高的分数,但对于尚未出现过的数据它则无法预测出任何有用的信息。 这种情况称为 overfitting(过拟合).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进行(监督)机器学习实验时,通常取出部分可利用数据作为 test set(测试数据集) X_test, y_test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 “experiment(实验)” 并不仅限于学术(academic),因为即使是在商业场景下机器学习也往往是从实验开始的。下面是模型训练中典型的交叉验证工作流流程图。通过网格搜索可以确定最佳参数。
利用 scikit-learn 包中的 train_test_split
辅助函数可以很快地将实验数据集划分为任何训练集(training sets)和测试集(test sets)。 下面让我们载入 iris 数据集,并在此数据集上训练出线性支持向量机:
>>> import numpy as np >>>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 from sklearn import svm >>>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 iris.data.shape, iris.target.shape ((150, 4), (150,))
我们能快速采样到原数据集的 40% 作为测试集,从而测试(评估)我们的分类器:
>>>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 ... iris.data, iris.target, test_size=0.4, random_state=0) >>> X_train.shape, y_train.shape ((90, 4), (90,)) >>> X_test.shape, y_test.shape ((60, 4), (60,)) >>> clf = svm.SVC(kernel='linear', C=1).fit(X_train, y_train) >>> clf.score(X_test, y_test) 0.96...
当评价估计器的不同设置(”hyperparameters(超参数)”)时,例如手动为 SVM 设置的 C
参数, 由于在训练集上,通过调整参数设置使估计器的性能达到了最佳状态;但 在测试集上 可能会出现过拟合的情况。 此时,测试集上的信息反馈足以颠覆训练好的模型,评估的指标不再有效反映出模型的泛化性能。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还应该准备另一部分被称为 “validation set(验证集)” 的数据集,模型训练完成以后在验证集上对模型进行评估。 当验证集上的评估实验比较成功时,在测试集上进行最后的评估。
然而,通过将原始数据分为3个数据集合,我们就大大减少了可用于模型学习的样本数量, 并且得到的结果依赖于集合对(训练,验证)的随机选择。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 交叉验证(CV ) 来解决。 交叉验证仍需要测试集做最后的模型评估,但不再需要验证集。
最基本的方法被称之为,k-折交叉验证 。 k-折交叉验证将训练集划分为 k 个较小的集合(其他方法会在下面描述,主要原则基本相同)。 每一个 k 折都会遵循下面的过程:
- 将 份训练集子集作为 training data (训练集)训练模型,
- 将剩余的 1 份训练集子集用于模型验证(也就是把它当做一个测试集来计算模型的性能指标,例如准确率)。
k-折交叉验证得出的性能指标是循环计算中每个值的平均值。 该方法虽然计算代价很高,但是它不会浪费太多的数据(如固定任意测试集的情况一样), 在处理样本数据集较少的问题(例如,逆向推理)时比较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