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ON 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GSON 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使用它我们可以轻松的实现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但是当它一旦遇到混淆, 就需要我们注意了.
一个简单的类 Item, 用来处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public class Item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id;
}
序列化的代码
Item toSerializeItem = new Item();
toSerializeItem.id = 2;
toSerializeItem.name = "Apple";
String serializedText = gson.toJson(toSerializeItem);
Log.i(LOGTAG, "testGson serializedText=" + serializedText);
开启混淆之后的日志输出结果
I/MainActivity: testGson serializedText={"a":"Apple","b":2}
属性名已经改变了, 变成了没有意思的名称, 对我们后续的某些处理是很麻烦的.
反序列化的代码
Gson gson = new Gson();
Item item = gson.fromJson("{\"id\":1, \"name\":\"Orange\"}", Item.class);
Log.i(LOGTAG, "testGson item.id=" + item.id + ";item.name=" + item.name);
对应的日志结果是
I/MainActivity: testGson item.id=0;item.name=null
可见, 混淆之后, 反序列化的属性值设置都失败了.
为什么呢?
- 因为反序列化创建对象本质还是利用反射, 会根据 json 字符串的 key 作为属性名称, value 则对应属性值.
如何解决
- 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类排除混淆
- 使用 @SerializedName 注解字段
@SerializedName(parameter) 通过注解属性实现了
- 序列化的结果中, 指定该属性 key 为 parameter 的值.
- 反序列化生成的对象中, 用来匹配 key 与 parameter 并赋予属性值.
一个简单的用法为
public class Item {
@SerializedName("name")
public String name;
@SerializedName("id")
public int id;
}
当然也可以直接这么写
public class Item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id;
}
上面是通过添加 @SerializedName 注解实现混淆之后反序列化出现的问题,下面我们说下将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类排除混淆该怎么做。
package com.baidu.bean;
public class Item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id;
public static class PageConfig {
public String type;
}
}
Item 中增加了一个内部类 PageConfig。
这里敲黑板了:
1.Item 里面的字段、Item 里面引用到的类和 Item 里面的内部类 PageConfig 都需要实现序列化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如果不是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实现序列化,而是给每个字段加上 @SerializedName 注解,那么务必注意:Item 里面的字段、Item 里面引用到的类的和 Item 里面的内部类的字段都需要加上 @SerializedName 注解,否则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不会崩溃,就是各种奇怪现象,而在 debug 下又不出现这个问题。
最常见的做法是:
-keep class com.baidu.bean.** { *; }
含义是:将 bean 目录下包括子目录下的类排除不被混淆
单独排除某个类可以这么写:
-keep class com.baidu.bean {*;}
单独排除某个类的内部类需要这么写:
-keep class class com.baidu.bean.Item$PageConfig {*;}
如果很多实体类里面有内部类,建议组合起来写:
-keep class com.baidu.bean.**{ *;}
-keep class com.baidu.bean.**$*{ *;}
另外,下面的写法也是可以的,主要以上面的写法为主。具体要使用哪种,读者可以自己根据需要使用。
-keep class com.baidu.bean.$** {;}
-keep class com.baidu.bean.$ {*;}
-keep class com.baidu.bean.**$* {*;}
上面出现了 * 和 ** 通配符的配置,为了便于加深印象,这里延伸阅读下:
Android 混淆最佳实践
1. 混淆配置
android{
buildTypes {
release {
buildConfigField "boolean", "LOG_DEBUG", "false" //不显示log
minifyEnabled true
shrinkResources true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guardFile('proguard-android.txt'), 'proguard-rules.pro'
signingConfig signingConfigs.config
}
}
}
因为开启混淆会使编译时间变长,所以 debug 模式下不开启。我们需要做的是:
- 将
release下minifyEnabled
的值改为true
,打开混淆; - 加上
shrinkResources true
,打开资源压缩。
3.buildConfigField
不显示 log 日志
4.signingConfig signingConfigs.config
配置签名文件文件
自定义混淆规则
自定义混淆方案适用于大部分的项目
#指定压缩级别
-optimizationpasses 5
#不跳过非公共的库的类成员
-dontskipnonpubliclibraryclassmembers
#混淆时采用的算法
-optimizations !code/simplification/arithmetic,!field/*,!class/merging/*
#把混淆类中的方法名也混淆了
-useuniqueclassmembernames
#优化时允许访问并修改有修饰符的类和类的成员
-allowaccessmodification
#将文件来源重命名为“SourceFile”字符串
-renamesourcefileattribute SourceFile
#保留行号
-keepattributes SourceFile,LineNumberTable
#保持泛型
-keepattributes Signature
#保持所有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的类成员
-keepclassmembers class *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private static final java.io.ObjectStreamField[] serialPersistentFields;
private void writeObject(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private void readObject(java.io.ObjectInputStream);
java.lang.Object writeReplace();
java.lang.Object readResolve();
}
#Fragment不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中注册,需要额外保护下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support.v4.app.Fragment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app.Fragment
# 保持测试相关的代码
-dontnote junit.framework.**
-dontnote junit.runner.**
-dontwarn android.test.**
-dontwarn android.support.test.**
-dontwarn org.junit.**
真正通用的、需要添加的就是上面这些,除此之外,需要每个项目根据自身的需求添加一些混淆规则:
第三方库所需的混淆规则。正规的第三方库一般都会在接入文档中写好所需混淆规则,使用时注意添加。
在运行时动态改变的代码,例如反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会与 json 相互转换的实体类。假如项目命名规范要求实体类都要放在 model 包下的话,可以添加类似这样的代码把所有实体类都保持住:-keep public class **.*Model*.** {*;}
JNI 中调用的类。
WebView 中JavaScript
调用的方法
Layout 布局使用的 View 构造函数、android:onClick
等。
检查混淆结果
混淆过的包必须进行检查,避免因混淆引入的 bug。
一方面,需要从代码层面检查。使用上文的配置进行混淆打包后在<module-name>/build/outputs/mapping/release/
目录下会输出以下文件:
dump.txt
描述 APK 文件中所有类的内部结构
mapping.txt
提供混淆前后类、方法、类成员等的对照表
seeds.txt
列出没有被混淆的类和成员
usage.txt
列出被移除的代码
我们可以根据 seeds.txt
文件检查未被混淆的类和成员中是否已包含所有期望保留的,再根据 usage.txt
文件查看是否有被误移除的代码。
另一方面,需要从测试方面检查。将混淆过的包进行全方面测试,检查是否有 bug 产生。
解出混淆栈
混淆后的类、方法名等等难以阅读,这固然会增加逆向工程的难度,但对追踪线上 crash 也造成了阻碍。我们拿到 crash 的堆栈信息后会发现很难定位,这时需要将混淆反解。
在 <sdk-root>/tools/proguard/
路径下有附带的的反解工具(Window 系统为proguardgui.bat
,Mac 或 Linux 系统为proguardgui.sh
)。
这里以 Window 平台为例。双击运行 proguardgui.bat 后,可以看到左侧的一行菜单。点击 ReTrace,选择该混淆包对应的 mapping 文件(混淆后在 /build/outputs/mapping/release/ 路径下会生成 mapping.txt 文件,它的作用是提供混淆前后类、方法、类成员等的对照表),再将 crash 的 stack trace 黏贴进输入框中,点击右下角的 ReTrace ,混淆后的堆栈信息就显示出来了。
以上使用 GUI 程序进行操作,另一种方式是利用该路径下的 retrace 工具通过命令行进行反解,命令是
retrace.bat|retrace.sh [-verbose] mapping.txt [<stacktrace_file>]
例如:
retrace.bat -verbose mapping.txt obfuscated_trace.txt
注意事项:
所有在 AndroidManifest.xml
涉及到的类已经自动被保持,因此不用特意去添加这块混淆规则。(很多老的混淆文件里会加,现在已经没必要)
proguard-android.txt
已经存在一些默认混淆规则,没必要在 proguard-rules.pro 重复添加
混淆简介
Android 中的 “混淆” 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
代码的优化与混淆,依靠 proguard
混淆器来实现;另一部分是资源压缩,将移除项目及依赖的库中未被使用的资源 (资源压缩严格意义上跟混淆没啥关系,但一般我们都会放一起用)。
代码压缩
代码压缩流程
代码混淆是包含了代码压缩、优化、混淆等一系列行为的过程。如上图所示,混淆过程会有如下几个功能:
压缩。移除无效的类、类成员、方法、属性等;
优化。分析和优化方法的二进制代码;根据proguard-android-optimize.txt
中的描述,优化可能会造成一些潜在风险,不能保证在所有版本的 Dalvik 上都正常运行。
混淆。把类名、属性名、方法名替换为简短且无意义的名称;
预校验。添加预校验信息。这个预校验是作用在 Java 平台上的,Android 平台上不需要这项功能,去掉之后还可以加快混淆速度。
这四个流程默认开启。
在Android
项目中我们可以选择将 “优化” 和“预校验”关闭,对应命令是-dontoptimize、-dontpreverify
(当然,默认的 proguard-android.txt
文件已包含这两条混淆命令,不需要开发者额外配置)。
资源压缩
资源压缩将移除项目及依赖的库中未被使用的资源,这在减少apk
包体积上会有不错的效果,一般建议开启。具体做法是在 build.grade
文件中,将shrinkResources
属性设置为true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用minifyEnabled true
开启了代码压缩后,资源压缩才会生效。
资源压缩包含了 “合并资源” 和“移除资源”两个流程。
“合并资源” 流程中,名称相同的资源被视为重复资源会被合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流程不受shrinkResources
属性控制,也无法被禁止,gradle
必然会做这项工作,因为假如不同项目中存在相同名称的资源将导致错误。gradle
在四处地方寻找重复资源:
src/main/res/
路径
不同的构建类型(debug
、release
等等)
不同的构建渠道
项目依赖的第三方库
合并资源时按照如下优先级顺序
依赖 -> main -> 渠道 -> 构建类型
假如重复资源同时存在于 main 文件夹和不同渠道中,gradle 会选择保留渠道中的资源。
同时,如果重复资源在同一层次出现,比如src/main/res/ 和 src/main/res2/
,则 gradle
无法完成资源合并,这时会报资源合并错误。
“移除资源” 流程则见名知意,需要注意的是,类似代码,混淆资源移除也可以定义哪些资源需要被保留,这点在下文给出。
自定义混淆规则
在上文 “混淆配置” 中有这样一行代码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guardFile('proguard-android.txt'), 'proguard-rules.pro'
这行代码定义了混淆规则由两部分构成:位于 SDK 的 tools/proguard/ 文件夹中的 proguard-android.txt 的内容以及默认放置于模块根目录的 proguard-rules.pro 的内容。前者是 SDK 提供的默认混淆文件,后者是开发者自定义混淆规则的地方。
常见的混淆指令
- optimizationpasses
- dontoptimize
- dontusemixedcaseclassnames
- dontskipnonpubliclibraryclasses
- dontpreverify
- dontwarn
- verbose
- optimizations
- keep
- keepnames
- keepclassmembers
- keepclassmembernames
- keepclasseswithmembers
- keepclasseswithmembernames
更多详细的请到官网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与保持相关元素不参与混淆的规则相关的几种命令:
命令 | 作用 |
---|---|
-keep | 防止类和成员被移除或者被重命名 |
-keepnames | 防止类和成员被重命名 |
-keepclassmembers | 防止成员被移除或者被重命名 |
-keepnames | 防止成员被重命名 |
-keepclasseswithmembers | 防止拥有该成员的类和成员被移除或者被重命名 |
-keepclasseswithmembernames | 防止拥有该成员的类和成员被重命名 |
保持元素不参与混淆的规则
[保持命令] [类] {
[成员]
}
“类” 代表类相关的限定条件,它将最终定位到某些符合该限定条件的类。它的内容可以使用:
- 具体的类
- 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private)
- 通配符 *,匹配任意长度字符,但不含包名分隔符 (.)
- 通配符 **,匹配任意长度字符,并且包含包名分隔符 (.)
- extends,即可以指定类的基类
- implement,匹配实现了某接口的类
- $,内部类
“成员” 代表类成员相关的限定条件,它将最终定位到某些符合该限定条件的类成员。它的内容可以使用:
- 匹配所有构造器
- 匹配所有域
- 匹配所有方法
- 通配符 *,匹配任意长度字符,但不含包名分隔符 (.)
- 通配符 **,匹配任意长度字符,并且包含包名分隔符 (.)
- 通配符 ***,匹配任意参数类型
- …,匹配任意长度的任意类型参数。比如 void test(…) 就能匹配任意 void test(String a) 或者是 void test(int a, String b) 这些方法。
- 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private)
举个例子,假如需要将 com.biaobiao.test 包下所有继承 Activity 的 public 类及其构造函数都保持住,可以这样写:
-keep public class com.biaobiao.test.** extends Android.app.Activity {
<init>
}
常用自定义混淆规则
- 不混淆某个类
-keep public class com.biaobiao.example.Test { *; }
不混淆某个包所有的类
-keep class com.biaobiao.test.** { *; }
}
不混淆某个类的子类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com.biaobiao.example.Test { *; }
不混淆所有类名中包含了 “model” 的类及其成员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com.biaobiao.example.Test { *; }
不混淆某个接口的实现
-keep class * implements com.biaobiao.example.TestInterface { *; }
不混淆某个类的构造方法
-keepclassmembers class com.biaobiao.example.Test {
public <init>();
}
不混淆某个类的特定的方法
-keepclassmembers class com.biaobiao.example.Test {
public void test(java.lang.String);
}
}
不混淆某个类的内部类
-keep class com.biaobiao.example.Test$* {
*;
}
自定义资源保持规则
1. keep.xml
用shrinkResources true
开启资源压缩后,所有未被使用的资源默认被移除。假如你需要定义哪些资源必须被保留,在 res/raw/
路径下创建一个 xml 文件,例如keep.xml
。
通过一些属性的设置可以实现定义资源保持的需求,可配置的属性有:
-
keep
定义哪些资源需要被保留(资源之间用 “,” 隔开) -
discard
定义哪些资源需要被移除(资源之间用 “,” 隔开) -
shrinkMode
开启严格模式 - 当代码中通过
Resources.getIdentifier()
用动态的字符串来获取并使用资源时,普通的资源引用检查就可能会有问题。例如,如下代码会导致所有以 “img_” 开头的资源都被标记为已使用。
当代码中通过Resources.getIdentifier()
用动态的字符串来获取并使用资源时,普通的资源引用检查就可能会有问题。例如,如下代码会导致所有以 “img_” 开头的资源都被标记为已使用。
String name = String.format("img_%1d", angle + 1);
res = getResources().getIdentifier(name, "drawable", getPackageName());
我们可以设置 tools:shrinkMode
为strict
来开启严格模式,使只有确实被使用的资源被保留。
以上就是自定义资源保持规则相关的配置,举个例子: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ources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tools:keep="@layout/l_used*_c,@layout/l_used_a,@layout/l_used_b*"
tools:discard="@layout/unused2"
tools:shrinkMode="strict"/>
移除替代资源
一些替代资源,例如多语言支持的 strings.xml,多分辨率支持的 layout.xml 等,在我们不需要使用又不想删除掉时,可以使用资源压缩将它们移除。
我们使用 resConfig 属性来指定需要支持的属性,例如
一些替代资源,例如多语言支持的strings.xml
,多分辨率支持的 layout.xml
等,在我们不需要使用又不想删除掉时,可以使用资源压缩将它们移除。
我们使用 resConfig
属性来指定需要支持的属性,例如
android {
defaultConfig {
...
resConfigs "en", "fr"
}
}
其他未显式声明的语言资源将被移除。
最后附上一个我在实际项目中的混淆方案
proguard-android.txt
文件内容
# 代码混淆压缩比,在0~7之间
-optimizationpasses 5
# 混合时不使用大小写混合,混合后的类名为小写
-dontusemixedcaseclassnames
# 指定不去忽略非公共库的类
-dontskipnonpubliclibraryclasses
# 不做预校验,preverify是proguard的四个步骤之一,Android不需要preverify,去掉这一步能够加快混淆速度。
-dontpreverify
-verbose
# 避免混淆泛型
-keepattributes Signature
# 保留Annotation不混淆
-keepattributes *Annotation*,InnerClasses
#google推荐算法
-optimizations !code/simplification/arithmetic,!code/simplification/cast,!field/*,!class/merging/*
# 避免混淆Annotation、内部类、泛型、匿名类
-keepattributes *Annotation*,InnerClasses,Signature,EnclosingMethod
# 重命名抛出异常时的文件名称
-renamesourcefileattribute SourceFile
# 抛出异常时保留代码行号
-keepattributes SourceFile,LineNumberTable
# 处理support包
-dontnote android.support.**
-dontwarn android.support.**
# 保留继承的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support.v4.**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support.v7.**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support.annotation.**
# 保留R下面的资源
-keep class **.R$* {*;}
# 保留四大组件,自定义的Application等这些类不被混淆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app.Activity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app.Appliction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app.Service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content.BroadcastReceiver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content.ContentProvider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preference.Preference
-keep public class com.android.vending.licensing.ILicensingService
# 保留在Activity中的方法参数是view的方法,
# 这样以来我们在layout中写的onClick就不会被影响
-keepclassmembers class * extends android.app.Activity{
public void *(android.view.View);
}
# 对于带有回调函数的onXXEvent、**On*Listener的,不能被混淆
-keepclassmembers class * {
void *(**On*Event);
void *(**On*Listener);
}
# 保留本地native方法不被混淆
-keepclasseswithmembernames class * {
native <methods>;
}
# 保留枚举类不被混淆
-keepclassmembers enum * {
public static **[] values();
public static ** valueOf(java.lang.String);
}
# 保留Parcelable序列化类不被混淆
-keep class * implements android.os.Parcelable {
public static final android.os.Parcelable$Creator *;
}
-keepclassmembers class *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private static final java.io.ObjectStreamField[] serialPersistentFields;
private void writeObject(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private void readObject(java.io.ObjectInputStream);
java.lang.Object writeReplace();
java.lang.Object readResolve();
}
#assume no side effects:删除android.util.Log输出的日志
-assumenosideeffects class android.util.Log {
public static *** v(...);
public static *** d(...);
public static *** i(...);
public static *** w(...);
public static *** e(...);
}
#保留Keep注解的类名和方法
-keep,allowobfuscation @interface android.support.annotation.Keep
-keep @android.support.annotation.Keep class *
-keepclassmembers class * {
@android.support.annotation.Keep *;
}
#3D 地图 V5.0.0之前:
-dontwarn com.amap.api.**
-dontwarn com.autonavi.**
-keep class com.amap.api.**{*;}
-keep class com.autonavi.**{*;}
-keep class com.amap.api.maps.**{*;}
-keep class com.autonavi.amap.mapcore.*{*;}
-keep class com.amap.api.trace.**{*;}
#3D 地图 V5.0.0之后:
-keep class com.amap.api.maps.**{*;}
-keep class com.autonavi.**{*;}
-keep class com.amap.api.trace.**{*;}
#定位
-keep class com.amap.api.location.**{*;}
-keep class com.amap.api.fence.**{*;}
-keep class com.autonavi.aps.amapapi.model.**{*;}
#搜索
-keep class com.amap.api.services.**{*;}
#2D地图
-keep class com.amap.api.maps2d.**{*;}
-keep class com.amap.api.mapcore2d.**{*;}
#导航
-keep class com.amap.api.navi.**{*;}
-keep class com.autonavi.**{*;}
# Retain generic type information for use by reflection by converters and adapters.
-keepattributes Signature
# Retain service method parameters when optimizing.
-keepclassmembers,allowshrinking,allowobfuscation interface * {
@retrofit2.http.* <methods>;
}
# Ignore annotation used for build tooling.
-dontwarn org.codehaus.mojo.animal_sniffer.IgnoreJRERequirement
# Ignore JSR 305 annotations for embedding nullability information.
-dontwarn javax.annotation.**
# JSR 305 annotations are for embedding nullability information.
-dontwarn javax.annotation.**
# A resource is loaded with a relative path so the package of this class must be preserved.
-keepnames class okhttp3.internal.publicsuffix.PublicSuffixDatabase
# Animal Sniffer compileOnly dependency to ensure APIs are compatible with older versions of Java.
-dontwarn org.codehaus.mojo.animal_sniffer.*
# OkHttp platform used only on JVM and when Conscrypt dependency is available.
-dontwarn okhttp3.internal.platform.ConscryptPlatform
#fastjson混淆
-keepattributes Signature
-dontwarn com.alibaba.fastjson.**
-keep class com.alibaba.**{*;}
-keep class com.alibaba.fastjson.**{*; }
-keep public class com.ninstarscf.ld.model.entity.**{*;}
最后
笔者在面试前,从网上收集了一些 Android 开发相关的学习文档、面试题、Android 核心笔记等等文档,进行了复习,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习提升,如有需要参考的可以直接去我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733gh/Android-T3 访问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