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函数的总结之三

1、 可变长参数

在函数中可变长参数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关键字参数,表示为元组;一种是关键字参数,表示为字典。

具体看下面的例子代码,相当于单元测试:

#!/usr/bin/env python
#'this is a example of the unit test'
def testit(func,*nkwargs,**kwargs):
'this is the test of the function'
try:
retval = func(*nkwargs,**kwargs) #调用函数来进行测试
result = (True,retval) #返回值为一个元组
except Exception,diag:
result = (False,str(diag))
return result def main():
'this is the unittest input'
funcs = (int,long,float)
vars = (12,12.34,'12','12.34')
for eachFunc in funcs:
print '-'*20
for eachVal in vars:
result = testit(eachFunc,eachVal)
if result[0]:
print '%s(%s) = ' % (eachFunc.__name__,eachVal),result[1]
else:
print '%s(%s) FAILED:' % (eachFunc.__name__,eachVal),result[1] if __name__== '__main__':
    main()

在主函数main中,主要是输入的参数和需要测试的方法,在循环中,依次对函数进行了测试

辅助函数testit接收了三个参数,一个是函数对象,一个是非关键字参数,一个是关键字参数

返回值为一个元组,然后使用元组的值来进行判断,是否成功调用。

2、 内建函数reduce

内建函数reduce的语法如下:

reduce(func,seq[,init])

将二元函数作用域seq序列的元素,每次使用seq的两个元素,当前的元素和下一个序列的元素,当指定了init的时候,那么表示使用init的值和第一个元素,连续的将现在的结果和下面的值作用于获得的随后结果上,最后,返回一个单一的值。

例子如下:

>>> reduce(lambda x,y :x+y,(1,2,3,4))
10
>>> reduce(lambda x,y :x+y,(1,2,3,4),10)
20

使用了一个lambda函数,来计算两个元素相加,在以上的例子中,表示将序列每个元素进行相加,最后得到一个结果,指定了init=10之后,表示也是相加的结果

3、偏函数

一个带有n个参数的,偏函数将一个参数固化为固定参数,并返回第一个和带n-1个函数的函数对象,在这里使用的functools模块的partial,如下例子:

>>> from operator import add,mul
>>> from functools import partial
>>> add1 = partial(add,1)
>>> add1(10)
11
>>> add1(11)
12

在add的时候,本来是需要两个参数的,然后固定一个参数为1,那么每次调用的时候,只要调用偏函数即可。

#!/usr/bin/env python

from functools import partial
import Tkinter root = Tkinter.Tk()
MyButton = partial(Tkinter.Button,root,fg='white',bg='blue') #固化其中的背景色和前置颜色
b1 = MyButton(text='Button1 ') #在生成的时候,直接使用偏函数对象即可
b2 = MyButton(text='Button2 ')
qb = MyButton(text='QUIT ',bg='red',command=root.quit) #偏函数对象中的参数可以修改
b1.pack()
b1.pack()
qb.pack(fill=Tkinter.X,expand=True)
root.title('PFAs!')
root.mainloop()

在以上代码中,主要是进行固话部分参数,例如背景颜色,前面的颜色,从而不用在每次进行定义的时候都进行定义,这就是偏函数的引用,也就是固话其中的一些参数,从而简化代码。



3、 传递参数

函数是可以被引用的(访问或者以其他变量作为别名),也作为参数传入函数,已经作为字典和列表等容器对象的元素。

函数是可以调用:一是可以用其他的变量作为函数的别名;而是可以通过函数操作来调用他们

如:

foo——表示函数对象的引用

foo()——便是函数对象的调用

#!/usr/bin/env python

def convert(func,seq):
return [func(eachNum) for eachNum in seq] #调用函数 if __name__ == '__main__':
myseq = (123,45.67,9999L)
print convert(int,myseq) #直接进行函数对象的引用

python函数的形参集合由在调用时要传入函数的的所有参数的组成,这参数与函数声明中的列表精确配对。

a、 位置参数:所有的位置参数必须出现在任何一个默认参数之前,位置参数必须传入,不按位置用关键字参数传入

b、 关键字参数

c、 默认参数---主要是用来方便使用,使用默认参数的时候,使用方便。

4、 递归

递归主要是用来用来一种循环的方式来使用,在使用递归的时候,必须有基本的条件从而可以结束:

#!/usr/bin/env python
def factoral(n):
if n == 0 or n == 1:
return n
else:
return n*factoral(n-1)
print factoral(4)

以上为一个递归的例子,主要是用来求阶乘。在使用递归的时候,必须确定结束的条件,从而来进行循环递归。

5、闭包和装饰器例子

主要用来写入日志,在调用函数之前或者之后进行写入日志的操作,代码如下:

#!/usr/bin/env python
from time import time def logged(when):
def log(f,*args,**kargs): #主要的记录日志的函数
print '''Called:
function:%s
args:%s
kargs:%r''' %(f,args,kargs) def pre_logged(f): #在函数使用之前的记录
def wrapper(*args,**kargs):
log(f,*args,**kargs)
return f(*args,**kargs)
return wrapper def post_logged(f):#在函数使用之后记录
def wrapper(*args,**kargs):
now = time()
try:
return f(*args,**kargs)
finally:
log(f,*args,**kargs)
print 'time delta:%s' %(time()-now)
return wrapper try:
return {'pre':pre_logged,'post':post_logged}[when] #查看调用何种函数进行处理
except KeyError,e:
raise ValueError(e),'must be pre or post' @logged('pre')#装饰器1
@logged('post')#装饰器2
def hello(name):
print 'Hello',name hello('WORD')
上一篇:js:实现自定义事件对象接口


下一篇:[java学习笔记]java语言基础概述之运算符&程序流程控制&for循环嵌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