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协议 (OSI模型)

一、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确保数据能在各种物理媒介上传播。

  • 相关协议

    RS-232、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

二、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

  • 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其主要功能是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也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 相关协议

    (1)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2)以太网(Ethernet);

    (3)高级数据链路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Protocol);

    (4) 帧中继(Frame Relay);

    (5) 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三、网络层(Network Layer)

  • 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 ,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该层的作用也包括: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 相关协议

    1. 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
    2. 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3. 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4. 组管理协议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四、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主要负责向两个主机间的进程之间提供通信,且具有分用(在一个网络带宽上建立多条信道来通信)和复用(在一条网络链接上建立多条逻辑连接)功能,此外,传输层还会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 相关协议

    1.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
    3. 序列分组交换协议SPX(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

五、会话层(Session Layer)

  • 为两个会话实体的通信而建立的连接管理
  • 相关协议
    1.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 端口号25;
    2. 域名服务协议DNS(Domain Name Service);

六、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为两个应用程序间的通信提供表示方法

  • 相关协议

    1. Telnet,Rlogin,Gopher

    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3. VLAN中继协议VTP(VLAN Trunking Protocol)

七、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实现多个应用进程通信的同时,完成一系列业务所需的服务。

  • 相关协议:

    1. 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端口号为21,

      文件传输协议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端口号为80;

    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 端口号25;

    4. 域名服务协议DNS(Domain Name Service);

    5. 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 );

上一篇:Micropython——报错解决:TypeError: object with buffer protocol required


下一篇:iOS开发-Swift进阶之协议Proto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