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cgroup系统可谓是一个典范,它轻量地实现了诸如solaris的“容器”的概念,也许也是对linux本身“命名空间”的一种冲击。它是分层的,也可以说是树形的结构,一个“控制组”拥有一个ROOT,每一个ROOT控制一组元素,在这个ROOT当中可以建立很多的“组”(cgroup),每一个组还可以建立下级的组...。每新建一个cgroup必须确定一组它关心的cgroup_subsys,比如cpuset,memory,ns等,怎么确定呢?这是通过文件系统的mount实现的,当你执行:
mount -t cgroup cgroup -o cpuset memory my
的时候,你就建立一个ROOT,这个ROOT包含所有的进程,然后你可以在my目录中执行mkdir group1 group2,这样就建立了两个cgroup,实际上,当你mount的时候,系统就建立了一个虚拟的组group-root,如果你执行cat my/tasks,你会发现它包含了所有的进程,如果你执行cat my/group1/tasks,你会发现它是空的,因为还没有任何的进程被加入进去。现在执行echo 761>my/group1/tasks,那么pid为761的进程将被加入到group1,通过修改group1目录下的文件就可以对这个group1中当前tasks文件中包含的所有的进程进行控制了。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实际上linux内核代码的cgroup子系统实现了类似数据库的结构,包括表结构和查询引擎,通过阅读代码可以看出,每一个进程task包含一个css_set类型的字段:
struct css_set {
struct kref ref;
struct hlist_node hlist;
struct list_head tasks; //解决冗余,包含所有使用这个set的进程
struct list_head cg_links; //解决冗余,包含所有参与管理这个set的cgroup。
struct cgroup_subsys_state *subsys[CGROUP_SUBSYS_COUNT];
};
既然它被一组subsys控制,为何不直接将每个subsys本身包含在task中呢?这是为了解决数据冗余的问题,因为其他的进程也可以受这些subsys控制。
有必要说一下上面的css_set结构中的cg_links字段,它包含了所有的参与管理这个set的cgroup,为何会这样呢?难道一个set不是由一个cgroup管理的吗?不是的,要知道管理是基于“一组”subsys的,而这一组并不一定是全部的编译进内核也就是内核支持的subsys。比如你分别用-o参数cpu,memory...mount了5个cgroup文件系统,那么一个进程关联的css_set就会由5个cgroup管理,每一个mount的ROOT会管理一个,这个ROOT会用文件系统的方式管理进程分别属于该ROOT的哪个cgroup。
下面看一下cgroup_subsys_state,这个结构可以看作静态cgroup_subsys结构的动态实例,静态的cgroup_subsys中包含了一些通用的方法,而动态的cgroup_subsys_state则仅仅是一个父类,具体的数据和额外的方法通过继承它来实现,比如:
struct mem_cgroup {
struct cgroup_subsys_state css;
struct res_counter res;
struct mem_cgroup_lru_info info;
int prev_priority; /* for recording reclaim priority */
struct mem_cgroup_stat stat;
};
任何时候,只要你得到了一个cgroup_subsys_state,并且根据其subsys_id确认它是关于memory的,那么就可以通过:
static inline struct cgroup_subsys_state *task_subsys_state(
struct task_struct *task, int subsys_id)
{
return rcu_dereference(task->cgroups->subsys[subsys_id]);
}
和
container_of(task_subsys_state(p, mem_cgroup_subsys_id), struct mem_cgroup, css);
来取得这个可被称为子类实例的mem_cgroup,接下来就可以操作它的数据了。终于可以看一下cgroup_subsys_state了:
struct cgroup_subsys_state {
struct cgroup *cgroup;
atomic_t refcnt;
unsigned long flags;
};
这个结构很简单,cgroup是它绑定的一个cgroup实例,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cgroup_subsys_state结构是动态的,它表示进程的subsys的state,由于它是被cgroup管理的,因此它也只能有一个cgroup与其绑定。
接下来看一下cgroup结构,这好像是一个重量级的结构,其实不然,它仅仅起到一个粘合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管理者:
struct cgroup {
unsigned long flags;
atomic_t count;
struct list_head sibling; //此和以下几个实现了树型结构
struct list_head children;
struct cgroup *parent;
struct dentry *dentry;
struct cgroup_subsys_state *subsys[CGROUP_SUBSYS_COUNT]; //这里仅包含对应ROOT相关的subsys
struct cgroupfs_root *root; //对应的那个ROOT
struct cgroup *top_cgroup;
struct list_head css_sets; //包含所有的它参与管理的css_set
struct list_head release_list;
}
前面提到过,进程要显式加入一个ROOT的cgroup,在加入的时候可能会为进程绑定一个新的css_set(必须保证css_set的subsys数组完全相同才能重用,如果之前没有这样的css_set建立,只好新建立一个),只要绑定了一个新的css_set,这个set就要加入到cgroup的css_sets链表中,最简单的可以在css_set中添加一个字段用于此目的,与此同时cgroup中也要增加一个list_head结构用来链接css_set的cg_links字段,这样做为何不好呢?它增加了两个数据结构的耦合性,同时也增加了数据的冗余性,因为一个cgroup的ROOT负责一组subsys,一个进程也是和一组subsys关联,因此只需要一个进程的一组subsys中被同一个ROOT管理的第一个加入到cgroup链表中就可以表示一个进程受到了这个cgroup的管理,比如进程p1加入group1,该group1的ROOT管理cpu和memory,那么其css_set的subsys数组中只需要cpu_id的这个subsys加入cgroup的css_sets链表就可以了,为了代码的简单,因此引入了一个中间结构,那就是cg_cgroup_link:
struct cg_cgroup_link {
struct list_head cgrp_link_list; //代表一个css_set加入到cgroup
struct list_head cg_link_list; //代表一个cgroup加入到css_set
struct css_set *cg; //指回css_set
... //后续的内核还要指回cgroup,这里的内核是2.6.26
};
在此必须说一下为何要有cg_cgroup_link这个结构体。如果在css_set中和cgroup中直接加入链表元素是解决不了多对多问题的,比如所有参与管理一个css_set的cgroup都将其链表元素加入 css_set的链表,反过来css_set的链表元素也应该加入一个cgroup的链表,代表它是该cgroup管理的css_set之一,现在问题来了,前面说过一个css_set可以属于很多ROOT,那么它到底加入哪个cgroup的链表呢?毕竟css_set和cgroup之间是如此单项一对多的关系耦合,因此解除耦合的办法就是设计一个中间结构,那就是cg_cgroup_link。
很多时候,很多人在网上写了一大堆关于分析“linux内核”的文章,很多文章都是仅仅分析代码流程,但是很少有文章能说明为何这么做(除非文章的作者着手提交一个补丁或者其它...)。其实linux内核就是一个数据库设计的教程,它不但展示了表结构,而且还有查询引擎,故而linux内核绝对是绝妙的哦!比如在input子系统中,input_handle这个结构体也是和cg_cgroup_link意义一样的,也是为了解决多对多的问题而设置的,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那就是linux内核中的总线驱动架构。
由此看来,学习linux内核可以学到两大当今时髦的东西,一个就是OO,另一个就是数据库的设计,千万不要以为linux内核仅仅是底层的东西,搞应用的人不用学习,其实各个领域是相通的,我相信,当一个*的文学家听说了广义相对论的时候,他也一定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的。我经常看历史著作,那些作者们看起来对任何领域都很感兴趣...
附:看一下cgroup的静态数据结构们吧
首先看一下一个静态的超类,那就是cgroup_subsys,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接口,但是没有实现!
struct cgroup_subsys {
struct cgroup_subsys_state *(*create)(struct cgroup_subsys *ss,
struct cgroup *cgrp);
...//类似的接口
int subsys_id;
int active;
int disabled;
int early_init;
#define MAX_CGROUP_TYPE_NAMELEN 32
const char *name;
struct cgroupfs_root *root;
struct list_head sibling; //用于挂载一系列的state
void *private; //用于扩展
};
每一个挂载(mount)的cgroup文件系统都有一个cgroupfs_root实例:
struct cgroupfs_root {
struct super_block *sb;
unsigned long subsys_bits;
unsigned long actual_subsys_bits;
struct list_head subsys_list; //本ROOT关注的subsys
struct cgroup top_cgroup;
int number_of_cgroups;
struct list_head root_list;
unsigned long flags;
char release_agent_path[PATH_MAX];
};
本文转自 dog250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dog250/12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