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 逻辑地址
用来确定一个网络中一个节点,或者一个设备
两台主机通信,必须要有IP地址
32位二进制数
为了便于记忆,转换成10进制数,如
192.168.1.1
并且用点号分割
也称为点分十进制数
进制转换:
二进制转10进制
10进制转二进制
第一种:余数定理
用168来除以2,等于为84,那么84显然可以被2整除,所以余数为0
再除以2,等于42,也可以整除,余数为0
在除以2,等于21,不可以被整除,那余数为1,21-1=20吧
那就20除以2,等于10,可以被整除,余数为0
再除以2,等于5,不能被整除,余数为1,5-1等于4
那就4除以2,等于2,可以被整除,余数为0
那么最后2除以2,等于1,
注意,写的时候要反过来写,是10101000
第二种就是冥跟位的对应关系:
首先,你要明白2的次方是多少,这很重要
其实,就是二进制中的位,加上他所对应的冥
从左往右,分别是 128 64 32 16 8 4 2 1 ,这都是固定不变的
比如刚刚的168
而进制数是:10101000
那么,换成 十进制数就是 128+32+8
IP地址总共分为5个类别,
首先IP地址,它是由4个八位组构成,也就是每一组,由8位2进制数构成,那4组那就是32位
换算成10进制数,最小的可能性是0.0.0.0,最大的是255.255.255.255
A类的左起第1位必须是0,其他随意变换,范围是1-126
也就是说,最大跟最小的可能性,0.0.0.0-127.255.255.255
但是,0是保留的不能用,而127这段作为我们的环回地址,也就是测试地址。
子网掩码:
用于确定IP地址的网络位,跟主机位
IP地址+子网掩码,必须同时出现
默认A类:255.0.0.0
默认B类:255.255.0.0
默认C类:255.255.255.0
255.0.0.0 简便表示 /8
255.255.0.0 简便表示 /16
255.255.255.0 简便表示 /24
例如:
192.168.1.0/24
表示他的掩码是255.255.255.0
习惯就好!!
192.168.1.0/24
网络部分:192.168.1
主机部分:.0
公有地址
全球地址,互联网可路由,合法地址
私有地址
本地使用,例如家用路由 192.168.1.0/24
你家也用,别人家也可以用
但是这种地址,不能出现在公网,因为公网没有路由
出去必须换马甲,例如NAT技术
子网掩码:
对应网络部分的,必须为1
对应主机部分的,必须为0
1表示完全匹配,0表示任意
例如:
200.1.1.0
255.255.255.0
我们仅仅只看默认掩码
因为这是个C类地址
那么网络部分是:200.1.1.
主机部分是:0
255,把他换算成二进制数
255=128+64+32+16+8+4+4+2+1
实际上就是11111111
是不是网络部分全为1,而主机部分全为0
地址类型:
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为0,即最小保留地址
主机地址:可用的主机IP地址
广播地址:主机地址为1,即最大保留地址
例如:
100.1.1.0
255.255.255.0
首先:这个掩码所能确定的主机IP地址为0-255
那么
网络地址就是: 100.1.1.0(0),即最小保留地址
主机地址则是:100.1.1.(1-254),可以分配给主机的可用IP地址
广播地址则是:100.1.1.255 (255)即最大保留地址
划分子网
提供灵活的编址,优化网络
减少网络流量。路由器增加广播域,广播域越多,每个广播域就越小,而每个网段的网络流量也越少。
优化网络性能 。
简化管理,找出并隔离网络问题更容易。
将多个小网络连接起来可提高系统的效率
VLSM
将一个大的网络,分成小的子网
当IP地址进行子网划分后,被分成三个部分,网络位,子网位,主机位
例如
222.1.1.0
255.255.255.0
这是一个C类子网的默认掩码
但经过VLSM划分之后,可能会是这样
222.1.1.0
255.255.255.128
这里会涉及到一个借位的概念
而这个借位,实际上就是把网络位扩大,主机位缩小
例如222.1.1.0/24
地址:11011110.00000001.00000001.00000000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而222.1.1.0/27
地址:11011110.00000001.00000001 xxx00000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00000
向主机位借了三位,借的三位,叫子网位
与子网掩码的对应关系
借位:0 1 2 3 4 5 6 7 8
掩码:0 128 192 224 240 248 252 254 255
当一个网络地址经过VLSM划分之后,就没有固定的类别了
也就是说不属于ABC类,它叫做无类。
子网数:2^N次方,N为借用的位数(子网位)
主机数:2*M-2,M为主机部分剩下的位数(主机位),减去2,因为网络地址跟广播地址不能用
222.1.1.0/24 255.255.255.0
子网位: =0
多少个子网:=2^0=1,为什么,因为没有借位
主机位:=8,因为还剩下8位
每个子网主机:=2^8=256,为什么,因为最后一个八位组全为0
子网可用IP数:2^8=256-2,减去2,因为网络地址跟广播地址不能用
实际上就是
网络地址: 0
最小主机地址: 1
最大主机地址: 254
广播地址: 255
222.1.1.0/27 255.255.255.224
子网位: =3
多少个子网:=2^3=8
主机位:=5
每个子网主机:=2^5=32
子网可用IP数:2^5=32-2,减去2,因为网络地址跟广播地址不能用
实际上就是
网络地址: 0 32 64 96 128 160 192 224
最小主机地址: 1 33
最大主机地址 : 30 62
广播地址: 31 63
其他依次类推
10.1.1.0 255.255.255.192
子网位: =18
多少个子网:=2^18=自己算
主机位:=6
每个子网主机:=2^6=64
子网可用IP数:2^6=64-2,减去2,因为网络地址跟广播地址不能用
172.16.1.0 255.255.255.240
子网位: =12
多少个子网:=2^12=.........
主机位:=4
每个子网主机:=2^4=16
子网可用IP数:2^4=16-2,减去2,因为网络地址跟广播地址不能用
172.16.1.0 255.255.192.0
子网位: =2
多少个子网:=2^2=4
主机位:=14
每个子网主机:=2^14=.............
子网可用IP数:自己算,减去2,因为网络地址跟广播地址不能用
实际上就是
网络地址: 172.16.0.0 172.16.64.0 ........................................
最小主机地址: 0.1 64.1
最大主机地址 : 63.254 127.254
广播地址: 63.255 127.255
简便算法1
192.168.1.0
255.255.255.192 26位
多少个子网:=当前掩码26-默认掩码24=2 2^2=4
每个子网主机:=最大掩码32-当前掩码26=6 2^6=64
子网可用IP数:64-2
简便算法2
192.168.1.0
255.255.255.224 27位
多少个子网:=当前掩码27-默认掩码24=3 2^3=8
每个子网主机:=256-224=32
为什么是256,因为0-255是256个数
子网可用IP数:32-2
什么是有效子网:
192.168.1.0
255.255.255.192 26位
子网位: =2
多少个子网:=2^2=4,(有效子网要减去2)
主机位:=6
每个子网主机:=2^6=64
子网可用IP数:2^6=64-2,减去2,因为网络地址跟广播地址不能用
子网 , 有效的主机 , 广播地址
192.168.1.0 , 192.168.1.1 到 192.168.1.62 , 192.168.1.63
192.168.1.64 , 192.168.1.65 到 192.168.1.126 , 192.168.1.127
192.168.1.128 , 192.168.1.129 到 192.168.1.190 , 192.168.1.191
192.168.1.192 , 192.168.1.193 到 192.168.1.254 , 192.168.1.255
其中192.168.1.0这个子网,实际上是192.168.1.0/24的主类网络号
而 192.168.1.255,实际上是192.168.1.0/24的主类网络的广播地址
所以,有效子网要减去第一个子网跟最后一个子网,也称为全0子网和全1子网,
在一些老的设备上是不支持的,所以不能用,当然,现在的设备都不存在这个问题,都能用
只是这个概念,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CIDR汇总
VLSM是把主机位变成网络位,把线往右边移,将大的网络划分成小的子网
CIRD是把网络位变成主机位,把线往左移,把小的子网汇总成一个大的前缀,
例如
192.168.16.0/24
192.168.17.0/24
192.168.18.0/24
192.168.19.0/24
这是四个子网
1、静态路由配置繁琐
2、在路由器路由表中,是4个不同的路由条目,而路由表是加载在路由器内存当中
如果经过汇总
则是 192.168.16.0 255.255.252.0 这是22位
用一个大的前缀,包含多条路由条目
快速算法
256-4=252,为什么是4,为四个子网
在前两个8位组不变的情况下,255.255.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