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GitHub | 我的博客 | 我的微信 | 我的邮箱 |
---|---|---|---|
baiqiantao | baiqiantao | bqt20094 | baiqiantao@sina.com |
Java 面试题
谈谈对Java多态的理解?
多态是指父类的某个方法被子类重写时,可以产生自己的功能行为,
同一个操作作用于不同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产生不同的执行结果
。
多态的三个必要条件:
- 继承父类。
- 重写父类的方法。
-
父类的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
静态方法与静态成员变量可以被继承吗,为什么?
静态方法与静态成员变量可以被继承
,但是不能被重写
。它对子类隐藏
,因此静态方法也不能实现多态
。
为什么Java里的匿名内部类只能访问final修饰的外部变量?
匿名内部类用法
public class TryUsingAnonymousClass {
public void useMyInterface() {
final Integer number = 123;
System.out.println(number);
MyInterface myInterface = new MyInterfa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number);
}
};
myInterface.doSomething();
System.out.println(number);
}
}
编译后的结果
class TryUsingAnonymousClass$1
implements MyInterface {
private final TryUsingAnonymousClass this$0;
private final Integer paramInteger;
TryUsingAnonymousClass$1(TryUsingAnonymousClass this$0, Integer paramInteger) {
this.this$0 = this$0;
this.paramInteger = paramInteger;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this.paramInteger);
}
}
因为匿名内部类最终用会编译成一个单独的类
,而被该类使用的变量会以构造函数参数的形式传递给该类
,例如:Integer paramInteger,如果变量不定义成final的,paramInteger在匿名内部类被可以被修改,进而造成和外部的paramInteger不一致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不一致的情况,Java规定匿名内部类只能访问final修饰的外部变量。
讲一下Java的编码方式?
为什么需要编码
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元是
一个字节即8bit
,所以能表示的范围是0~255
,这个范围无法保存所有的字符,所以需要一个新的数据结构char
来表示这些字符,从char到byte需要编码。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以下几种:
-
ASCII
:总共有 128 个,用一个字节的低 7 位表示,0~31 是控制字符如换行回车删除等;32~126 是打印字符,可以通过键盘输入并且能够显示出来。 -
GBK
:码范围是 8140~FEFE(去掉 XX7F)总共有 23940 个码位,它能表示 21003 个汉字,它的编码是和GB2312
兼容的,也就是说用 GB2312 编码的汉字可以用 GBK 来解码,并且不会有乱码。
-UTF-16
:UTF-16 具体定义了Unicode
字符在计算机中存取方法。UTF-16 用两个字节来表示 Unicode 转化格式,这个是定长
的表示方法,不论什么字符都可以用两个字节表示,两个字节是 16 个 bit,所以叫 UTF-16。UTF-16 表示字符非常方便,每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这个在字符串操作时就大大简化了操作,这也是 Java 以 UTF-16 作为内存的字符存储格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UTF-8
:统一采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虽然在表示上非常简单方便,但是也有其缺点,有很大一部分字符用一个字节就可以表示的现在要两个字节表示,存储空间放大了一倍,在现在的网络带宽还非常有限的今天,这样会增大网络传输的流量,而且也没必要。而 UTF-8 采用了一种变长
技术,每个编码区域有不同的字码长度。不同类型的字符可以是由 1~6 个字节组成
。
Java中需要编码的地方一般都在字符到字节
的转换上,这个一般包括磁盘IO和网络IO。
静态代理与动态代理区别是什么,分别用在什么样的场景里?
静态代理与动态代理的区别在于代理类生成的时间不同
,如果需要对多个类进行代理,并且代理的功能都是一样的,用静态代理重复编写代理类就非常的麻烦,可以用动态代理动态的生成代理类。
// 为目标对象生成代理对象
public Object getProxyInstance() {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target.getClass().getClassLoader(), target.getClass().getInterfaces(),
new Invocation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开启事务");
// 执行目标对象方法
Object returnValue =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System.out.println("提交事务");
return null;
}
});
}
描述一下Java的异常体系?
- Error是程序
无法处理的错误
,比如OutOfMemoryError
、ThreadDeath
等。这些异常发生时,Java虚拟机(JVM)一般会选择线程终止。 - Exception是程序本身
可以处理的异常
,这种异常分两大类,运行时异常和非运行时异常,程序中应当尽可能去处理这些异常。运行时异常都是RuntimeException
类及其子类异常,如NullPointerException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等,这些异常是不检查异常
,程序中可以选择捕获处理,也可以不处理。这些异常一般是由程序逻辑错误引起的, 程序应该从逻辑角度尽可能避免这类异常的发生。
描述一个类的加载过程?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 查找
Person.class
,并加载到内存中。 - 执行类里的
静态代码块
。 - 在堆内存里开辟内存空间,并分配内存地址。
- 在堆内存里建立对象的属性,并进行
默认的初始化
。 - 对属性进行
显示初始化
。 - 对对象进行
构造代码块初始化
。 - 调用对象的
构造函数
进行初始化。 - 将对象的地址赋值给person变量。
Java对象的生命周期是什么?
-
加载
:将类的信息加载到JVM的方法区
,然后在堆区
中实例化一个java.lang.Class
对象,作为方法区中这个类的信息入口。 -
连接
- 验证:验证类是否合法。
- 准备:为静态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JVM默认值,非静态变量不会分配内存。
- 解析:将常量池里的符号引用转换为直接引用。
-
初始化
:初始化类的静态赋值语句和静态代码块,主动引用会被触发类的初始化,被动引用不会触发类的初始化
。 -
使用
:执行类的初始化,主动引用会被触发类的初始化,被动引用不会触发类的初始化。 -
卸载
:卸载过程就是清除堆里类的信息,以下情况会被卸载:- 类的所有实例都已经被回收。
- 类的ClassLoader被回收。
- 类的CLass对象没有被任何地方引用,无法在任何地方通过反射访问该类。
描述一下类的加载机制?
类的加载就是虚拟机通过一个类的
全限定名
来获取描述此类的二进制字节流
,而完成这个加载动作。
类和类加载器息息相关,判定两个类是否相等,只有在这两个类被同一个类加载器加载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否则即便是两个类来自同一个Class文件,被不同类加载器加载,它们也是不相等的。
注:这里的相等性包含Class对象的equals()方法、isAssignableFrom()方法、isInstance()方法的返回结果以及Instance关键字对对象所属关系的判定结果等。
类加载器可以分为三类:
- 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负责加载
<JAVA_HOME>\lib
目录下或者被-Xbootclasspath
参数所指定的路径的,并且是被虚拟机所识别的库到内存中。 - 扩展类加载器(Extension ClassLoader):负责加载
<JAVA_HOME>\lib\ext
目录下或者被java.ext.dirs
系统变量所指定的路径的所有类库到内存中。 - 应用类加载器(Application ClassLoader):负责加载
用户类路径上的指定类库
,如果应用程序中没有实现自己的类加载器,一般就是这个类加载器去加载应用程序中的类库。
这么多类加载器,那么当类在加载的时候会使用哪个加载器呢?
这个时候就要提到类加载器的双亲委派模型
,流程图如下所示:
双亲委派模型的整个工作流程非常的简单:
如果一个类加载器收到了加载类的请求,
它不会自己立即去加载类,它会先去请求父类加载器
,每个层次的类加载器都是如此。层层传递,直到传递到最高层的类加载器,只有当父类加载器反馈自己无法加载这个类,才会由当前子类加载器去加载该类。
关于双亲委派机制,在ClassLoader源码里也可以看出,如下所示:
public abstract class ClassLoader {
protected Class<?> loadClass(String name, boolean resolv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首先,检查该类是否已经被加载
Class c = findLoadedClass(name);
if (c == null) {
long t0 = System.nanoTime();
try {
//先调用父类加载器去加载
if (parent != null) {
c = parent.loadClass(name, false);
} else {
c = findBootstrapClassOrNull(name);
}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ClassNotFoundException thrown if class not found from the non-null parent class loader
}
if (c == null) {
//如果父类加载器没有加载到该类,则自己去执行加载
long t1 = System.nanoTime();
c = findClass(name);
// this is the defining class loader; record the stats
}
}
return c;
}
}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是为了要让越基础的类由越高层的类加载器加载
,例如Object
类,无论哪个类加载器去尝试加载这个类,最终都会传递给最高层的类加载器去加载。前面我们也说过,类的相等性是由类与其类加载器共同判定的,这样Object类无论在何种类加载器环境下都是同一个类
。
相反如果没有双亲委派模型,那么每个类加载器都会去加载Object,那么系统中就会出现多个不同的Object类了,如此一来系统的最基础的行为也就无法保证了。
描述一下GC的原理和回收策略?
提到垃圾回收,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去做垃圾回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一般说来,我们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 哪些内存回收?
- 什么时候回收?
- 如何回收?
这些问题分别对应着引用管理
和回收策略
等方案。
提到引用,我们都知道Java中有四种引用类型:
- 强引用:代码中普遍存在的,只要强引用还存在,垃圾收集器就不会回收掉被引用的对象。
- 软引用:SoftReference,用来描述还有用但是非必须的对象,
当内存不足的时候会回收这类对象
。 - 弱引用:WeakReference,用来描述非必须对象,弱引用的对象只能生存到下一次GC发生时,
当GC发生时,无论内存是否足够,都会回收该对象
。 - 虚引用:PhantomReference,一个对象是否有虚引用的存在,完全不会对其生存时间产生影响,
也无法通过虚引用取得一个对象的引用
,它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这个对象被回收时可以收到一个系统通知
。
不同的引用类型,在做GC时会区别对待,我们平时生成的Java对象,默认都是强引用,也就是说只要强引用还在,GC就不会回收,那么如何判断强引用是否存在呢?
一个简单的思路就是:引用计数法
,有对这个对象的引用就+1,不再引用就-1。但是这种方式看起来简单美好,但它却不能解决循环引用计数
的问题。
因此可达性分析算法
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