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简单,一文教会你SpringBoot Logback 日志配置

前言

之前使用 SpringBoot 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日志框架切换为 Log4j2,可能是觉得比较靠谱,也可能年龄大了比较排斥新东西。今天搞新项目的时候,想着每次搞这个迁移有点儿麻烦,就想着看看 Logback 这个 SpringBoot 一直默认集成(推荐)使用的框架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参考Spring 官方文档 日志章节 实践下来感觉不错,翻译和补充一下关键知识点。

注:本文仅涉及 SpringBoot 和 Logback 集成使用的相关内容,关于 Logback 的详细内容请自行参考 官网 。

真的简单,一文教会你SpringBoot Logback 日志配置

 

日志格式

以 SpringBoot 应用启动的一行日志为例:

2021-12-08 10:21:45.585  INFO 28453 --- [           main] o.s.b.w.embedded.tomcat.TomcatWebServer  : Tomcat initialized with port(s): 8080 (http)

日志由以下 8 个部分组成:

  1. 日期时间,精确到毫秒

    2021-12-08 10:21:45.585
  2. 日志级别

    INFO

    Logback 的日志级别:ERROR、WARN、INFO、DEBUG 和 TRACE。注意,Logback 不支持 FATAL,会映射给 ERROR。

  3. 进程ID

    Java(SpringBoot)应用进程ID。

  4. 分隔线

    ---

    仅作为日志头(1、2、3)和日志体(5、6、7)之间的分隔线,无实际意义。

  5. 线程名称

    [           main]

    方括号([])内部的字符串即为线程名称。

  6. 记录器名称

    o.s.b.w.embedded.tomcat.TomcatWebServer

    日志记录器(logger)名称,一般使用类名代替。

  7. 冒号

    仅作为日志记录器(6)和日志消息(7)之间的分隔符,无实际意义。

  8. 日志消息

    Tomcat initialized with port(s): 8080 (http)

    日志消息内容。

日志输出

默认情况下,SpringBoot 仅会输出日志至控制台(Console),如果需要输出至日志文件,需要通过配置属性 logging.file.name 或 logging.file.path 开启日志文件输出功能。

两个配置属性二选一即可,本文以 logging.file.name 为例:

logging:
  file:
    name: /tmp/boot.log

日志输出至控制台的同时,也会输出至日志文件 /tmp/boot.log,该日志文件大小达到 10 MB 时,会发生日志轮替:

boot.log

boot.log.2021-12-08.0.gz
boot.log.2021-12-08.1.gz
boot.log.2021-12-08.2.gz
boot.log.2021-12-08.3.gz

日志会以 天(日期,如:2021-12-08)为单位进行归档压缩(GZ 格式),考虑到该 天 内可能会有多个归档文件,归档压缩文件名称中会包含有序号(如:0、1、2、3)。

日志轮替

我们也可以通过配置属性自定义日志轮替过程:

logging:
  file:
    name: /tmp/boot.log
  logback:
    rollingpolicy:
      file-name-pattern: /tmp/boot-%d{yyyy-MM-dd}.%i.log
      clean-history-on-start: false
      max-file-size: 1GB
      total-size-cap: 10GB
      max-history: 7

日志轮替底层使用的是 Logback SizeAndTimeBasedRollingPolicy ,同时支持按照 日志时间 和 日志大小 进行归档。

  • logging.logback.rollingpolicy.file-name-pattern

    归档文件名称模式,即:按照什么样的规则生成归档文件名称,文件名称中可以包含时间和序号。

    时间,表示按日志时间归档,使用 %d{...} 用于指定具体的日期时间格式(Java SimpleDateFormat), yyyy-MM-dd 表示按天(日期)归档(按日志时间归档);

    序号,表示同一个归档时间下,因日志大小达到阈值,日志归档多次产生多个归档文件的序号;

    boot.log
    boot-2021-12-08.0.log
    boot-2021-12-08.1.log
    boot-2021-12-08.2.log
    boot-2021-12-08.3.log
    ......
  • logging.logback.rollingpolicy.max-file-size

    日志文件大小最大值,使用 KB/MB/GB/... 为单位进行指定;日志文件大小超过设置的最大值,会进行日志归档(按日志大小归档)。

  • logging.logback.rollingpolicy.total-size-cap

    日志文件(日志文件 + 归档文件)总大小,使用 KB/MB/GB/... 为单位进行指定;日志文件总大小超过设置的值,会删除老(旧)的归档文件,直到日志文件总大小小于设置的值。

  • logging.logback.rollingpolicy.max-history

    归档日志文件保留天数,归档时间超出保留天数范围的归档文件会被删除。

  • logging.logback.rollingpolicy.clean-history-on-start

    归档文件的删除是在日志输出过程中执行的,这个属性可以指定应用启动时是否执行一次归档文档(因日志时间或大小)的删除,true 为执行,false 为不执行。

日志级别

日志记录器(logger)是有层次结构的,我们可以为不同的层次的记录器指定不同的日志输出级别。

指定根(root)记录器日志输出级别:

logging:
  level:
    root: info

如前文所述,日志记录器的名称通常是类名,我们可以认为日志记录器的层次结构是按照类名结构设计的:

父包名 + 若干子包名 + 类名

以 com.aopeila.meetu.boot.api.Main 为例,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分别指定不同层次日志记录器的输出级别:

logging:
  level:
    com: debug
    com.aopeila: info
    com.aopeila.meetu: warn
    com.aopeila.meetu.boot.api.Main: error

日志记录器会按 最长前缀匹配 计算日志应使用的输出级别,如果没有匹配到,则使用根记录器的日志输出级别。

日志分组

我们可以把相关的一些日志记录器(logger)合并为一个 分组 (group),然后以分组为单位进行配置。

比如,可以把所有 Tomcat 相关的日志记录器合并为一个分组:

logging:
  group:
    tomcat: "org.apache.catalina,org.apache.coyote,org.apache.tomcat"

我们把以下日志记录器:

org.apache.catalina

org.apache.coyote

org.apache.tomcat

合并为一个分组 tomcat。

然后就可以使用分组 tomcat 进行日志属性的配置,如统一设置日志级别:

logging:
  level:
    tomcat: "trace"

将分组 tomcat 日志级别设置为 trace,也就是将前面提到的三个日志记录器的日志级别设置为 trace。

小结

SpringBoot 默认集成 Logback 提供的日志功能,应该可以满足我们日常大部分需求场景,配置也比较简单,推荐大家在实际项目中使用。

上一篇:Log4j2 消停了,Logback 开始塌房了?


下一篇:slf4j-api整合maven 工程日志配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