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的存储引擎
相当于Linux文件系统,只不过比文件系统强大
数据读写
数据安全和一致性
提高性能
热备份
自动故障恢复
高可用方面支持
存储引擎种类介绍
#查看支持的搜索引擎类型
mysql> show engines;
CSV
MRG_MYISAM
MyISAM
BLACKHOLE
PERFORMANCE_SCHEMA
MEMORY
ARCHIVE
InnoDB
FEDERATED
#第三方引擎类型
RocksDB
MyRocks
TokuDB
压缩比较高,数据的插入性能高.其他功能和InnoDB没差.
存储引擎查看
#查看支持的搜索引擎类型
mysql> show engines;
#查看mysql默认的存储引擎
mysql> select @@default_storage_engine;
#设置存储引擎
[root@mysql ~]# vim /etc/my.cnf
[mysqld]
default_storage_engine=InnoDB
#查看表存储引擎状态
mysql> show create table stu;
mysql> show table status like ‘stu‘\G
mysql> select table_schema,table_name ,engine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where table_schema not in (‘sys‘,‘mysql‘,‘information_schema‘,‘performance_schema‘);
存储引擎的修改
#修改存储引擎
mysql> alter table stu engine=InnoDB;
#整理碎片
mysql> alter table stu engine=InnoDB;
InnoDB存储引擎物理存储结构
ibdata1:系统数据字典信息(统计信息),UNDO表空间等数据
ib_logfile0 ~ ib_logfile1: REDO日志文件,事务日志文件。
ibtmp1: 临时表空间磁盘位置,存储临时表
frm:存储表的列信息
ibd:表的数据行和索引
表空间(Tablespace)
#表空间数据问题
ibdata1 : 整个库的统计信息+Undo
ibd : 数据行和索引
共享表空间(ibdata1~N)
5.5版本: 用户表数据和索引,系统数据字典信息,undo信息(回滚信息),临时表信息等.
5.6版本: 将用户数据和索引分离.剩下:系统数据字典信息,undo信息(回滚信息),临时表信息等.
5.7版本: 将临时表独立,剩下:系统数据字典信息,undo信息(回滚信息).人为可以undo信息独立
8.0版本: undo也独立了,数据字典只存一份.共享表空间会慢慢解耦了
共享表空间设置
共享表空间设置(在搭建MySQL时,初始化数据之前设置到参数文件中)
[(none)]>select @@innodb_data_file_path;
[(none)]>show variables like ‘%extend%‘;
innodb_data_file_path=ibdata1:512M:ibdata2:512M:autoextend
innodb_autoextend_increment=64
独立表空间
从5.6,默认表空间不再使用共享表空间,替换为独立表空间。
主要存储的是用户数据
存储特点为:一个表一个ibd文件,存储数据行和索引信息
基本表结构元数据存储:
xxx.frm
最终结论:
元数据 数据行+索引
mysql表数据 =(ibdataX+frm)+ibd(段、区、页)
DDL DML+DQL
MySQL的存储引擎日志:
Redo Log: ib_logfile0 ib_logfile1,重做日志
Undo Log: ibdata1 ibdata2(存储在共享表空间中),回滚日志
临时表:ibtmp1,在做join union操作产生临时数据,用完就自动
独立表空间设置问题
db01 [(none)]>select @@innodb_file_per_table;
+-------------------------+
| @@innodb_file_per_table |
+-------------------------+
| 1 |
+-------------------------+
alter table city dicard tablespace;
alter table city import tablespace;
InnoDB核心特性
事物的ACID特性
Atomic(原子性)
不可再分的特性.一个事务就是一个执行单元,不可再分.必须同时成功或失败.
Consistent(一致性)
在一个事务工作单元中,不管是开始时,进行中,结束后,必须数据保证最终一致.
Isolated(隔离性)
多个事务之间工作互不影响.
Durable(持久性)
所有事务结束,必须保证"数据"落盘.
事务的生命周期(事务控制语句)
#如何开启事务
mysql> begin;
#标准的事务语句
DML : insert update delete
mysql> use world;
mysql> update city set countrycode=‘CHN‘ where id=1;
mysql> update city set countrycode=‘CHN‘ where id=2;
mysql> update city set countrycode=‘CHN‘ where id=3;
#事务的结束
提交 : commit;
mysql> commit;
回滚 : rollback;
mysql> rollback;
#自动提交机制(autocommit)
在线修改参数:
(1) 会话级别:
mysql> set autocommit=0;
及时生效,只影响当前登录会话
(2)全局级别:
mysql> set global autocommit=0;
断开窗口重连后生效,影响到所有新开的会话
(3)永久修改(重启生效)
vim /etc/my.cnf
autocommit=0
#隐式提交的情况
导致提交的非事务语句:
DDL语句: (ALTER、CREATE 和 DROP)
DCL语句: (GRANT、REVOKE 和 SET PASSWORD)
锁定语句:(LOCK TABLES 和 UNLOCK TABLES)
导致隐式提交的语句示例:
TRUNCATE TABLE
LOAD DATA INFILE
SELECT FOR UPDATE
SET
隐式回滚:
死锁
会话关闭
概念名词
#redo log:重做日志
ib_logfile0~1 默认50M 轮询使用
#redo log buffer:redo内存区域
#data pages 数据页(16K)
#data buffer pool:缓冲区池,数据和索引的缓冲
#undo log 回滚日志
#LSN:日志序列号
磁盘数据页,redo文件,buffer pool,redo buffer
MySQL每次数据库启动,都会比较磁盘数据页和redolog的LSN,必须要求两者LSN一致数据库才能正常启动
#WAL(持久化):
write ahead log 日志优先写的方式实现持久化
日志是优先与数据写入磁盘的
#dirty page 脏页
内存脏页,内存种发生了修改,没写入到磁盘之前,我们把内存页称之为脏页
#CKPT
Checkpoint,检查点,就是将脏页刷写到磁盘的动作
#TXID
事务号,InnoDB会为每一个事务生成一个事务号,伴随着整个事务
事务日志--redo
作用:在ACID特性中保证,实现的是“D”持久化的作用
(1)记录了内存数据页的变化.
(2)提供快速的持久化功能(WAL)
(3)ACSR过程中实现前滚的操作(磁盘数据页和redo日志LSN一致)
#redo日志位置
redo的日志文件:iblogfile0 iblogfile1
#redo buffer
redo的buffer:数据页的变化信息+数据页当时的LSN号
#redo的刷写策略
commit;
刷新当前事务的redo buffer到磁盘
还会顺便将一部分redo buffer中没有提交的事务日志也刷新到磁盘
MySQL : 在启动时,必须保证redo日志文件和数据文件LSN必须一致, 如果不一致就会触发CSR,最终保证一致
#断电导致事务未提交情况
我们做了一个事务,begin;update;commit.
1.在begin ,会立即分配一个TXID=tx_01.
2.update时,会将需要修改的数据页(dp_01,LSN=101),加载到data buffer中
3.DBWR线程,会进行dp_01数据页修改更新,并更新LSN=102
4.LOGBWR日志写线程,会将dp_01数据页的变化+LSN+TXID存储到redobuffer
5. 执行commit时,LGWR日志写线程会将redobuffer信息写入redolog日志文件中,基于WAL原则,
在日志完全写入磁盘后,commit命令才执行成功,(会将此日志打上commit标记)
6.假如此时宕机,内存脏页没有来得及写入磁盘,内存数据全部丢失
7.MySQL再次重启时,必须要redolog和磁盘数据页的LSN是一致的.但是,此时dp_01,TXID=tx_01磁盘是LSN=101,dp_01,TXID=tx_01,redolog中LSN=102
MySQL此时无法正常启动,MySQL触发ACSR.在内存追平LSN号,触发ckpt,将内存数据页更新到磁盘,从而保证磁盘数据页和redolog LSN一值.这时MySQL正长启动
以上的工作过程,我们把它称之为基于REDO的"前滚操作"
回滚日志-undo
作用:在ACID特性中保证,主要保证A的特性,同时对CI也有一定功效
(1)记录了数据修改之前的状态
(2)rollback 将内存的数据修改恢复到修改之前
(3)在ACSR中实现未提交数据的回滚操作
(4)实现一致性快照,配合隔离级别保证MVCC,读和写的操作不会互相阻塞
MVCC ---> undo 快照
锁
实现了事务之间的隔离功能,InnoDB中实现的是行级锁
row-level lock:行级锁定
gap:间隙锁
next lock:下键锁
隔离级别
RU : 读未提交
RC : 读已提交
RR : 可重复读 (默认)
SR : 可串行化
(3) RU级别
读未提交的数据,也叫脏读.
transaction_isolation=READ-UNCOMMITTED
会出现的问题:脏读 , 不可重复读 , 幻读
(5) RC级别
读已提交.保证读到的数据起码是commit过的数据.
transaction_isolation=READ-COMMITTED
会出现的问题: 不可重复读 和 幻读现象.
(6) RR级别
可重复读 ,在同一个会话中,查询同一条数据,不会出现多种值.
transaction_isolation=REPEATABLE-READ
有可能会出现:幻读现象.
利用Undo的快照技术(MVCC),防止不可重复读现象
GAP锁(间隙)+next lock ,RR级别下防止幻读的现象
MVCC: 每次开启一个事务恢复,都会利用UNDO技术,生成一个一致性快照,直到事务结束.
通过MVCC,可以实现一致性快照读,在RR级别实现可重复读功能
在RC级别下,应用的是当前快照读技术,读取的都是当前时间点的最新快照.
InnoDB核心参数的介绍
#存储引擎默认设置
default_storage_engine=innodb
#表空间模式
innodb_file_per_table=1
# 共享表空间文件个数和大小
innodb_data_file_path=ibdata1:512M:ibdata2:512M:autoextend
#在日志提交的时候刷新日志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0 : 每秒刷os cache,同时flushed到磁盘
1 : 每次事务commit,刷os cache,同时flushed到磁盘
2 : 每次事务commit,刷os cache,1秒flushed到磁盘
Innodb_flush_method=(O_DIRECT, fsync)
作用: 控制的是 Redo buffer 和 buffer pool
O_Direct :
数据页刷新磁盘的时候,穿过OS Cache,直接刷磁盘,建议云盘或SSD,或者高速存储
redo buffer , 先刷 os cache,再刷磁盘
fsync :
数据页和redo buffer 在刷新时都OS buffer ,再到磁盘
#最高安全模式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Innodb_flush_method=O_DIRECT
#最高性能: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
Innodb_flush_method=fsync
#redo日志设置有关的
innodb_log_buffer_size=16777216
innodb_log_file_size=50331648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脏页刷写策略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