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ables概述
Linux系统的防火墙: IP信息包过滤系统,它实际上由两个组件netfilter和iptables组成。主要工作在网络层,针对IP数据包。体现在对包内的IP地址、端口等信息的处理上。netfilter/iptables关系:
netfilter:属于“内核态" (Kernel Space,又称为内核空间)的防火墙功能体系。
是内核的一部分,由一些数据包过滤表组成,这些表包含内核用来控制数据包过滤处理的规则集。
iptables:属于“用户态" (User space,又称为用户空间)的防火墙管理体系。
是一种用来管理Linux防火墙的命令程序,它使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包过滤表中的规则变得容易,通常位于/sbin/iptables目录下。
netfilter/iptables后期简称为iptables. iptables是基于内核的防火墙,其中内置了raw、mangle、nat和filter四个规则表。表中所有规则配置后,立即生效,不需要重启服务。
四表五链
规则表的作用:容纳各种规则链
规则链的作用:容纳各种防火墙
规则总结:表里有链,链里有规则
四表:
raw表:确定是否对该数据包进行状态跟踪。包含两个规则链, OUTPUT、PREROUTING
mangle表:修改数据包内容,用来做流量整形的,给数据包设置标记。包含五个规则链:INPUT、OUTPUT、FORWARD、PREROUTING、POSTROUTING.
nat表:负责网络地址转换,用来修改数据包中的源、目标IP地址或端口。包含三个规则链:OUTPUT、PREROUTING、POSTROUTING
filter表:负责过滤数据包,确定是否放行该数据包(过滤)。包含三个规则链:INPUT、FORWARD、OUTPUT。
#在iptables的四个规则表中, mangle表和raw表的应用相对较少。
五链:
INPUT:处理入站数据包,匹配目标IP为本机的数据包。
OUTPUT:处理出站数据包,一般不在此链上做配置。
FORWARD:处理转发数据包,匹配流经本机的数据包。
PREROUTING链:在进行路由选择前处理数据包,用来修改目的地址,用来做DNAT。相当于把内网服务器的IP和端口映射到路由器的外网IP和端口上。
POSTROUTING链:在进行路由选择后处理数据包,用来修改源地址,用来做SNAT。相当于内网通过路由器NAT转换功能实现内网主机通过一个公网IP地址上网。
数据包到达防火墙时,规则表之间的优先顺序: raw > mangle > nat > filter
规则链之间的匹配顺序:
主机型防火墙:
入站数据(来自外界的数据包,且目标地址是防火墙本机) : PREROUTING --> INPUT-->本机的应用程序 出站数据(从防火墙本机向外部地址发送的数据包) :本机--> OUTPUT--> POSTROUTING网络型防火墙:
转发数据(需要经过防火墙转发的数据包): PREROUTING -> FORWARD--> POSTROUTING规则链内的匹配顺序:
自上向下按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找到相匹配的规则即停止(LOG策略例外,表示记录相关日志) 若在该链内找不到相匹配的规则,则按该链的默认策略处理(未修改的状况下,默认策略为允许)
iptables的安装
Centos 7默认使用firewalld防火墙,没有安装iptables,若想使用iptables防火墙,必须先关闭firewalld防火墙,再安装iptables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yum -y install iptables iptables-services systemctl start iptables.serviceiptables防火墙的配置方法:
1、使用iptables命令行。 2、使用system-config-firewalliptables命令行配置方法:
命令格式:
iptables [-t 表名] 管理选项 [链名] [匹配条件] [-j 控制类型]注意事项:
- 不指定表名时,默认指filter表
- 不指定链名时,默认指表内的所有链
- 除非设置链的默认策略,否则必须指定匹配条件
- 控制类型使用大写字母,其余均为小写
常用的控制类型:
ACCEPT: 允许数据包通过。 DROP: 直接丢弃数据包,不给出任何回应信息。 REJECT: 拒绝数据包通过,公给数据发送端一个响应信息。 SNAT: 修改数据包的源地址。 DNAT: 修改数据包的目的地址。 MASQUERADE: 伪装成一个非固定公网IP地址。 LOG: 在/var/log/messages文件中记录日志信息,然后将数据包传递给下一条规则。LOG只是一种辅助动作,并没有真正处理数据包。常用的管理选项:
-A: 在指定链的末尾追加(--append)一条新的规则 -I: 在指定链的开头插入(--insert)一条新的规则,未指定序号时默认作为第一条规则 -R: 修改、替换(--replace)指定链中的某一条规则,可指定规则序号或具体内容 -P: 设置指定链的默认策略(--policy) -D: 删除(--delete)指定链中的某一条规则,可指定规则序号或具体内容 -F: 清空(--flush)指定链中的所有规则,若未指定链名,则清空表中的所有链 -L: 列出(--list)指定链中所有的规则,若未指定链名,则列出表中的所有链 -n: 使用数字形式(--numeric)显示输出结果,如显示IP地址而不是主机名 -v: 显示详细信息,包括每条规则的匹配包数量和匹配字节数 --line-numbers: 查看规则时,显示规则的序号
添加新的规则:
iptables -t filter -A INPUT -p icmp -i REJECT #拒绝icmp协议,让自己的主机无法被ping通 iptables -I INPUT 2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允许使用端口22(ssh)连接本机查看规则列表:
iptables [-t 表名] -n -L [链名] [--line-numbers] 或 iptables -[vn]L #注意:不可以合写为-Ln iptables -n -L --line-numbers设置默认策略:
iptables [-t 表名] -P <链名> <控制类型> iptables -P INPUT DROP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一般在生产环境中设置网络型防火墙、主机型防火墙时都要设置默认规则为DROP,并设置白名单删除规则:
iptables -D INPUT 2 iptables -t filter -D INPUT -p icmp -j REJECT注意:
1.若规则列表中有多条相同的规则时,按内容匹配只删除的序号最小的一条 2.按号码匹配删除时,确保规则号码小于等于己有规则数,否则报错 3.按内容匹配删数时,确保规则存在,否则报错清空规则:
iptables [-t 表名] -F [链名] iptables -F INPUT iptables -F注意:
1.-F仅仅是清空链中的规则,并不影响-P设置的默认规则,默认规则需要手动进行修改 2.-P设置了DROP后,使用-F一定要小心! #防止把允许远程连接的相关规则清除后导致无法远程连接主机,此情况如果没有保存规则可重启主机解决 3.如果不写表名和链名,默认清空filter表中所有链里的所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