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小结

概述

为了提高信道的利用率TCP协议不使用停止等待协议,而是使用连续ARQ协议,意思就是可以连续发出若干个分组然后等待确认,而不是发送一个分组就停止并等待该分组的确认。其中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是TCP在数据传输过程俩个重点机制,为TCP有效数据传输立下汗马功劳,这部分也是面试网络协议重点所在,下面从以下俩大方面总结一下

【1】流量控制

【2】拥塞控制

1、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指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是端到端正的问题。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

在TCP中的数据流主要分为俩大类:成块数据流和交互数据流,(其中交互数据流主要是数据字节长度比IP首部/TCP首部都短,属于小分组),主要针对这俩种数据流类型做了不同的处理

1.1、滑动窗口机制

主要针对成块数据流,

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地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

 设A向B发送数据。在连接建立时,B告诉了A:“我的接收窗口是 rwnd = 400 ”(这里的 rwnd 表示 receiver window) 。因此,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不能超过接收方给出的接收窗口的数值。请注意,TCP的窗口单位是字节,不是报文段。TCP连接建立时的窗口协商过程在图中没有 显示出来。再设每一个报文段为100字节长,而数据报文段序号的初始值设为1。大写ACK表示首部中的确认位ACK,小写ack表示确认字段的值ack。

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小结

从图中可以看出,B进行了三次流量控制。第一次把窗口减少到 rwnd = 300 ,第二次又减到了 rwnd = 100 ,最后减到 rwnd = 0 ,即不允许发送方再发送数据了。这种使发送方暂停发送的状态将持续到主机B重新发出一个新的窗口值为止。B向A发送的三个报文段都设置了 ACK = 1 ,只有在ACK=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意义。

注意: TCP为每一个连接设有一个持续计时器(persistence timer)。只要TCP连接的一方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就启动持续计时器。若持续计时器设置的时间到期,就发送一个零窗口控测报文段(携1字节的数 据),那么收到这个报文段的一方就重新设置持续计时器

1.2 交互数据流的Nagle算法

其实Nagle更多的应该是提高传输效率,

由于TCP的数据传输分为交互数据流和成块数据流,交互数据流一般是一些交互式应用程序的命令,所以这些数据很小,而考虑到TCP报头和IP报头的总和就有40字节,在局域网通常不会引起麻烦啊,但是在广域网上这些小分组往往会增加拥塞的可能性。

Nagle算法(针对小分组):若发送应用进程把要发送的数据逐个字节地送到TCP的发送缓存,则发送方就把第一个数据字节先发送出去,把后面到达的数据字节都缓存起 来。当发送方接收对第一个数据字符的确认后,再把发送缓存中的所有数据组装成一个报文段再发送出去,同时继续对随后到达的数据进行缓存。只有在收到对前一 个报文段的确认后才继续发送下一个报文段。当数据到达较快而网络速率较慢时,用这样的方法可明显地减少所用的网络带宽。

该算法的优越之处在于他的自适应性:确认到达越快,数据也发送的越快。

2、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就是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和流量控制不同,流量控制指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

通常有以下方式来避免拥塞

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小结

2.1、慢开始与拥塞避免

发送方维持一个叫做拥塞窗口cwnd(congestion window)的状态变量。拥塞窗口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拥塞程度,并且动态地在变化。发送方让自己的发送窗口等于拥塞窗口,另外考虑到接受方的接收能力,发送窗口可能小于拥塞窗口。慢开始算法的思路就是,不要一开始就发送大量的数据,先探测一下网络的拥塞程度,也就是说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拥塞窗口的大小。 这里用报文段的个数的拥塞窗口大小举例说明慢开始算法,实时拥塞窗口大小是以字节为单位的。如下图:



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小结

当然收到单个确认但此确认多个数据报的时候就加相应的数值。所以一次传输轮次之后拥塞窗口就加倍。这就是乘法增长,和后面的拥塞避免算法的加法增长比较。

 为了防止cwnd增长过大引起网络拥塞,还需设置一个慢开始门限ssthresh状态变量。ssthresh的用法如下:

(1)当cwnd<ssthresh时,使用慢开始算法。

(2)当cwnd>ssthresh时,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3)当cwnd=ssthresh时,慢开始与拥塞避免算法任意。

       拥塞避免算法让拥塞窗口缓慢增长,即每经过一个往返时间RTT就把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加1,而不是加倍。这样拥塞窗口按线性规律缓慢增长。

       无论是在慢开始阶段还是在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发送方判断网络出现拥塞(其根据就是没有收到确认,虽然没有收到确认可能是其他原因的分组丢失,但是因为无法判定,所以都当做拥塞来处理),就把慢开始门限设置为出现拥塞时的发送窗口大小的一半。然后把拥塞窗口设置为1,执行慢开始算法。如下图:

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小结

对上图的解释如下:

 (1)当TCP连接进行初始化时,把拥塞窗口cwnd置为1。前面已说过,为了便于理解,图中的窗口单位不使用字节而使用报文段的个数。慢开始门限的初始值设置为16个报文段,即 cwnd = 16 。

(2). 在执行慢开始算法时,拥塞窗口 cwnd 的初始值为1。以后发送方每收到一个对新报文段的确认ACK,就把拥塞窗口值另1,然后开始下一轮的传输(图中横坐标为传输轮次)。因此拥塞窗口cwnd 随着传输轮次按指数规律增长。当拥塞窗口cwnd增长到慢开始门限值ssthresh时(即当cwnd=16时),就改为执行拥塞控制算法,拥塞窗口按线 性规律增长。

(3). 假定拥塞窗口的数值增长到24时,网络出现超时(这很可能就是网络发生拥塞了)。更新后的ssthresh值变为12(即变为出现超时时的拥塞窗口数值 24的一半),拥塞窗口再重新设置为1,并执行慢开始算法。当cwnd=ssthresh=12时改为执行拥塞避免算法,拥塞窗口按线性规律增长,每经过 一个往返时间增加一个MSS的大小。

2.2、快重传和快恢复

快重传要求接收方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之后就立即发出重复确认,而不要等到自己发送的数据时捎带确认。快重传 算法规定,发送方只要一连收到三个重复确认就应当立即重传对方尚未收到的报文段,而不必继续等待设置的重传计时器时间到期(快体现在这里)。如下图:

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小结

而快速重传以后,因为走的不是慢启动而是拥塞避免算法,所以这又叫做快速恢复算法。

主要有有以下两个要点:

①当发送方连续收到三个重复确认时,就执行“乘法减小”算法,把ssthresh门限减半。但是接下去并不执行慢开始算法。

②考虑到如果网络出现拥塞的话就不会收到好几个重复的确认,所以发送方现在认为网络可能没有出现拥塞。所以此时不执行慢开始算法,而是将cwnd设置为ssthresh的大小,然后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如下图:

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小结

上一篇:如何制作python安装模块(setup.py)


下一篇:Python安装模块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