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状学习

树状数组,顾名思义,长得像树的数组(然而并不是)

树状学习 注:图中AA数组表示各个数,CC数组表示一个区间的和

图中的C_iCi​,即CC数组下面的方框内的数字表示的是该下标对应的二进制值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诸君请看

有上面这张图,我们知道,CC数组表示的是区间和, 而CC数组各个元素所包含的区间的长度却不尽相同,那么,规律是——

设C_iCi​中ii可以分解为i=2^k*bi=2k∗b,则ii决定了该数组元素所表示的区间和的区间长度(有点绕hhhh)

那么我们怎么获取其下标中所含2的个数呢?

现在 是时候让BOSS上场了!

int lowbit(int k)
{
    return k&(-k);
}

啊这。。。 这什么玩意儿?这按位与有什么用?

现在,让我们做个运算:假设k=14k=14 ,那么 kk作为一个整型变量,它占用了8个字节, 它的源码可以表示为:

| 0 | 0 | 0 | 0 | 1 | 1 | 1 | 0 |

\texttt{第一位是符号位,表示正负(0为正,1为负)}第一位是符号位,表示正负(0为正,1为负)

它的反码,补码都和它的源码相同;

它的相反数的源码为:

| 1 | 0 | 0 | 0 | 1 | 1 | 1 | 0 |

反码为:

| 1 | 1 | 1 | 1 | 0 | 0 | 0 | 1 |

补码为:

| 1 | 1 | 1 | 1 | 0 | 0 | 1 | 0 |

它和它的相反数的补码进行按位与后结果为: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即:2

是不是很神奇? 14刚好等于2^1*721∗7

这样,利用这个lowbitlowbit函数,我们便可以轻易地获取包含a_iai​的所有c_ici​

然后,进行修改和查询的代码便油然而生了:

void add(int pos,int a)//单个修改
{
    for(register int i=pos;i<=n;i+=lowbit(i))
    c[i]+=a;
}
int query(int pos)//求前pos个数的总和
{
    int summ=0;
    for(register int i=pos;i>0;i-=lowbit(i))
    summ+=c[i];
    return summ;
}

这样 我们就可以利用queryquery函数进行区间查询了,具体做法和前缀和极为相似

ans=query(z)-query(y-1)//求y到z的和

如果要区间修改呢?

这就需要差分的知识:

假设现在我们有一个差分数组ss,要将区间(i,j)(i,j)中的所有元素加上nn,可以转化为将元素s_isi​加上nn,元素s_{j+1}sj+1​减去nn

代码实现如下

add(i,a);
add(j+1,-a);//将i到j的区间加上a

这样,经过整合,我们可以得到完整代码( P3374 【模板】树状数组 1 )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c[500005],a,n,m,x,y,z;
int lowbit(int k)
{
    return k&(-k);
}
void add(int pos,int a)
{
    for(register int i=pos;i<=n;i+=lowbit(i))
    c[i]+=a;
}
int query(int pos)
{
    int summ=0;
    for(register int i=pos;i>0;i-=lowbit(i))
    summ+=c[i];
    return summ;
}
int main()
{
    cin>>n>>m;
    for(register int i=1;i<=n;i++)
    {
        cin>>a;
        add(i,a);
    }
    for(register int i=1;i<=m;i++)
    {
        cin>>x>>y>>z;
        if(x==1)
            add(y,z);
        if(x==2)
            cout<<query(z)-query(y-1)<<endl;
    }
}
上一篇:数据结构+数论 莫队+质因子分解 lgP5071题解


下一篇:trex-emu plugin代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