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这学期的毛概老师是个老古董,讲的内容也甚是枯燥和迂腐,个人角度是不太喜欢。然而这也仅仅是站在个人感性的角度,唏嘘一下也就够了。听不下去了,写点东西。
有时候会想,是不是随着自己长大,渐渐地对专业缺乏一种敬畏?任何知识的获取都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有时候会觉得,因为像思修、马哲、毛概之类的课堂学习并不能马上给你实质性的知识,尤其是在一些老师的讲授下,非常枯燥,对大家来说就是大水课罢了。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现实就是这样,教育的现状就这样吖,有什么用?垃圾毛概,毁我人生!
马克思是千年以来思想第一人,我想,如果世界上如果没有马哲毛概思修这样的课,或许我会很主动地去多拿一些时间看一些相关的书,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就像我在上面说的,大家都认为是大水课了,枯燥的老古董,有什么用处......久而久之,处在这种氛围中,是不是有点...疯狂?大学生对于水课的态度都是十分鲜明的,上课,台上的人讲自己的老古董,台下的人玩手机、睡觉、做作业或者去学其他的知识,这么做,不能轻易地判定是对还是错。我们从古至今接受着应试教育,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古训,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的学习也早就功利化了,然而当我们从中获取到了足够的利益,它也没有多少用处了,与我又有什么关系?于是,我们对于知识也缺少了敬畏,也不懂得自己为什么去敬畏它,究竟是谁先黑化的?“大家都觉得......”,至少跟着大家一起做一样的事情,自己的良心也会少些谴责,起码没什么风险,自己还是安安稳稳的,高高挂起混一个高分过去就结束了。明明知道,孟夫子的“虽万千人吾往矣”,明明知道,鲁迅先生是多么痛恨狗苟从众的大多数,但下一秒或许已经进入了召唤师峡谷(虽然我不玩王者荣耀)。
我也承认,我个人上水课的态度也是很挑老师的,像上学期的毛概老师我就非常喜欢,授课很有深度,相信老师心里对这些水课也是很无奈的。抛去主流的看法,我这么做对吗?或许,对于那些枯燥的内容,我们自己也曾经想过,听下去,听下去,没有回报我委屈自己听听吧,在一次又一次的伸手踮脚中感到了疲惫,即使有时候明白自己按照“规定”应该怎么做,但是还是会在不经意间犹豫、放弃,真的累了。
“向专业人员学习,对前辈保持敬畏”,这是一位程序员说的,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强,不管出于随大流还是个人性格问题,都对前辈缺乏敬畏,觉得自己自学就很ok了,这无可非议,当然存在这样的人,而且大学里也是提倡自学的,但是要真的成为那前20%的专家,应该对前辈保持敬畏,对知识保持敬畏。
从某篇文章中找到了这么一段话:
任何课你都可以觉得它水,也可以觉得它不水,但究竟水不水,谁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有一个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看你想要从这门课上得到的是分数还是成长。如果你想要分数,或许给你成长的就是水课,反之也成立。而至于你想要什么,这就不归我管了。
也正是因为经历过太多这样的东西,我变得成熟了不少,见识多了,认识多了,结识了各个阶层的人,近距离了解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直观意义上也多少了解了些,所以曾经的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哲学,在我看来,哲学使人明智,真正懂哲学的人能够把握生活的方向,人生不再迷茫,所以我主要的兴趣都投入无限的技术领域和哲学思想斗争上,每一次的思想斗争都是一个境界的升华。
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同世界。
也不由得想起上一周五算法课上老师的一句话,好像是,“沉迷于技能,而不去思考,很容易会让你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