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ive C# 原则1:尽可能的使用属性(property),而不是数据成员(field)。

Effective C# 原则1:尽可能的使用属性(property),而不是数据成员(field)。

我们的目标:尽可能编写出运行效率更高,更健壮,更容易维护的C#代码。

原则一:尽可能的使用属性(property),而不是数据成员(field)。

Always use properties instead of accessible data members.

出于以下几点原因,请在设计类时,尽可能的使用属性,而不是成员。

1、.Net对属性的支持远远大于对成员的支持,你可以对属性进行数据绑定,设计时说明等很多数据成员不被支持的内容。看看.net里的属性面板,你会明白的。

2数据安全性检测;

属性本质上是两个函数,只是因为C#的特殊语法,但我们可以像访问成员一样的访问它。因此我们可以在属性设计上添加更多更灵活的内容,对属性进行管理。其中对属性数据的检测是其中之一。

在对数据检测时,如果发现数据不满足条件,最好以抛出异常的形式来解决,千万不要设置默认值,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例如:

public string Name{

       get{

              if(this._Name==null){

                     return “NoName”;

}else{

       return this._Name;

}

}

set{

       if(value==null){

              this._Name = “NoName”;

}else if(value.Length<=10){

       this._Name = value;

}else{

       this._Name = value.SubString(0,10);

}

}

}

看上去很不错不是吗?请马上动手修改你的代码吧,上面的代码是很危险的!或者你还不明白,明明对数据进行了安全检测,为什么还是危险的呢?试想这样的情况,有两个实例o1o2, o1Namenull,我们做了这样的事:o2.Name = o1.Name;

结果是什么?o2.Name”NoName”,而在本质上,o1o2Name是根本不相等的。这会对后面的程序运行带来很大的麻烦。请以抛出异常的形式来解决数据不满足条件时的问题。

3、线程同步

对实例的属性可以进行线程同步,而与访问者无关。例如:

public string Name{

       set{

              lock(this){

                     //…

}

}

}

当然,你完全可以在类的外面进行线程同步,但那样的工作量远比上面的方法大得多。推荐你使用上面的方法进行线程同步,如果要对静态成员同步,请用lock(typeof(MyClass))方法。

4属性可以是抽象的,而数据成员不能是抽象的,这为我们设计出兼容性更强,扩展性更强的类提供了好的解决方案。

5属性可以以接口的形式表现。接口里不能定义数据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们的设计。请用属性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6基于属性的索引。索引器是C#语法的特殊内容,而索引器正是通过属性来完成的,如果你想为你的类添加一个索引器,除了用属性你还能用什么呢?

7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不要直接把公共成员转化成属性。

看了上面的说明,是不是觉得应该马上把所有的数据成员都修改成属性了呢?在你修改前一定要阅读下面的内容。

不要直接把公共成员转化成属性。它们在C#的源代码级上的语法虽然是相同的,但在IL上是不同的。即:o1.Name(属性)o1.Name(成员),虽然C#代码一样,但IL的代码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你准备修改所有的数据成员时,必须重新编译类的代码,同时也要重新编译访问该类实例的所有相关代码。所以,在你设计时不要为了方便,想先用数据成员使用,然后在后期再修改成属性,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最后,不要为因为使用属性而使IL代码多了几行而担心。虽然数据成员在访问上比属性要快一点,但在实际运行时,不仅对人觉得是一样的,对机器而言感觉也像是一样的快,因为我的CPU越来越快了,完成一个函数调用太快了,跟完成一个数据访问一样的快(当然,这个函数得足够小,就跟我们的属性一样),呵呵。

OK,关于使用属性的问题就先说这些。

================================   /\_/\                         (=^o^=)  Wu.Country@侠缘       (~)@(~)  一辈子,用心做一件事! --------------------------------   Happy Jimmy, keep dreaming!   ================================

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Work Hard Work Smart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linlf03/archive/2011/12/21/2295559.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上一篇:【Java】深入理解Java中的spi机制


下一篇:python – 在Django 1.4中放置模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