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认识
1.编程思维
根据这几天的java学习,编写程序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语法上的错误可以跟随着不断的联系与学习来弥补,清晰的思维却只有自己来前期模仿,后面慢慢摸索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
2.编程方向
程序编写方面考虑的是完成某个任务需要的东西(对象),也就是达成目标需要用什么来完成。程序主要编写思路也是围绕这些东西来写,而不是围绕完成这个目标的步骤。(这就是所谓的面向对象编程,和C语言最大的区别)
3.编程习惯
随着以后编写的程序的不断扩张,程序会越来越大,需要的对象也会越来越多,对象完成的方法也会不断加多,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培养自己程序模块化的思想。不要什么模块都杂堆在主函数里面,这样修改起来很麻烦,程序冗长,也不便于其他程序员阅读你的程序,毕竟以后一个大的工程都是大家几个程序员一起完成,所以我们有必要为了别的程序员考虑自己的程序编写格式。适当的注解,不但有利于别人阅读自己的程序,时间久了,自己来看自己编写的程序也不会有太久的迷茫时间。模块化就是把有相似内容的模块归类放在一起,相当于平时整理自己的家一样,厨房用具放在厨房,衣物放在衣柜里。在后面找错和修改程序时,也能更方便快捷的完成需要的要求。
4.关于java
1.简单性
c++的“纯净”版本,容易入手学习;最早的java开发来就是用于小型机器(家电),也就是程序小。
2.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时,重点放在达到目的所需的对象(物体),而不是使用的方法。
用木匠打比方,面向对象的木匠注重的是木桩,非面向对象的木匠注重的是工具。
3.分布式
java有一个丰富的例程库,使java程序能通过URL打开和访问网络上的对象。
4.健壮性
java开发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用于早期的(编写程序期间)问题检查、后期动态(程序运行)的检测,使得java编译器能检测出许多其他语言只能在运行时候才能检测出来的问题。
5.安全性
在安全方面,java可以构建一定程度的放病毒、防篡改的系统。
6.体系结构中立
java编译器生成一个体系结构中立的目标文件格式(一种编译过的代码),只要有java运行时系统,就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处理器上运行。
7.可移植性
Java中数据类型是有固定的大小,其他语言都是可以在一定限制条件下(例如 short int 小于 int 小于 long int)随意更改的。虽然没有做到全部都可以移植(与用户界面有关的部分除外),其他方面还是能很好地支持平*立性。
8.解释性
java解释器可以在任何移植了解释器的机器上执行Java字节码(编译器编译程序代码后产生的)。联系6.7.点
9.高性能
字节码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的翻译成对应运行这个应用的特定CPU的机器码(计算器直接认识的)。
10.多线程
一个程序能同时使用更多的处理器,并让他们一直工作。运行时,处理器需要等待服务器的响应,这时候需要并发程序设计来确保用户界面不“冻住”。
11.动态性
java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库中可以不断*添加新方法,以及实例变量,然而对客户端却不会产生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