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参数 | 默认值 | 选项说明 |
---|---|---|
/proc/sys/net/core/rmem_default |
"110592" | 定义默认的接收窗口大小;对于更大的 BDP 来说,这个大小也应该更大。 |
/proc/sys/net/core/rmem_max |
"110592" or 131071 | 定义接收窗口的最大大小;对于更大的 BDP 来说,这个大小也应该更大。 |
/proc/sys/net/core/wmem_default |
"110592" | 定义默认的发送窗口大小;对于更大的 BDP 来说,这个大小也应该更大。 |
/proc/sys/net/core/wmem_max |
"110592" or 131071 | 定义发送窗口的最大大小;对于更大的 BDP 来说,这个大小也应该更大。 |
/proc/sys/net/ipv4/tcp_window_scaling |
"1" | 启用 RFC 1323 定义的 window scaling;要支持超过 64KB 的窗口,必须启用该值。 |
/proc/sys/net/ipv4/tcp_sack |
"1" | 启用有选择的应答(Selective Acknowledgment),这可以通过有选择地应答乱序接收到的报文来提高性能(这样可以让发送者只发送丢失的报文段);(对于广域网通信来说)这个选项应该启用,但是这会增加对 CPU 的占用。 |
/proc/sys/net/ipv4/tcp_fack |
"1" | 启用转发应答(Forward Acknowledgment),这可以进行有选择应答(SACK)从而减少拥塞情况的发生;这个选项也应该启用。 |
/proc/sys/net/ipv4/tcp_timestamps |
"1" | 以一种比重发超时更精确的方法(请参阅 RFC 1323)来启用对 RTT 的计算;为了实现更好的性能应该启用这个选项。 |
/proc/sys/net/ipv4/tcp_mem |
"24576 32768 49152" | 确定 TCP 栈应该如何反映内存使用;每个值的单位都是内存页(通常是 4KB)。第一个值是内存使用的下限。第二个值是内存压力模式开始对缓冲区使用应用压力的上限。第三个值是内存上限。在这个层次上可以将报文丢弃,从而减少对内存的使用。对于较大的 BDP 可以增大这些值(但是要记住,其单位是内存页,而不是字节)。 |
/proc/sys/net/ipv4/tcp_wmem |
"4096 16384 131072" | 为自动调优定义每个 socket 使用的内存。第一个值是为 socket 的发送缓冲区分配的最少字节数。第二个值是默认值(该值会被 wmem_default 覆盖),缓冲区在系统负载不重的情况下可以增长到这个值。第三个值是发送缓冲区空间的最大字节数(该值会被 wmem_max 覆盖)。 |
/proc/sys/net/ipv4/tcp_rmem |
"4096 87380 174760" | 与 tcp_wmem 类似,不过它表示的是为自动调优所使用的接收缓冲区的值。 |
/proc/sys/net/ipv4/tcp_low_latency |
"0" | 允许 TCP/IP 栈适应在高吞吐量情况下低延时的情况;这个选项应该禁用。 |
/proc/sys/net/ipv4/tcp_westwood |
"0" | 启用发送者端的拥塞控制算法,它可以维护对吞吐量的评估,并试图对带宽的整体利用情况进行优化;对于 WAN 通信来说应该启用这个选项。 |
/proc/sys/net/ipv4/tcp_bic |
"1" | 为快速长距离网络启用 Binary Increase Congestion;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以 GB 速度进行操作的链接;对于 WAN 通信应该启用这个选项。 |
与任何调优努力一样,最好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不断进行实验。您的应用程序的行为、处理器的速度以及可用内存的多少都会影响到这些参数影响性能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中,您认为有益的操作可能恰恰是有害的(反之亦然)。因此,我们需要逐一试验各个选项,然后检查每个选项的结果。换而言之,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经验,但是对每次修改都要进行验证。
protected Socket tcpConnectForDataTransferChannel(String host, 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
int size = (*);
socket.setSoTimeout(readTimeout * );
socket.setSoLinger(true, closeTimeout);
socket.setReceiveBufferSize(size);
socket.setSendBufferSize(size);
socket.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host, port), connectionTimeout * );
Log.d(TAG,String.valueOf(socket.getReceiveBufferSize()));
return socket;
}
It looks like you can tweak some tcp related settings in build.prop:
#buffer tweaks
net.tcp.buffersize.default=4096,87380,256960,4096, 16384,256960
net.tcp.buffersize.wifi=4096,87380,256960,4096,163 84,256960
net.tcp.buffersize.umts=4096,87380,256960,4096,163 84,256960
net.tcp.buffersize.gprs=4096,87380,256960,4096,163 84,256960
net.tcp.buffersize.hsdpa=4096,87380,256960,4096,16 384,256960
net.tcp.buffersize.edge=4096,87380,256960,4096,163 84,256960
对android源码来说 /proc/sys/net/core/wmem_max 及 /proc/sys/net/core/rmem_max 在代码 net/core/sock.c 里面设置的,但不知道最终在哪里设置。
对 /proc/sys/net/ipv4/tcp_rmem 的修改 在 ./device/fsl/imx6/etc/init.rc 或 system/core/rootdir/init.rc 的 net.tcp.buffersize.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