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NAT原理与应用
1、SNAT应用环境
局域网主机共享单个公网IP地址接入Internet (私有IP不能在Internet中正常路由)
2、SNAT原理
修改数据包的源地址
3、SNAT转换前提条件
① 局域网各主机已正确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地址
② Linux网关开启IP路由转发
临时打开:
echo 1 > /proc/sys/net/ ipv4/ip_forward
或
sysctl -W net.ipv4. ip_forward=1
永久打开:
vim /etc/sysctl.conf
net.ipv4.ip_forward = 1
#将此行写入配置文件
sysctl -P
#读取修改后的配置
4、SNAT转换1:固定的公网IP地址:
SNAT转换1:固定的公网IP地址: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80.0/24 -o ens33 -j SNAT --to 12.0.0.1
或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80.0/24 -o ens33 -j SNAT --to-source 12.0.0.1-12.0.0.10
内网IP 出站 外网网卡 外网IP或地址池
-s 内网IP
-o 出站外网网卡
source 外网IP或地址池
5、SNAT转换2:非固定的公网IP地址(共享动态IP地址) :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80.0/24 -o ens33 -j MASQUERADE
小知识扩展: 一个I P地址做SNAT转换,一般可以让内网100到200 台主机实现上网
二、DNAT原理与应用
DNAT转换前提条件:
1.局域网的服务器能够访问Internet
2.网关的外网地址有正确的DNS解析记录
3.Linux网关开启IDNAT转换1:发布内网的Web服务
vim /etc/sysctl.conf
net.ipv4.ip_forward = 1
sysctl -P
DNAT转换1:发布内网的Web服务
#把从ens33进来的要访问web服务的数据包目的地址转换为 192.168.80.11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i ens33 -d 12.0.0.1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 192.168.80.11
或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i ens33 -d 12.0.0.1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destination 192.168.80.11
入站 外网网卡 外网IP 内网服务器IP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i ens33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 192.168.80.11-192.168.80.20
DNAT转换2:发布时修改目标端口
#发布局域网内部的OpenSSH服务器,外网主机需使用250端口进行连接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i ens33 -d 12.0.0.1 -p tcp --dport 250 -j DNAT --to 192.168.80.11:22
#在外网环境中使用SSH测试
ssh -p 250 root@12.0.0.1
yum -y install net-tools
#若没有ifconfig 命令可提前使用yum 进行安装
ifconfig ens33
注意:使用DNAT时,同时还有配合SNAT使用,才能实现响应数据包的正确返回
小知识扩展:
-
主机型防火墙主要使用INPUT、OUTPUT链,设置规则时一-般要详细的指定到端口
-
网络型防火墙主要使用FORWARD链,设置规则时很少去指定到端口,一般指定到IP地址或者到网段即可
三、防火墙规则的备份和还原
导出(备份)所有表的规则
iptables-save > /opt/ipt.txt
导入(还原)规则
iptables-restore < /opt/ipt.txt
将iptables规则文件保存在/etc/sysconfig/iptables中,iptables服务启动时会自动还原规则
iptables-save > /etc/sysconfig/iptables
systemctl stop iptables #停止iptables服务会清空掉所有表的规则
systemctl start iptables #启动iptables服务会自动还原/etc/sysconfig/iptables中的规则
四、Linux抓包
1、tcpdump简介
tcpdump命令是一款sniffer工具,是linux上的抓包工具,嗅探器;它可以打印出所有经过网络接口的数据包的头信息。
tcpdump命令工作时先要把网卡的工作模式切换到混杂模式。所以tcpdump命令需要以root身份运行。tcpdump命令是linux下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协议分析工具。使用tcpdump命令时,必须精通TCP/IP协议工作原理。
2、格式
tcpdump [参数]
3、常用参数
常用参数 | 说明 |
-a | 尝试将网络和广播地址转换成名称 |
-c<数据包数目> | 收到指定的数据包数目后,就停止进行倾倒操作 |
-d | 把编译过的数据包编码转换成可阅读的格式,并倾倒到标准输出 |
-dd | 把编译过的数据包编码转换成C语言的格式,并倾倒到标准输出 |
-ddd | 把编译过的数据包编码转换成十进制数字的格式,并倾倒到标准输出 |
-e | 在每列倾倒资料上显示连接层级的文件头 |
-f | 用数字显示网际网络地址 |
-F<表达文件> | 指定内含表达方式的文件 |
-i<网络界面> | 使用指定的网络截面送出数据包 |
-l | 使用标准输出列的缓冲区 |
-n | 不把主机的网络地址转换成名字 |
-N | 不列出域名 |
-O | 不将数据包编码最佳化 |
-p | 不让网络界面进入混杂模式 |
-q | 快速输出,仅列出少数的传输协议信息 |
-r<数据包文件> | 从指定的文件读取数据包数据 |
-s<数据包大小> | 设置每个数据包的大小 |
-S | 用绝对而非相对数值列出TCP关联数 |
-t | 在每列倾倒资料上不显示时间戳记 |
-tt | 在每列倾倒资料上显示未经格式化的时间戳记 |
-T<数据包类型> | 强制将表达方式所指定的数据包转译成设置的数据包类型 |
-v | 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
-vv | 更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
-x | 用十六进制字码列出数据包资料 |
-w<数据包文件> | 把数据包数据写入指定的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