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编译DM8168的ARM端程序时经常出现未定义、重定义等报错,由于源码文件多,包含关系比较多,所以自己添加时容易乱。深深的体会到,好的代码风格是如此重要,之前也在看代码重构,以后应该更加注意代码的质量。经思考总结规律如下:
1、公用的数据结构等写为一个头文件,其他源文件包含此头文件。同时为了让不同源文件里的函数都可以使用,公用的函数可以放在此头文件中声明。
2、其他源文件里声明的变量,如果想在另一个文件里用,需要extern声明,这样可以避免各种全局变量的交互混杂。
理解的比较浅,希望高人指点。
下面附上gcc的编译过程:
以GCC编译hellworld为例,简单总结如下。
hello.c源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通常我们使用gcc来生成可执行程序,命令为:gcc hello.c,默认生成可执行文件a.out
其实编译(包括链接)的命令:gcc hello.c 可分解为如下4个大的步骤:
· 预处理(Preprocessing)
· 编译(Compilation)
· 汇编(Assembly)
· 链接(Linking)
1. 预处理(Preprocessing)
预处理的过程主要处理包括以下过程:
将所有的#define删除,并且展开所有的宏定义
处理所有的条件预编译指令,比如#if #ifdef #elif #else #endif等
处理#include 预编译指令,将被包含的文件插入到该预编译指令的位置。
删除所有注释 “//”和”/* */”.
添加行号和文件标识,以便编译时产生调试用的行号及编译错误警告行号。
保留所有的#pragma编译器指令,因为编译器需要使用它们
通常使用以下命令来进行预处理:
gcc -E hello.c -o hello.i
参数-E表示只进行预处理 或者也可以使用以下指令完成预处理过程
cpp hello.c > hello.i /* cpp - The C Preprocessor */
直接cat hello.i 你就可以看到预处理后的代码
2. 编译(Compilation)
编译过程就是把预处理完的文件进行一系列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及优化后生成相应的汇编代码。
$gcc –S hello.i –o hello.s
或者
$ /usr/lib/gcc/i486-linux-gnu/4.4/cc1 hello.c
注:现在版本的GCC把预处理和编译两个步骤合成一个步骤,用cc1工具来完成。gcc其实是后台程序的一些包装,根据不同参数去调用其他的实际处理程序,比如:预编译编译程序cc1、汇编器as、连接器ld
可以看到编译后的汇编代码(hello.s)如下:
.file "hello.c"
.section .rodata
.LC0:
.string "Hello, world."
.text
.globl main
.type main, @function
main:
pushl %ebp
movl %esp, %ebp
andl $-16, %esp
subl $16, %esp
movl $.LC0, (%esp)
call puts
movl $0, %eax
leave
ret
.size main, .-main
.ident "GCC: (Ubuntu 4.4.3-4ubuntu5) 4.4.3"
.section .note.GNU-stack,"",@progbits
3. 汇编(Assembly)
汇编器是将汇编代码转变成机器可以执行的命令,每一个汇编语句几乎都对应一条机器指令。汇编相对于编译过程比较简单,根据汇编指令和机器指令的对照表一一翻译即可。
$ gcc –c hello.c –o hello.o
或者
$ as hello.s –o hello.co
由于hello.o的内容为机器码,不能以普通文本形式的查看(vi 打开看到的是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