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发展脉络

1 发展脉络

1.1 1991 HTTP/0.9

  1. 建立TCP连接、客户端发送请求(只有GET命令)、服务端返回请求(只能返回html格式字符串)后就关闭TCP连接

1.2 1996.5 HTTP/1.0

  1. 请求命令:增加 POST、HEAD命令;任何格式的内容都可以发送(文字、图像、视频、二进制文件等);HTTP请求和回应的格式中加入了头信息(HTTP header)用于描述一些元数据(如Content-Type等)。
  2. 主要缺点:每个TCP连接只能发送一个请求,发送数据完毕,连接就关闭,如果还要请求其他资源,就必须再新建一个连接。有些浏览器借助 Connection: keep-alive 请求头要求服务端不关闭TCP,服务端同样回复此字段,从而达到TCP复用,直到客户端或服务器主动关闭连接。但此字段在此版本中不是标准字段。

1.3 1997.1 HTTP/1.1

  1. 请求命令:增加 PUT、PATCH、HEAD、 OPTIONS、DELETE
  2. 最大变化:引入了持久连接(persistent connection),即TCP连接默认不关闭,可以被多个请求复用,不用声明Connection: keep-alive。 客户端和服务器发现对方一段时间没有活动就可以主动关闭连接。不过,规范的做法是,客户端在最后一个请求时,发送 Connection: close ,明确要求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目前,对于同一个域名,大多数浏览器允许同时建立6个持久连接。
  3. 管道机制:在同一个TCP连接里面,客户端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
  4. Content-Length 字段:因一个TCP连接现可传送多个回应,因此借助此字段区分数据包是属于哪一个回应的。
  5. Transfer-Encoding字段:使用Content-Length字段的前提是服务器发送回应前必须知道回应的数据长度。对于一些很耗时的动态操作来说,这意味着服务器要等到所有操作完成才能发送数据,显然这样的效率不高。此时可不使用Content-Length字段,而借助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产生一块数据,就发送一块。
  6. Host字段:客户端请求的头信息新增了Host字段,用来指定服务器的域名。有了Host字段,就可以将请求发往同一台服务器上的不同网站,为虚拟主机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7. 主要缺点:虽然1.1版允许复用TCP连接,但是同一个TCP连接里面,所有的数据通信是按次序进行的。服务器只有处理完一个回应,才会进行下一个回应。要是前面的回应特别慢,后面就会有许多请求排队等着。这称为"队头堵塞"(Head-of-line blocking)。

1.4 2009 SPDY

  1. 由Google研制,主要解决 HTTP/1.1 效率不高的问题。 此协议在Chrome浏览器上证明可行以后,就被当作 HTTP/2 的基础,主要特性都在 HTTP/2 之中得到继承。

1.5 2015 HTTP/2

  1. 二进制协议:是一个彻底的二进制协议,头信息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并且统称为"帧"(frame):头信息帧和数据帧。(HTTP/1.1 版的头信息肯定是文本(ASCII编码),数据体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二进制)
  2. 多工(Multiplexing):HTTP/2 复用TCP连接,在一个连接里,客户端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或回应,而且不用按照顺序一一对应,这样就避免了"队头堵塞"。
  3. 头信息压缩机制(header compression):HTTP 协议不带状态,每次请求都必须附上所有信息使得请求的很多字段都是重复的,浪费带宽影响速度。HTTP/2引入压缩机制,一方面,头信息使用gzip或compress压缩后再发送;另一方面,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时维护一张头信息表,所有字段都会存入这个表,生成一个索引号,以后就不发送同样字段而只发送索引号,这样就提高速度了。
  4. 服务器推送(server push):HTTP/2 允许服务器未经请求,主动向客户端发送资源。

2 参考资料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6/08/http.html

上一篇:函数parseQuery用于解析url查询参数


下一篇:java常用内存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