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学-集合

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德国数学家 格奥尔格·康托尔 在 1874 年首先提出,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集合是由我们直观感觉或意识到的、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汇集而成的整体,而这些对象成为集合的元素。一般用大写字母 A, B, C……表示集合,小写字母 a, b, 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当然元素也可以是任何其他事物。而数学研究的是数集。

常见的数集:

  • \(N\):自然数集(自然数英文 Natural Number 的首字母)
  • \(N*\):正整数集
  • \(Z\):整数集(德国女数学家 Zahlen 的首字母)
  • \(Q\):有理数集(商 Quotient 的首字母)
  • \(R\):实数集:(Real Number 的首字母)
  • \(C\):复数集(Complex Number 的首字母)

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成为单点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无限集;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 \(\emptyset\)。

初等数学研究的主要是有限集和单点集,而高等数学研究的是无限集。

集合的表示方法

  • 列举法:将元素用逗号分隔,一一列举在大括号内,如:\(\{1,2,3\}\)、\(\{0,1,2,3,···,99\}\)。
  • 描述法:用形如 \(\{x|x 具有特质P\}\)来表示:如:\(\{x|x<5, x \in R\}\)。

常见的例子:

  • 集合 A=\(\{x|2n, n \in Z\}\),表示偶数组成的集合;
  • 集合 B=\(\{(x,y)|x>0, y>0\}\),表示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

集合中元素的基本特性

  • 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要确定的,例如:一班高个子的男生,这就是不确定的;应该明确说一班180cm以上的男生,这就是确定的
  •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例如:集合\(\{1,2,3\}\) 和 集合 \(\{2,1,3\}\) 是同一个集合。
  •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的,例如:集合\(\{1,2,3\}\) 和 集合 \(\{1,2,2,3\}\) 是同一个集合。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若元素 a 是集合 A 中的元素,则 a 属于 A,记作 \(a\in A\);反之,\(a \notin A\)。

集合之间的关系

子集

如果集合 A 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则 A 是 B 的子集,记作 \(A \subseteq B\) 或 \(B \supseteq A\),读作 A 包含于 B 或 B 包含 A;

子集的性质:

  • 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A \subseteq A\);
  •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emptyset \subseteq A\);
  • 若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集合 B 是集合 C 的子集,则 A 是 C 的子集(若 \(A \subseteq B, B \subseteq C, 则 A \subseteq C\));

真子集

如果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且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 A,则A 是 B 的真子集,记作 \(A \subsetneqq B\) 或 \(B \supsetneqq A\),读作 A 真包含于 B 或 B 真包含 A。

真子集的性质:

  •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 若集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集合 B 是集合 C 的真子集,则 A 是 C 的真子集(若 \(A \subsetneqq B, B \subsetneqq C, 则 A \subsetneqq C\));

集合相等

若\(A \subseteq B\),且 \(B \subseteq A\),则 \(A=B\);例如:\(A = \{x|x^2=1\}, B = \{-1, 1\}, 结果 A = B\)。

集合相等有一个著名的罗素悖论公理化集合论的成功建立,才排除了这个悖论,当然这是高等数学研究的范畴。

集合的运算

交集

既属于集合 A,又属于集合 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 A 与 B 的交集,记作 \(A \cap B\),即: \(A \cap B=\{x|x \in A 且 x \in B\}\)。

交集的推论:

  • \(A \cap B = B \cap A\);
  • \(A \cap A = A\);
  • \(A \cap \emptyset = \emptyset\);
  • 若 \(B \subset A\),则 \(B \cap A = B\);

用交集表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设 \(A=\{x|(x,y)|x+y=0\}\),\(B=\{(x,y)|x-y=4\}\),\(A \cap B = \{(x,y)|x=2,y=-2\}\)。

一切数学成果可建立在集合论基础上。

并集
集合 A 与集合 B 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 A 与 B 的并集,记作 \(A \cup B\),即:\(A \cup B=\{x|x \in A 或 x \in B\}\)。

并集的推论:

  • \(A \cup B = B \cup A\);
  • \(A \cup A = A\);
  • \(A \cup \emptyset = A\);
  • \(A \cup B \supseteq A, A \cup B \supseteq B\);
  • 若 \(B \subseteq A\),则 \(A \cup B = A\);

差集
由属于集合 A,且不属于集合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 A 减 B(A 与 B 之差),记作 \(A \setminus B = \{x|x \in A 且 x \notin B\}\)。

全集
全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研究某些集合时,这些集合常常是一个给定集合的子集,这个给定的集合就叫全集。

补集
如果集合 A 是全集 U 的子集,那么由属于 U 且不属于 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 A 在 U 中的补集,记作 \(\complement_UA\),也常常简化称 A 的补集(余集),记作 \(A^\complement\)。

补集推论:

  • \(A \cap A^\complement = \emptyset\);
  • \(A \cup \complement_UA = U\);
  • \(\complement_U(\complement_UA)=A\)(A 的补集的补集);

补集与差集:
补集可以由差集转换而来:若 \(A \subseteq U\),则 \(A^\complement = U \setminus A = \{x \in U | x \notin A\}\);

集合运算的规律

交换律

\[A \cap B = B \cap A \\ A \cup B = B \cup A \\ \]

结合律

\[(A \cap B) \cap C = A \cap (B \cap C) \\ (A \cup B) \cup C = A \cup (B \cup C) \\ \]

分配率

\[A \cup (B \cap C) = (A \cup B) \cap (A \cup C) \\ A \cap (B \cup C) = (A \cap B) \cup (A \cap C) \\ \]

德摩根法则

\[(A \cup B)^\complement = A^\complement \cap B^\complement \\ (A \cap B)^\complement = A^\complement \cup B^\complement \\ \]

上一篇:在线直播系统源码,当前版本号页面呈现


下一篇:编译后的多入口文件中的第三方插件和webpack的抽离:使用CommonsChunkPlugin和run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