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4互联网Part_1

WED.互联网Part_1

互联网通信协议(快递)

  1. 什么是互联网

    • 互联网 = 物理链接设备 + 互联网通信协议

  2. 为什么要有互联网

    • 为了解决数据传输困难的问题,方便数据传递,互联网又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

  3. 互联网的发展

    • 单机 --> 局域网(私网、内网) --> 互联网

  4. 物理链接设备

    • 电脑 --> 交换机 --> 路由器 --> 运营商的移动设备(公网) --> 站点之间层层转发 --> 终端

互联网通信协议

  1. 电信号[物理层]

    • 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高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

  2. 以太网协议[数据链路层]

    1. 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帧

    2. 每一组数据帧都分为报头 head 和数据 data 两部分组成

      • head: 固定 18 字节

        • 发送者/源地址, 6 个字节

        • 接受者/目标地址, 6 个字节

        • 数据类型, 6 个字节

    • data 最短 46 字节,最长 1500 字节

    1. 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 head 长度 + data 长度 = 最短64字节,最长1518字节,超过最大限制就分片发送

    2. head中包含的源和目标地址的由来:ethernet规定,但凡接入 internet 的设备都必须具备网卡,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便是指网卡的地址,即mac地址

    3. mac地址:每块网卡出厂时都被烧制上一个世界唯一的mac地址,长度为48位2进制,通常由12位16进制数表示,且只能在局域网内使用(前六位是厂商编号,后六位是流水线号)

    4. 采用广播的方式通信

  3. IP 协议[网络层] (点分十进制)

    1. 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

    2. 范围0.0.0.0-255.255.255.255

    3. IP 地址配合子网掩码可以进行 AND 运算,可以得出子网地址(局域网地址)

    4. mac 地址+ IP 地址能够定位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一台计算机

    5. IP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 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

      • 确定哪些地址在同一个子网络。

  4. TCP/UDP[传输层] (数据段)

    1. 通信归根结底是软件的通信

    2. IP + mac + port(端口) 可以标识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一个基于网络通信的软件

    3. 端口号 0 - 65535

  5. 数据传输流程

    • 发包: 应用层产生数据 --> 传输层(数据段) --> 网络层(数据包) -->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 物理层(二进制信号,即电信号)

    • 解包: 物理层(二进制信号,即电信号) -->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 网络层(数据包) --> 传输层(数据段) --> 应用层

  6. PS:

    1. osi 四层协议:应用层(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2. osi五层协议[目前需要掌握]:应用层(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3. osi七层协议: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4. 传输层 --> 四层交换机、四层的路由器

      网络层 --> 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 --> 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网卡

      物理层 --> 中继器、集线器、双绞线

    5. 交换机有 mac 地址学习功能,每个 mac 地址对应一个端口, mac 地址和端口组合成一张 mac 地址表,如果目标地址不存在 mac 地址表中则进行广播传输数据;若存在则根据 mac 地址表向目标地址对应的端口传输数据

    6. 交换机会对数据包进行解析,将数据中的目标地址解析出来再重新打包数据并记性传输,即解析数据链路层中以太网协议中的 mac 地址,因此一般交换机是二层设备(设备能将数据解析到基层就是几层设备.个人电脑是 7 层设备)

PS: 路由器传输数据使用的是路由器协议,并非 osi 七层协议,不适用 mac 地址

ARP 协议[跨局域网通信]只要有 IP 地址就能找到对方的 mac 地址

tcp 与 udp 协议

上一篇:【Codeforces】1593D1 All are Same


下一篇:SAP PM Permit (Par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