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失控、颠覆式、社交化和去中介化的自媒体时代作品,移动互联网商业的有趣杂谈)
许维 著
ISBN 978-7-121-22760-8
2014年5月出版
定价:49.00元
204页
16开
编辑推荐
一本移动互联网商业的有趣杂谈
一位媒体人从观察蓄势到转型创业的工作笔记
一个80 后对商业和自我实现的热腾腾思考
《转折点》折射了“失控”、“颠覆式”、“社交化”和“去中介化”的互联网时代的美丽与焦灼,就像晨曦初露的沙滩上,一枚珍珠映现出了太阳的微光.
转折点是这样一种变化,当它发生后,旧*虽然可以挣扎一段时间,但是它们退出历史舞台这个结果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新*哪怕起初非常弱小,但它们必将夺取未来。
内容提要
《转折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是一本自媒体内容的精华合集。作者许维,曾经的媒体人,现在的销售人,也是自媒体人的先头代表。《转折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包括商业逻辑、互联网、微信、媒体、电子商务、创业心得、学无止境和附录8个部分,60篇精彩文章,分享了作者6年在媒体和电商业的前线奋斗中对互联网及商业的思考。
每一个在互联网大时代的生存者,特别是其中的媒体转型者、互联网创业者、传统企业变革的经历者,如果你不愿意被时代抛离,那么可以认真看看这本《转折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体会那些在互联网时代的“变”与“不变”。
目录
第一部分 商业逻辑
2 文明的冲突和社会秩序的重建
6 从强中介到弱中介
9 你的企业适合什么样的创新
13 看Jeep 怎么玩颠覆式创新
16 用户需求可以被满足吗
18 小而美?小才美!
20 个体户的回归:从自媒体到自商业
第二部分 互联网
25 互联网思维就是建立游戏规则
29 通用ID——互联网3.0 的关键点
33 作为管理者,你应该了解的企业2.0 五大核心价值
39 假如我是新浪微博的产品经理
41 给zaker 们提几个问题
42 一个CP 给zaker 们的建议
45 一个营销人对搜狐新闻客户端的期待
第三部分 微信
49 微信不是媒体,它是资产
51 微信下一站:App Store
55 微信营销的一些“道”
58 微信的商业化在微信之外
62 为什么在营销方面微信比微博更有价值
65 再谈微信:精准营销从可能变成了可行
68 三谈微信:那些围绕微信的商业机会
71 微信会员卡是个半成品
第四部分 媒体
76 关于媒体这个行业的碎碎念——该到还账的时候了
80 媒体死不死,问题出在哪
84 10 年后的媒体业
86 铁打的科技媒体,流水的作者
89 别用传统的眼光审视自媒体
91 我为什么要投自媒体广告
93 自媒体不卖广告怎么赚钱
95 媒体内容不是越多越好
96 去中心化时代的媒体生存
100 致读者:一个理想主义商业媒体的诞生
103 “The One @许维”的2013
第五部分 电子商务
107 天猫,一只懂心理学的猫
109 用失控思维破解线上线下整合难题
111 手机淘宝的微信式机会
114 通过“双11”,马云传递了什么信号
115 线上线下,左右为难
117 移动商务2.0 猜想
第六部分 创业心得
121 我为什么要去明道,兼谈对择业的一些看法
126 创业团队是如何建成的
129 为你的团队注入使命感
133 创业最难的四个字:勿忘初心
135 谨防企业信息化的洋务运动——兼谈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
139 B2B 销售无捷径可走
143 一个新sales 的销售心得
146 2014 致明道销售和市场团队的一封信
第七部分 学无止境
149 关于学习
153 找乐
157 给大学刚毕业的同学们
160 招聘者是如何筛选简历的
163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书笔记
165 不确定世界的生存——《反脆弱》读后感
171 2013 年许维读过的10 本好书
176 实体书店如何面对在线书店的挑战
178 怎么把书卖得不一样
附录A
181 推荐书单
187 邵皙智眼中的许维——邵皙智专访
191 THE ONE@许维 微信公众账号文本消息精选
198 后记
作者简介
许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官方媒体《天下网商·经理人》、i天下网商网站主编,现任上海万企明道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此外,他还经营着一个个人自媒体“The One @许维”,《转折点》一书就来自他这个自媒体发布的文章。
许维是一个“没有定位”的人。他的文章涉及领域极广,从商业到人文、从互联网产业到传媒产业、从团队管理到市场营销,他都能侃侃而谈,而且并不让人觉得浅尝辄止。他的个人经历也颇为穿越,从一个媒体主编到软件公司的销售市场副总裁,不但换了行业,还换了岗位,而他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全进入角色。
许维始终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思维方式”,它比知识、经验、人脉都更加重要。通过这本书,您可以感受一下这个来自83年的白羊座大男孩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精彩节摘
从强中介到弱中介( 2013-04-07 16:36:55)
大概在10 多天前,我的一个朋友提出:移动广告行业之所以做不起来,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就是要消灭广告的。这句话其实并不仅仅跟移动广告行业有关,也跟商业未来的趋势有关——互联网的使命,就是消灭信息不对称,消灭由此而产生的交易成本。
商业活动包含两个基本要素——生产和流通。技术革命极大地释放了人类的生产力,我们得以生产出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商品。但是商品数量越丰富,流通的难度就越大,因为企业并不天然地知道谁要购买,在企业和市场中间隔着一条信息不对称的鸿沟。从工业革命到现代商业,基本上就是一个一只手不断生产越来越多的商品、一只手解决由此产生的越来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过程。
强中介和弱中介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这个难题,企业不得不依赖中介,也就是代理商、贸易商、零售商、广告商等,才能把商品卖到终端消费者手中。
我将这些代理商们称之为“强中介”。为什么叫强中介呢?因为一旦合作,企业就不可以绕过他们而直接接触客户,所以他们是“强中介”。但是在未来,我认为这种带有强制利益关系的强中介将会逐渐让位于“弱中介”。
何谓弱中介?比如说我有台手机要转卖,于是我把它放到了淘宝的二手闲置页面进行拍卖,这时淘宝就临时性地承担起了我的中介商角色,当这台手机卖掉以后,我和淘宝之间的中介关系也就宣告结束。弱中介提供的是一种信息撮合服务,它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而松散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可以在平台上直接进行接触。
举个通俗的例子可能更加容易说明二者的区别:强中介就好像婚姻介绍所,你想认识女孩子必须得通过红娘介绍,而且必须付钱给她才能看;但是弱中介就好像酒吧,你只要买杯酒,就可以随便在里边搭讪女孩子,而且酒吧老板还不会去管你。
举几个现在可以看到的弱中介案例。
l 淘宝网:提供了一个海量商品和海量消费者的交易撮合平台,这在线下是未曾
有过的商业模式。
l 新浪微博:新浪官方本身不提供微博内容,所有内容都由用户产生,用户决定自己收听哪些内容。
l 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提供了一个群发工具,用户可以利用它直接建立和订阅者的联系。
l 途家网:将闲置的住宅资源整合起来,按照酒店的销售方式转租给租客,实现了闲置房源的合理配置。
l 快的打车:利用LBS 技术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进行匹配,撮合生意。
l 人人贷:C2C 的借贷平台,你可以直接和另一个人借钱,或者放贷给另一个人。
弱中介的未来
我认为,强中介和弱中介在未来将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理由如下。
第一,强中介的交易成本普遍高于弱中介。由于强中介在市场上占据强势地位,因此弱中介在争夺市场份额的斗争中一定会打价格牌,让自己的交易成本远低于对手。
第二,企业都想绕开中介直接和客户接触,强中介阻止企业这么做,弱中介则欢迎企业这么做。想想当年微博刚出来的时候企业是多么兴高采烈,再想想去年微信公众账号推出以后企业是多么趋之若鹜,你就知道企业对于拥有“属于自己的客户”是多么的饥渴了。
第三,相比于强中介,弱中介的信息匹配更加有效率。强中介的信息匹配模式是“撞运气”,消费者逛街的时候恰好看到你可能就买了,如果没看到他就不会想起来。而弱中介的信息匹配模式是“精确指导”,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他想要的东西,由于他是带着需求来的,转化率就会更高。
第四,弱中介可以包含强中介。还记得去年年初时候的那条新闻吗?《38 家B2C网站进驻天猫》。弱中介平台是可以容纳强中介的,但反过来则不行。
强中介的存在有其历史背景,它是低信息技术水平下的资源配置模式。它很合理,虽然并非最有效。由于强中介具有中心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特点,因此它也掩盖了分布于世界各处的长尾资源,比如说,只有正规的酒店能够被房客找到,而散落在各处的空置民居资源则无法被发现。发现长尾,正是弱中介的价值所在。
相对于强中介,弱中介的资源配置效率无疑更高。也许有读者会提出,在线零售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不高,我们在淘宝上搜索一个商品,可能一下子会出来几百页结果,这让消费者非常头疼啊。这个质疑是有道理的,因为虚拟货架没有空间和时间限制,所以导致了搜索结果的海量问题。但这个问题只是在线零售的问题,而非所有弱中介的问题。对于类似租房、租车等有时空限制的弱中介平台来说,海量结果的问题并不存在,信息的匹配度是非常高的。因此,我也更加看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弱中介平台。
回到最开头的话题,如果说互联网的终极使命是消灭信息不对称、消灭交易成本,那么作为交易成本典型代表的广告,自然也在被消灭的范畴之内。广告的作用是向潜在消费者传递企业的信息,如果未来弱中介平台可以承担这个任务,那还要广告干嘛呢?
当然,广告一定不会消失,就像马车、蜡烛、纸质书都不会消失一样。
微信的商业化在微信之外( 2012-12-19 11:53:10)
最近探讨微信商业模式的文章一下子多了起来,无论是O2O、电子商务、CRM、游戏,还是其他模式,笔者基本上都比较认可。这篇文章我想提出的观点是:微信的商业化可能不等于微信这个App 本身的商业化,而是围绕微信而生的微信App的商业化。
公众账号影响了微信的体验
笔者很早就开始关注微信商业化这个话题了,为此也添加了非常多的公众账号进行体验。最初,笔者认为公众账号并不会对用户的体验造成负面影响,因为添加公众账号的行为是由用户主动发起的,这样就表示用户并不反感该账号。但是随着体验的深入,我发现我的这个假设是错的,我开始反感那些蹩脚的公众账号了。我能容忍的公众账号现在只剩下像“天下网商”、“虎嗅网”、“爱范儿”这样的媒体号,商业机构已经被我删得差不多了。
为什么我会反感商业类的公众账号?第一是它制造了噪音,在消息栏里,我必须同时面对人类好友和公众账号,有时候想找到一个人还真得花点时间。第二,公众账号现在还不能提供什么太大的价值,“订酒店”、“美肤汇”、“招商银行”、“微团购”等一些先吃螃蟹的账号仿佛让大家看到了曙光,但是作为普通用户去使用的时候,那体验真是糟透了,基本上不会再用第二次。
我并不是真的讨厌公众账号,只是讨厌它们被放错了地方。我非常欣赏公众账号这个产品的逻辑,在传播特性上它既实现了一对多的广播式传播,同时又具备双向反馈的能力,而且能够利用HTML5 技术创造出丰富的交互方式,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全天候追踪到个体用户。同时具备这四个特点的产品,公众账号应该是第一个。那么我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公众账号必须放在微信App 里面吗?它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App?
商业类公众账号应该放在独立App 里
我其实更希望商业类的公众账号能够放在一个独立的App 里,而不是混合在微信App 里面,理由有如下几个。
l 第一,商业类公众账号会影响微信App 的客户体验,这一点在上文已经展开过了。
l 第二,在微信App 里,商业类公众账号会受到微信本身产品形式的限制,难以突破“对话框”这个形式。这个限制我们可以从目前大家的一些尝试中看出,要么委曲求全,利用“回复XX 就可以XXX”的原始方式来做一些原始的产品,要么就是跳转到一个WAP 或者HTML5 的页面,在那里完成服务,但是这样微信这个产品的优势就没法被发挥出来了,微信成了一个移动端浏览器,体验也不如原生App 来得顺畅。
l 第三,在微信里用户没有办法统一管理商业类公众账号。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有10 个餐饮类公众账号、5个品牌类公众账号、8个零售类公众账号,在微信里我怎么对它们进行管理?我能否把我所有的消费记录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记录?我能不能把我所有的会员卡、优惠券、积分放在一起进行管理?我想这样的功能是用户非常需要的,也是O2O 产品的一个最基本价值所在。以张小龙的“简单就是美”的哲学,他不会容忍这样的功能出现在微信里。而我作为一个用户,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功能出现在一个聊天软件里。
l 第四,独立App 有利于理顺微信的运营。最近有些文章说腾讯内部关于微信的商业化发生了比较激烈的部门间利益冲突,笔者不知事实真假,但从逻辑上判断,利益冲突就算现在没发生,未来也是会有的。如果把商业化的产品做成独立App,独立进行运营,那么在管理上可以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大家自己的孩子自己抱,该合作的地方就合作,挺好。
微信的四个根本商业价值
微信这个产品到底提供了哪些最根本的商业价值?
l 第一,它给了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ID——微信号,我们利用它来记录自己的行为,商业机构利用它来找到我们(以前最重要的ID 是手机号,再以前是E-mail 地址和通信地址)。
l 第二,它创造了公众账号,这既解决了线下商家的数字身份问题,又解决了传播模式的问题(一对多、互动反馈、富媒体、移动化),微信商业模式的探索基本是以此为出发点。
l 第三,它为信息的流动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我们可以迅速而方便地与好友进行联络(通过发送消息给好友、分享信息到朋友圈、群聊的方式),这为信息流、现金流的流动创造了条件。
l 第四,(这是微信目前还没有显示出来,但是我认为它应该具有的价值)微信可以用微信号来定位个人,用公众账号来定位商家,全面记录个人和商家之间的交易记录,从而形成一个“消费云”。利用这个云,微信可以为个人提供消费信息管理、积分等服务,为企业累积交易数据、客户数据,提供CRM 服务。
因此,所谓微信的商业化,我认为应该是上述四个基本价值的对外输出和变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微信这个App 本身的商业化。交易可能发生在微信App,也可以发生在其他App,只要它们的数据最终都接入微信的“云”当中就可以。
以下是随便想的几个应用场景的例子。
(1)我使用某点评网的App 订位子时,可以直接在App 内通过微信和餐厅联络,餐厅通过微信把地址、时间、菜单等信息发给我,然后我把这个信息转发给我的微信好友,他们可以直接知道聚餐的所有详情,甚至还可以和我一起来点菜,吃完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微信转发的链接AA 付款。
(2)周末到了,我要开一个home party,于是我打开某地图App,输入我家的地址,然后通过微信发送给要来家里的好朋友们,他们在微信收到地址后,可以直接点击打开地图App 进行导航。或者,他们可以将这个信息用微信发送给出租汽车公司,叫车上门。
(3)我打开“微本地生活”App,找到我收藏的外卖寿司店,点击菜单要了一份三文鱼寿司,坐等送货上门。下单之后,我惊喜地发现由于我吃满了5次,获得了一份免费的加州卷,并且我的会员卡升级到了一颗心,以后就可以享受9.5折优惠,积分速度还能翻倍。我还能把这个免费加州卷的机会用微信发给朋友,由于我给寿司店做了宣传,并可以获得等同于加州卷价格的积分奖励。
(4)月底到了,“微本地生活”给我生成了一份报告,它告诉我本月吃了16次快餐、8 次川菜、4 次西餐,我的饮食结构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健康,平均每餐成本在30元左右;我还理过1次发、洗过3次脚、买了2件衣服,我的活动路线主要集中在杭州城西地区;本月相比上月,支出增加了12%;在我的微信好友当中,我的支出排名第 36 位,属于“屌丝中的铁公鸡”;我的幸运商家是星巴克,在 12月13日的那次消费时,我中了一次微生活的幸运奖,获得了10000个积分……
在上面这些例子当中,微信不需要直接冲锋陷阵,它只开放用户的ID、通信通道和底层数据库给第三方使用。App 们的角色和淘宝客类似,属于流量入口,这些App 应该就是微信平台下的创业机会。对于腾讯自己来说,把商业类的公众账号独立出来做一个App 应该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支付宝和大众点评是最大对手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归纳了微信的四大商业价值:通过微信ID定位用户、通过公众账号定位商家、超强的通信功能、消费数据的“云”。只要满足了这四个条件,O2O闭环就可以形成。
毫无疑问,微信不会是这场盛宴唯一的宾客,支付宝和大众点评都在虎视眈眈。微信在个人用户、通信功能方面的优势无人可及,但是它的弱点同样明显,它对于线下商家的渗透力还不够,腾讯这个公司在历史上并没有显示出在开发B类客户方面有多么强的能力,而且在消费数据沉淀这块,微信还基本上没有开工。
支付宝的的个人账号数目不少,对于消费数据的分析和沉淀在三家当中是最强的,并且有现成的支付通道。支付宝的弱点在于没有通信功能,它没法像微信一样提供CRM 的工具给商家使用。它的线下商户资源应该强于微信但是弱于大众点评,此前口碑网虽然做的不好,但也留下了一些基础。
大众点评网以前一直被认为是O2O最有希望的选手,它有最丰富的线下商家资源、有数量众多的个人用户,但是它也没有社会关系、没有提供通信功能,这点和支付宝类似。它对于消费数据的沉淀也比较弱,基本和微信差不多。
O2O这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现在说微信一定获胜还为时过早,支付宝、大众点评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领。
媒体评论
许维谈媒体的每篇文章我都会第一时间找来看。不是说他写得有多正确(在这个时代,“正确”已经是一个无效的航标),而是因为他拥有一种从底层逻辑出发,重构问题的能力。大势变迁的时候,能为我们截断众流、直指本来的人,就是最值得我们倾听的人。
——资深自媒体人 罗振宇
在我认识的朋友当中,许维可能是最早一批认识到了“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对我们的商业、管理、传播乃至职业带来的颠覆式冲击”的人。他的很多文字都在业界广泛流传,对我也帮助很大。他从媒体投身到创业企业,去实践自己的思考心得,更让我对他的下一步行动充满期待。
——《罗辑思维》出品人 申音
我不喜欢看书,因为很多书都是没事“总结出来的理论”,多数于现实脱节;我喜欢看实践者的博客,因为博客是边做边记录。许维是个优秀的博主,他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是实践中的产物,每一篇都很实在,掷地有声,相信这些内容总结成册后会更加地好看,十分期待!
——微电商服务商口袋通CEO 白鸦
许维是WeMedia 自媒体联盟最早的成员之一,也是移动时代自媒体的先锋代表人物之一,更是我的好朋友,他睿智创新的思想和观点已经影响了无数人,也经常给我惊喜和启发,今天,许维最具价值的内容终于汇聚成书,相信会让你收获更多。
——青龙老贼
许维是一位具有强烈商业触觉和敏锐媒体意识的自媒体人,对商业模式和管理理念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可喜的是,他也在这些理念的碰撞和实践中,顺利实现了自己从媒体人到管理者的成功转型。我相信,脱胎于细致观察,流畅且闪亮的文字能让更多人受益,其中的洞察更会激发更多可能,在此倾情推荐!
——爱范儿创始人 王伟兴
读许维兄的文字常常让人有剑胆琴心之感,这是一个带着温度,同时又能如理思惟的互联网时代下的写手。更加让人惊叹不已的是,他游刃有余地在媒体人、营销人、管理者之间切换,纵横交错的视角成就了他特有的感知维度。
——梅花网总裁 刘建平
著名自媒体人许维的文集,包含了他对于商业逻辑、互联网、媒体转型、电子商务等热点的思考。许维个人的媒体生涯与创业公司的经历,为这些思考平添了地气。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 魏武挥
我和许维见面次数并不多,在微信上却交流不少。移动互联网已经在深切地改变着这个世界,改变着每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相识于阿里前橙会平台,都是2B 青年,一直深入在2B 行业默默耕耘,这个共同点让我们相互都很认可。我1999 年进入中国互联网,也算是一个老兵了,经历了2000 年底的互联网泡沫(今天的BAT 都差点没有熬过来),这十年C2C、B2C的蓬勃发展、群雄割据,千团大战以及移动互联网的硝烟和浮躁,这些也都给今天的互联网创业带来了无数的想象空间和不确定的风险。
许维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对商业的思考直透本质,我们在前线炮火纷飞的不停厮杀中,更需要静下来仔细研读,反思……
——慧聪网总裁 杨宁
这本书可以看作移动互联商业的一本有趣杂谈,一位媒体人从观察蓄势到转型创业的工作笔记,一个80 后对商业和自我实现的热腾腾思考。就像晨曦初露的沙滩上,一枚珍珠映现出了太阳的微光——这本书折射了这个“失控”的、“颠覆式”的、“社交化”和“去中介化”的互联网时代的美丽与焦灼。作为许维的复旦新闻嫡系师姐,深为他出道以来的专注勤奋、笔耕不辍和跨界转型而叫好,而祝福。
——《中欧商业评论》总经理 支维墉
许维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在新媒体领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年轻人,不管是在《天下网商》还是在明道,他的思维往往都是颠覆性的。这个时代,需要颠覆式的思想者。所以看完这本书要当心,不要一不小心被许维*了。
——触控科技战略总监,著名自媒体人 曾航
许维曾经担任过电商媒体执行主编,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和思考互联网给商业界带来的变化;如今,许维又投身企业社会化协作平台,能够亲身体会并帮助企业进行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形态进化。他在这本书中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和趋势有很多独特的思考,对于广大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商业评论》主编 颜杰华
许维说他慢热,慢到都不知道能不能热起来。他是文火,没有烈焰,熬出来的却是高汤。一个爱看书、勤思考、做事用心的年轻人,不必咋咋呼呼,也能冒出头来,就像他码出来的这些字,因为有料。
——《申江服务导报》副主编 陈瑜
推荐序1:亲眼看到一个2B 青年的成长史
许维出书了。我比他还高兴。
毫不托大地说,我是看着他成长的。
许维是我复旦新闻学院的师弟,小我七八届。2006年初,在我差不多将要结束在传统报业的混饭史,最后一站进入某报业集团投资公司歇脚的时候,他来了。不知是幸与不幸,总之学新闻的,没有做成记者编辑,当报业集团事业发展部的一个小厮,打打杂。
说实在的,即使在我们那时以忽悠为主的所谓投资公司,大家也没看出他有什么特殊的才华。用我的话说,整天懵懵懂懂的,眼睛又小,似乎没睡醒的样子。
就这混日子,他也没能混长久。拜我所赐,在我滚蛋没多久,他也受牵连被踢出了报业集团。我开始创业,他在分众传媒某个公司停留没几天,就加入了淘宝旗下,参与创刊《天下网商》。我们那会算是有过几次在我家书房对于各自前途的长时间聊天,刚开始,他也有点迷茫。
很快,小宇宙爆发了。
究其竟,许维算是普通青年的基础(东北某城市普通人家孩子),文艺青年的出身(怎么也是复旦新闻科班,且爱读书),2B青年的本质。为什么呢?说话直接,有点愣,情商不高,挺固执。
所以说,许维的故事,算是一个典型的2B青年成长史。从报业集团打杂的小厮(号称经营管理加投资,你懂的),很短时间做到《天下网商》——电商领域头牌杂志的执行主编,接着又踩着微信公号的浪潮成为第一批小有名气的自媒体人,最后成为企业社会化协作软件明星创业企业明道的销售市场副总裁。这一切转变,大约7年时间吧。
其实,无论是主编,还是什么副总裁,这些名头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不算什么。但许维的文字,以及文字后面透露出他对媒体、商业、互联网、科技人文的思考,甚至说是思想,不仅让我这个师兄频繁受益,而且不断惊奇,这还是那个我认识的总是睁不开眼的许维吗?
2B青年成长快,2B青年有力量。据说,他关于媒体转型的几篇文章,不仅几十万传统媒体的前辈后辈自发学习,就连从*到地方的宣传部门也组织学习讨论;他关于微信的几篇文字,让隐身广州市井已被尊为半神的张小龙颇为共鸣,2013年春节前两人曾经在广研促膝长谈,《转折点》这篇文章就写在这次谈话之后,是两人思想碰撞的结晶。所以说,职位所标榜的成就没什么,能够大范围影响他人的的思想,绝对是了不起的事情。
看到许维的转变与成长,我一直试图探究原因。在原来那个环境里平平无奇、默默无闻,为什么出来以后就闪闪发光了呢?最近的另外一个例子,再次让我思考这个问题。有个突然蹿升的微信公号叫做“石榴婆报告”,专门讲时尚的,可以将某一双名鞋在哪十几个国际明星脚上穿过的图片全部扒出来逐一分析,据说十几万都市女性睡前最后一项任务不是亲老公一口,而是阅读当日的“石榴婆报告”。后来我被告知,操作者竟然是十年前报社某个国际部夜班的编辑同事。我连她长什么样都记不得了,似乎也没有太多突出的地方。而今天她个人的这个公众号可以让十几万、几十万人如痴如醉,威力远远大于某些业绩平淡的杂志。
环境很重要,时机很重要。当然,人本身也很重要。我和许维都算是传统媒体沉船前几年下水的。回首看看自己从业15年来的变化,特别是创业3~4年的历程,我们身处的环境真是发生了所谓摧枯拉朽式的变化。互联网大潮裹胁了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似乎时时都有种眩晕感。互联网用了大约15年时间,彻底消灭了传统媒体,又重造了一个信息生态;最近几年,对于零售、金融等行业的颠覆,也比从前要快很多,接下去教育、医疗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够幸免被改变,也没有哪个人能够逃脱被改变。
怎么办?经常会有焦虑感,经常会有无所适从感,经常会有被抛离感。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群70后、80后。我们已经是网络世界的移民,无论怎么追赶,都无法和90后那帮原住民相提并论。
幸好,有个人,坚持写下了许多文字。不仅讲述了个人对于商业逻辑、互联网、媒体转型、电子商务这些热点的思考,实际上也是一个从前的媒体集团打杂,到互联网创业者的认识转变历程,也是公司和企业转型的务实思考。我有时候认为,也许有些高抬,但许维身上确实有凯文.凯利的影子,有互联网思想家的气质。
我认为,每一个在互联网大时代的生存者,特别是其中的媒体转型者、互联网创业者、传统企业变革的经历者,可以说是每一个还不愿意被时代抛离的人,都可以认真看看这本小书。这不是社交营销的工具书,不是微信运营的红宝书,也不是某个可以立竿见影的管理秘籍,但它真的,能静悄悄地改变你的一些什么。
今天已过愚人节。真不骗你。
黄维
许维的师兄、朋友
巨流无线创始人、董事长/合鲸资本合伙人
2014 年4 月2 日于熊书屋
推荐序2
我身边很多人提到许维,都说:“啊,他好有才,好有趣的。”说得好,一个人的魅力正是在于他的才趣,而不是外貌,尽管许维也很帅。
他的文章总能涉笔成趣,无论是他所熟悉的互联网和电商行业分析,还是沉闷的企业管理话题,从个人学习到组织发展,从创业心得到健康养生,他每每抛出的标题都很宏大,形成的文字却不显空乏。
几个月前,他发给我一篇谈创新的文章,我一看标题就为他捏把汗。即使像我这样已经奔四的年龄,也只愿意偶然想想创新,绝不敢轻易地贸然去谈谈创新。这是一个多么难驾驭的主题啊?但是许维做到了,这篇文章让我真正对他刮目相看。若无深厚的积累,一般人很难完成这样抽象话题的大阐述;若无实践的经验,一般人也不可能写出引人入胜的文字。
再仔细读,你会最终发现像许维这样优秀的年轻一代是如何做到这点的。他并不企图用常规的分析和结论模式去盖棺定论任何事情,就像在谈创新这篇文章里,他开宗明义。“创新”具有时代背景,在人类社会过去的数千年历史中,因为形态变化极其缓慢,成为难得一见的东西,所以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创新”与“独特”“异类”“超前”等词汇联系起来。然而,世界的最近100年,尤其是最近的十年,人类社会的变化速度和科技的跃进速度已经与以往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创新成了一项必要的工作,它应该和“工作”两个字一样平常。在这个思维导向下,许维用完全不同的心态和视角来看待“创新”这么一个大课题,我们过去往往通过奇人异事来学习创新,他则把创新看作为一种基本技能而已。
他抓住了“变化”这个关键词,让所有的思考和叙述都可以和传统思维下的静态观察、分析和结论模式大不一样。我不得不承认,即使仅仅比许维年长六七岁,我的思考本能反馈已经和他有了差距,这要是隔了一代人的读者,读许维的文章该是多么地奇趣。
他的个人经历和思维模式也带来独特的处世经验,许维总是能够用恰当的比喻把严肃的商业话题说清楚,趣味而不失高度;他也懂得规避一些毫无意义的假大空讨论;他喜欢用自嘲来对付一些难以正面对抗的挑战,但事后不会忘记自省或者反击。处在变化的时代,真正有价值的变革者不是唐吉可德,而是懂得沟通艺术的智者。许维在这本文集中的很多文章中都带有这样的沟通情趣。我保证你读他的文章不会感到任何艰涩,而是能够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在身边。
我尤其推荐已经登上管理者舞台的80后们阅读这本书,因为作为读者,要么你能够从中读到自己,要么它会让你下定最后的决心,做你自己。
任向晖
明道创始人、CEO
2014.03.30
推荐序3
大凡做序,我以为都是名人的事。所以收到许维童鞋请我为他的新作写序的邀请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找错人了?”因为我既非名人,也与专家不沾边。
随后想想,其实我也有合适的角度来做这件事。我认识许维很多年了,时常有接触。从他在杭州主编《天下网商》杂志,到后来转赴明道,以及尝试自媒体分享,我知道他一直十分用心。我们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每每他来北京,我去杭州上海,相互总要见上一面,海阔天空地聊一阵。至于他在微信公众账户上的分享,我则几乎每条必看。
许维是个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的人。这本书的内容,汇集了作者在互联网浸淫多年的感悟与和思索,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观察和评论。因为是记者出身,许维的文笔,时常能由点入面,将点滴的零碎挖掘升华,形成发人深省的观点。
书中写到文明的冲突和社会秩序的重建。归纳人类社会至今的文明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狩猎文明,也就是石器时代,第二阶段是农耕文明,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第四阶段是信息文明。对此我深有体会,狩猎文明自然离当前时代很远,而除了这个阶段,像我这样的六十年代生人,几十年下来,亲身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个阶段。我自认为是从扛锄头到上网的穿越人,小时候家里还是点煤油灯照明,7~8 岁就帮父母到河里挑水,农村同学内急大解,都要把排泄之物找几片树叶包妥带回家,那是宝贵的肥料。这些都还历历在目,一转眼,我们进入了轻按指尖,便能周知天下事的年代。科技几何级的发展,带来了人类行为和价值观的巨大变化。很多传承千年的手艺流失了,很多记忆性的知识过时了。人类正在挑战经验至上的传统。
以前科技进步迟缓,经验的积累成为最大的财富,所以为长者尊,因为他们的经历最丰富。后来技术日新月异,慢慢就变成了知识至上。如今信息时代,谁最懂得分享,谁最了解信息前沿,那就有很大的言论权威。有人说我们正在进入唯幼者尊的时代,我不敢妄下结论。毫无疑问,信息高速发展让新一代超越前人的步伐大大加速,但是否到了我们大家都要对着还裹着尿片的新新人膜拜俯首的程度,我不知道。毋庸置疑的是,年轻人超越父辈的脚步,正来得更快更猛烈。
一本好书的价值在于引入思考,读许维的这本新作,启发了我很多思考,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书。
黄若
《我看电商》作者
2014.04 北京
前言
转折点
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大部分的变化无足轻重,只有非常少的一些变化可以被称作“转折点”。
转折点是这样一种变化,当它发生后,旧*虽然可以挣扎一段时间,但是它们退出历史舞台这个结果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新*哪怕起初非常弱小,但它们必将夺取未来。
人类的技术进步,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加速度。因此,转折点的出现频率也在变快,从几亿年一次,再到几百万年一次,到几千年一次,最终将会缩短到几十年甚至几年一次。
随便举几个我现在能想到的转折点的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1)农耕的出现是一个转折点,人类开始过定居生活,村落出现,剩余产品出现,货币出现,人类开始分成不同的阶层,国家出现,奴隶制、封建制相继出现。
(2)法国大革命是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阶段。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
除了这些重大的历史转折点以外,在各个具体的行业当中也存在着转折点。
(1)互联网的出现,第一次把世界连接起来,信息实现了跨时间、跨地域地*流通,为全球化提供了可能性(此前沃尔玛通过自己发射卫星来解决信息连接的问题)。
(2)集装箱运输的出现,让世界在实体层面实现了连接,这是全球化的另一个基础,如果没有集装箱运输,产业转移、跨国的分工协作根本无法想象。
(3)iPhone 的出现,开辟了移动互联网行业,让电子设备从人的延伸,变成人身体的一部分,从而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全面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当我们有了转折点这个概念以后,很多事情似乎就变得容易理解了。柯达为什么会破产?因为它遭遇了数码摄影这个转折点。诺基亚、黑莓为什么会走上下坡路?因为它遭遇了智能机这个转折点。雅虎为什么这么惨?因为它遭遇了搜索的转折点。
那么,在我比较关注的互联网领域,下一个转折点会是什么?未来的互联网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结合我看过的科幻小说、非科幻作品,以及本人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在此大胆推测一下。
网站、App 将消失,信息以“流”的形态存在
我曾经说过,习以为常是墨守成规的另一种说法。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并非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而是在技术局限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比如说我们的需求是照明,在很长时间里,照明的工具是蜡烛,直到电灯出现了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蜡烛并不是最好的照明工具。
现在绝大部分的网站和App,本质上是媒体范式。媒体的传播范式是辐射,它不依赖于受众而独立存在,就像太阳不会因为没有人获取它的光和热就不存在一样,只不过不同媒体的辐射能力不同,有些辐射得广些,有些辐射得窄些。
跟媒体相对的另一种信息传播范式是通信。通信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发信人、收信人、信道,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通信都不可能发生。与媒体范式相比,通信范式所传递的信息具有个人化、定向化、高信息价值、高到达率的特点。
媒体范式是一种最好的信息传播方案吗?应该不是。那为什么现在大部分互联网产品都采用媒体范式呢?因为这是现在的技术水平背景下最好的方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无法定位收信人,因此我们没法采用通信范式。
上面说的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当我们使用携程的时候,我们的需求是订机票、酒店,我们可以打电话去订,也可以直接登录网站去订。那么电话、网站是携程的核心吗?不是,携程的核心是一个庞大的机票、酒店数据库,以及和各个航空公司、酒店实时联络的信道。电话、网站,只是这个数据库的一个表现层。
那有没有可能,携程不以网站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一个微信的公众账号的形式存在呢?你对着微信说:“我要订20 日在上海虹口足球场附件的酒店,价格范围为300~500元”,然后携程就下发一条信息给你,罗列了一系列符合你条件的酒店,你直接点击选择一个就完成了预订。
我又扯到了微信上面,没办法,这是我想到的唯一一个既能表达我的意思,读者又能看得懂的例子。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微信这个产品的势头这么强劲?因为它的用户体验好吗?因为它背后的腾讯这棵大树吗?因为张小龙这个牛人吗?都不是。微信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下一代”的互联网产品,它基于通信范式而非媒体范式,它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信息流”而不是“页面”,它的载体是手机而不是PC,这三个特点一叠加,就足以让它秒杀“这一代”的互联网产品了。
我曾经设想过,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个平台,可以超越iOS 和Android 系统而存在,并且统一这两个平台?我觉得一定会有的,它也许不是微信,但从微信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平台的雏形。
我大胆地预测了一下未来的手机:它的首屏一定不是一大堆App,而是一条条的信息。当然,这些信息都和你个人相关,它们可能是某个朋友发来的消息,可能是你订阅的新闻,可能是你的工作提醒,也可能是一个在线支付通知。你不需要去事先下载什么App,甚至连添加公众账号都不用,手机在初始状态下是完全的“空”,它就是一个待机屏幕,什么都没有,当你需要用到某项服务的时候,只要对着它说一句:“伙计,我想看看今天的科技新闻”,然后几条“新闻流”就出现在屏幕上了,你也可以说:“我想买条牛仔裤,别太贵,但是质量也要好”,于是几条“商品流”就出现了……
下一代的互联网,应该是基于通信范式的。因为只有在通信范式下,个人才能够被精准定位,个性化的互联网服务才能够成为可能。
交互拟人化,“点击”变成补充
据媒体报道,微信一共有200 多人的开发团队,其中有30 多人是开发语音识别的,这个比例不算小。为什么微信不直接采购其他公司的语音识别技术,而一定要自己来开发呢?估计只有一种可能——这个技术太重要了,必须要自己来做。
截止到目前,电子设备基本上都是反人类的。使用者必须要去适应机器,要去学习如何使用,而不是反过来让机器适应人。只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学习的成本越来越小了,但根本上“人适应机器”的本质还是没有变化。
“点击”是典型的反人类交互方式。什么是点击?网站预设好了一些可供点击的按钮,你只能在这些按钮当中进行选择,这难道不是人去适应机器吗?你必须去用机器的语言来和机器沟通,而不是机器用人的语言来和你沟通。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交互方式一定是人性化的,我们现在如何与一个人交流,未来就可以同样跟机器交流。自然语言识别、语音识别、动作识别、眼球识别甚至脑电波识别,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毫无疑问,语音识别是最人性化和最有可能普及的技术,它很可能是未来最重要的互联网入口,所以微信重视它也就不奇怪了。
世界数据化,一切皆为数据
谈到大数据,不少人都将其理解为通过数据分析来精准骚扰用户的一种方式,这其实还是没有跳出互联网的媒体范式。真正的大数据,并非数据的分析,而是数据本身。大数据的未来,就是指向黑客帝国——一个完全映射实体世界并超越实体世界的虚拟世界将会出现。
现在,我们的虚拟身份和现实身份是分离的,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实身份距离全面数据化越来越近。比如说,我们在线买了一张电影票,然后在电影院通过扫码进行了观看,那么我们看电影这件事情就被数据化了,谁、什么时间、花了多少钱、看了哪部电影、在哪里看的都被记录下来了。
在未来,我们将会越来越难以掩盖事实,因为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会留下蛛丝马迹。
身份即设备
也许有一天,面向个人的消费电子产品将会消失,因为那个时候,数据是存储在云端的,终端是公共的,而真正的设备,可能只是一个身份识别装置。
在《黑镜子》第一集的世界里,到处都是屏幕,显示装置是一种公共设施,它不属于任何人。当我们靠近某块屏幕的时候,它会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识别出我的身份,然后和我有关的信息流就可以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当我离开信息流就消失。数据在云端,硬件在屏幕当中,我其实不需要随身携带任何具有运算能力和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我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块记录着我身份的大功率NFC芯片。
综上所述,我的总体判断是:下一代互联网将会是建立在通信范式上的、面向个人的、以信息流为基础信息单位、交互人性化的互联网。建立在媒体范式上的互联网,将会被通信范式互联网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