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定义|
数据库又称为数据管理系统,是一个长期存储磁盘、磁带以及其他裸设备上的、有组织的、有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简而言之可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存储数据信息的处所,用户可以对文件中的数据运行新增、截取、更新、删除等操作。
|发展历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据库使用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XML和Java技术的大量使用、要求支持各种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服务器、极容易出现大量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场景、要求支持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和满足高安全性等。
为解决由于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数据库管理系统也逐渐产生变化,包括:
(一)、网络化的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
互联网用户的数量逐渐增多,这就要求数据库拥有能处理更大量的数据以及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因此,能够支持Internet的数据库应用已经成为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方面,学术界及各主流数据库公司都将大型通用数据管理系统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二)、数据库安全系统及技术的提升
所有数据库的开发必须遵从相应的安全标准。在当前各国所引用或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标准中,最重要的两个是由美国国防部制定的《可信计算机系统的评估标准》(简称TCSEC)和《可信计算机系统的评估标准关于可信数据系统的解释》(简称TDL)。
(三)、XML及Web数据管理技术的普及
随着越来越多的Web应用,如电子商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等采用XML作为数据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网站采用XML作为信息发布的语言,以XML格式数据为主的半结构化数据逐步成为网上数据交换和数据表示的标准。因此,支持这种结构松散、形式多样、动态变化的海量数据的存储、共享、管理、检索,成了数据库技术的大势所趋。
(四)、嵌入式移动数据库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投入使用,加上移动智能电话、移动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都展开了对移动数据库的研究,并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移动数据库技术涉及数据库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起点。
|技术特点|
可存储大量数据
方便检索
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
安全、可共享
通过组合分析、可产生新数据
|适用场景|
随着数据库技术与其他分支学科技术的结合,出现了多种新型数据库,例如:与分布处理技术结合产生的分布式数据库、与并行处理技术结合产生的并行数据库、与人工智能结合产生的演绎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产生的多媒体数据库。另外,数据库技术应用于特定的领域,出现了工程数据库、 地理数据库、统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特定领域数据库类型。
|数据库类型|
对象模型,层次模型(轻量级数据访问协议),网状模型(大型数据储存),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半结构化模型,平面模型。
关系型
Oracle、Mysql、PostgreSQL、DB2、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Access
非关系型
Redis、Mongodb、Big Table
|架构|
数据库的架构可以大致区分为三个概括层次:内层、概念层和外层。
内层:最接近实际存储体,亦即有关数据的实际存储方式。
外层:最接近用户,即有关个别用户观看数据的方式。
概念层:介于两者之间的间接层。
|相关词|
关系模型:用于数据库管理的关系模型,是基于谓词逻辑和集合论的一种数据模型,广泛被使用于数据库之中,最早于1970年由埃德加-科德提出。
谓词逻辑:在数理逻辑中,谓词逻辑(Predicate logic)是符号形式系统的通用术语,比如一阶逻辑,二阶逻辑,多阶逻辑或无穷逻辑等等。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一种标记语言。标记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特定目的编程语言,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或在关系流数据管理系统中进行流处理。
MySQL:原本是一个开放源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开发者为瑞典的MySQL AB公司,该公司于2008年被昇阳微系统收购,2009年,甲骨文公司收购昇阳微系统公司,MySQL成为Oracle公司旗下产品。
JDBC:Java数据库连接,是Java语言中用来规范客户端程序如何来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接口,提供了诸如查询个更新数据库中数据的方法。JDBC是面向关系型数据库的。
|参考资料|
[1]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学习中心-java学习路线-数据库开发
[2] 陈春旭、余明兴、李建全译:《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儒林图书有限公司,1986年7月,第3页
[3] 任群, 著. 《计算机软件技术及教学模式研究》.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年: 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