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本宇看来,AI是一种很好的技术,而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多的需求,但是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利用AI工具就能解决的。
如同此前的互联网+,随着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当技术渐趋成熟,如何实现商业化落地就成为了一个难题。而对于企业来讲,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改变自己、避免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也是一个问题。
“打造行业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桥梁”,在云脑科技的首页,镁客君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这句话。细细想来,我们不禁想问,桥梁出现之前的断层是什么?这座桥梁又该如何打造?带着这样的问题,镁客君采访了云脑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张本宇。
创业念头早已存在,只是还缺一个时机
对于创业这回事,其实张本宇早就有了这方面的想法,无奈的是,他缺少一个时机。在已经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十多年的他眼中,彼时的AI技术相对来说并没有特别的成熟。
就在2015年,张本宇等到了那个时机,并毅然决然的从谷歌离职,继而创立了现在的云脑科技。
那这个时机是什么?张本宇说出了三点:
首先,深度学习已经具备向互联网之外渗透的能力;
其次,国内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建立已经有了几年,许多行业已经是属于有数据的阶段,同时大数据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平台;
最后,AI算法本身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
目前,云脑科技分别在硅谷和国内都设有站点,并均建立了研发中心。不同的是,在偏重上,硅谷站点更偏向于算法的研发,而国内更倾向于对技术、产品商业化的推进。
人工智能与行业之间有断层,他们想做的就是搭座桥梁
前面我们也提到,云脑科技的官网上就醒目地写着一句“打造行业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桥梁”,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其正在做的事情与自身的定位。
“AI是一种很好的技术,而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多的需求,但是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利用AI工具就能解决的。”张本宇表示,在其看来,要想将AI用好,我们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技术。
相应的,有着迫切需求的传统公司会尝试用AI去解决,但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数据,数据够不够、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多来源数据又该怎么结合……这些都是在运用AI之前所需要考虑进去的问题。
另外,面对日新月异的算法,什么样的算法,或者说哪些算法结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AI系统所输出的结果或数据又该如何才能与应用场景真正结合?这些问题也同样需要斟酌一下。
当前,基于对行业信息化程度、AI需求、合作伙伴的考量,云脑科技目前主要在四个领域提供服务,分别是金融、能源、人力资源和通信。
在服务上,云脑科技更多的是和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行业中间件AI(X)。张本宇介绍道:“AI中间件就是我们的核心AI技术平台。基于不同行业特定的知识和需求,继而形成一个解决该行业特定问题、让该行业人群能够迅速使用的服务产品。”
简单来讲,就是“我提供算法、你提供数据和需求”的模式,通过针对性的培训,让算法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与此同时,除了为行业提供AI服务,针对当前AI产业人才紧缺的痛点,云脑科技还设立了一个“中美AI青年计划”项目。这一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云脑科技硅谷研究院的线下参与活动,参与项目的学生在此期间会接受美国顶尖算法工程师的指导,另一部分叫做“云脑机器学习实战训练营”,即线上视频教学授课,而中美导师会带着学员做项目,为其答疑解惑。
只做技术是死路一条?那可不一定
在接下来的规划中,依据“一横一纵”的战略制定,云脑科技将打造一个足够强大的AI平台,继续在不同的行业中进行深挖。总体来看,云脑科技是一个以技术为主导的AI创企,那么,问题来了。
此前,有人说“只做技术的公司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这些技术在未来终将被BAT免费开放”。再联想此前百度与科大讯飞之间因语音识别免费开源而闹得沸沸扬扬一事,似乎从侧面印证了这个观点。对此,张本宇说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只做技术的确会慢慢的贬值,但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死路一条。”张本宇表示。在其看来,在技术已经开源的前提下,如果只是做技术,但是有没有去解决真正的行业问题,那样才的的确确是“死路一条”。
另外,他也称,将算法进行开源并不代表该算法能够在所有的行业或场景中达到领先。“很难有一个技术能够在所有行业里面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不同行业有不同特征,也有着不同需求,继而会诞生出一些新的算法。”张本宇表示。
我们可以看到,鉴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庞大,以及在新技术采用与迭代方面的强悍,国内AI 技术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前景还是非常之好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不少人在思考——如果要在AI领域创业,还有哪里可以进入?与此同时,在计算机视觉等领域,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扎堆进行创业。
就以计算机视觉为例,“目前基本上还是在安防领域,而安防是一个以*为主导的行业,在这之外还有很多的行业需求,像医疗、教育等等。其实,很多行业还是在用10年、20年前的技术,急需新技术的出现与变革。”张本宇表示。同时,他也警示,创业方向的选择也要考虑到团队整体的长处,在技术与产品落地之间如何抉择?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制定更为适合的战略决策。
云脑科技中国团队部分成员
结语
今年7月份,云脑科技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而在明年年初,他们就将开启新一轮融资计划。对于投资方的选择,张本宇表示,他会着重看两个方面,一个是双方是否能够在对AI的深度和广度上拥有一个较为一致的认知,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双方能够在战略层面上能够达到一种很好地配合。
从某一层面来看,云脑科技是没有绝对竞争对手的,而相对来讲,在AI+人力资源、AI+金融等细分领域,它则有着竞争对手的。张本宇称,云脑科技的核心还是一个AI算法平台,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就是适用于不同行业的中间件,让不同行业来刺激它,从而让它逐步的建立起来。
不过,虽然直接对标的竞争对手还没出现,但是张本宇还是表示了对于竞争对手出现的期待。毕竟很多时候,只有竞争的出现才能真正的把这件事情更快地推进,才能和客户共同推进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