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图像从色彩域转换到频率域,常用的变换方法有:
DCT变换的公式为:
f(i,j) 经 DCT 变换之后,F(0,0) 是直流系数,其他为交流系数。
还是举例来说明一下。
8x8的原始图像:
推移128后,使其范围变为 -128~127:
使用离散余弦变换,并四舍五入取最接近的整数:
上图就是将取样块由时间域转换为频率域的 DCT 系数块。
DCT 将原始图像信息块转换成代表不同频率分量的系数集,这有两个优点:其一,信号常将其能量的大部分集中于频率域的一个小范围内,这样一来,描述不重要的分量 只需要很少的比特数;其二,频率域分解映射了人类视觉系统的处理过程,并允许后继的量化过程满足其灵敏度的要求。
当u,v = 0 时,离散余弦正变换(DCT)后的系数若为F(0,0)=1,则离散余弦反变换(IDCT)后的重现函数 f(x,y)=1/8,是个常 数值,所以将 F(0,0) 称为直流(DC)系数;当 u,v≠0 时,正变换后的系数为 F(u,v)=0,则反变换后的重现函数 f(x,y) 不是常数,此时 正变换后的系数 F(u,v) 为交流(AC)系数。
DCT 后的64个 DCT 频率系数与 DCT 前的64个像素块相对应,DCT 过程的前后都是64个点,说明这个过程只是一个没有压缩作用的无损变换过程。
单独一个图像的全部 DCT 系数块的频谱几乎都集中在最左上角的系数块中。
DCT 输出的频率系数矩阵最左上角的直流 (DC)系数幅度最大,图中为-415;以 DC 系数为出发点向下、向右的其它 DCT 系数,离 DC 分量越远,频率越高,幅度值越小,图中最右下角为2,即图像信息的大部分集中于直流系数及其附近的低频频谱上,离 DC 系数越来越远的高频频谱几乎不含图像信息,甚至于只含杂波。
DCT 本身虽然没有压缩作用,却为以后压缩时的"取"、"舍" 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4、量化
量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对 DCT 系数的一个优化过程。它是利用了人眼对高频部分不敏感的特性来实现数据的大幅简化。
量化过程实际上是简单地把频率领域上每个成份,除以一个对于该成份的常数,且接着四舍五入取最接近的整数。
这是整个过程中的主要有损运算。
以这个结果来说,经常会把很多高频率的成份四舍五入而接近0,且剩下很多会变成小的正或负数。
整个量化的目的是减小非“0”系数的幅度以及增加“0”值系数的数目。
量化是图像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因为人眼对亮度信号比对色差信号更敏感,因此使用了两种量化表:亮度量化值和色差量化值。
使用这个量化矩阵与前面所得到的 DCT 系数矩阵:
如,使用?415(DC系数)且四舍五入得到最接近的整数
总体上来说,DCT 变换实际是空间域的低通滤波器。对 Y 分量采用细量化,对 UV 采用粗量化。
量化表是控制 JPEG 压缩比的关键,这个步骤除掉了一些高频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所有图片的点与点之间会有一个色彩过渡的过程,大量的图像信息被包含在低频率中,经过量化处理后,在高频率段,将出现大量连续的零。
5、“Z”字形编排
量化后的数据,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直流分量相对于交流分量来说要大,而且交流分量中含有大量的0。这样,对这个量化后的数据如何来进行简化,从而再更大程度地进行压缩呢。
这就出现了“Z”字形编排,如图:
对于前面量化的系数所作的 “Z”字形编排结果就是:
底部 ?26,?3,0,?3,?3,?6,2,?4,1 ?4,1,1,5,1,2,?1,1,?1,2,0,0,0,0,0,?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顶部
这样做的特点就是会连续出现多个0,这样很有利于使用简单而直观的行程编码(RLE:Run Length Coding)对它们进行编码。
8×8图像块经过 DCT 变换之后得到的 DC 直流系数有两个特点,一是系数的数值比较大,二是相邻8×8图像块的 DC 系数值变化不大。根据这个特点,JPEG 算法使用了差分脉冲调制编码(DPCM)技术,对相邻图像块之间量化 DC 系数的差值(Delta)进行编码。即充分利用相邻两图像块的特性,来再次简化数据。
即上面的 DC 分量-26,需要单独处理。
而对于其他63个元素采用zig-zag(“Z”字形)行程编码,以增加行程中连续0的个数。
本文转自编程小翁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wengzilin/archive/2013/05/26/3100027.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