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AOP复习

一、概念

AOP: (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面向切面编程。是目前软件开发中的一个热点,也是Spring框架中容。利用AOP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二、功能

主要的功能是:日志记录,性能统计,安全控制,事务处理,异常处理等等。

三、区别

AOP、OOP在字面上虽然非常类似,但却是面向不同领域的两种设计思想。OOP(面向对象编程)针对业务处理过程的实体及其属性和行为进行抽象封装,以获得更加清晰高效的逻辑单元划分。 而AOP则是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切面进行提取,它所面对的是处理过程中的某个步骤或阶段,以获得逻辑过程中各部分之间低耦合性的隔离效果。这两种设计思想在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差异。

四、举例

对于“雇员”这样一个业务实体进行封装,自然是OOP的任务,我们可以为其建立一个“Employee”类,并将“雇员”相关的属性和行为封装其中。而用AOP设计思想对“雇员”进行封装将无从谈起。
同样,对于“权限检查”这一动作片断进行划分,则是AOP的目标领域。而通过OOP对一个动作进行封装,则有点不伦不类。 换而言之,OOP面向名词领域,AOP面向动词领域。

五、结论

AOP可以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给程序动态统一添加功能的一种技术,把散落在程序中的公共部分提取出来,做成切面类,这样的好处在于,代码的可重用,一旦涉及到该功能的需求发生变化,只要修改该代码就行,否则,你要到处修改,如果只要修改1、2处那还可以接受,万一有1000处呢。

最常用的AOP应用在数据库连接以及事务处理上。

实现模式可能为:代理模式+工厂模式

六、实战操练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面向切面编程(AOP),通过一个例子看看他是如何实现的

创建一个UserDao类: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UserDao {
public void addUser(){
System.out.println(“添加用户”);
}
public void updateUser(){
System.out.println(“修改用户”);
}
public void deleteUser(){
System.out.println(“删除用户”);
}
}

创建一个切面类:

@Aspect

public class MyAspectLog {

/**

 * 方法执行完后执行的方法

 */

@After(value="execution(* cn.xh.dao.UserDao.addUser(..))")

public void log(){

    System.out.println("记录日志");

}

}
在spring配置文件中加入:

<aop:aspectj-autoproxy />

<!-- 定义aspect类 -->
<bean name="myAspect" class="cn.xh.dao. MyAspectLog "/>

当我们创建UserDao的对象userDao调用addUser方法的时候会打印“添加用户”,“记录日志”很神奇吧,究竟发生了什么?

明明addUser方法里面只有打印”添加用户”啊

这就是Spring AOP的强大之处,在运行时通过动态代理技术对UserDao的addUser方法进行了增强,添加了记录日志的功能。

动态代理其实就是在运行时动态的生成目标对象的代理对象,在代理对象中对目标对象的方法进行增强,关于动态代理技术我会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现在先来看一下AOP中几个重要的概念:

https://www.pianshen.com/article/37561266166/

一:通知:就是会在目标方法执行前后执行的方法

上面这个例子中:

@After(value=“execution(* cn.xh.dao.UserDao.addUser(…))”)
public void log(){
System.out.println(“记录日志”);
}
这个方法就是通知,目标方法是UserDao类的addUser(),在addUser执行之后执行了log方法,所以log方法是后置通知,通过在方法上加上@After注解来表示。

通过通知和目标方法的执行顺序我们可以把通知分为五种:

前置通知(before):在目标方法执行之前执行。

后置通知(after):在目标方法执行之后执行

后置返回通知(after returning):在目标方法返回之后执行,先执行后置通知再执行后置返回通知。

这三种通知的执行顺序如下:

try{
try{
//@Before
method.invoke(…);
}finally{
//@After
}
//@AfterReturning
}catch(){
//@AfterThrowing
}

异常通知(after throwing):在目标方法抛出异常时执行

环绕通知(around):在目标函数执行中执行

二:切入点:应用通知进行增强的目标方法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描述这个需要被增强的目标方法,如果只是一个具体的方法需要增强那简单,通过类名和方法名找到它就可以了,但是往往真实的需求中很多方法需要同样的通知进行增强,Spring AOP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描述方法的语法比如上例中的:

@After(value=“execution(* cn.xh.dao.UserDao.addUser(…))”)

execution(* cn.xh.dao.UserDao.addUser(…)就是用来描述需要应用通知的方法的。这里的含义是cn.xh.dao包UserDao类中的参数任意,返回值任意的addUser方法。

关于这种描述更多具体的写法我会在另一篇文章中详述。

三:连接点:连接点就是可以应用通知进行增强的方法

因为Spring Aop只能针对方法进行增强,所以这里的连接点指的就是方法,一旦连接点被增强,它就成为了切入点。

如上例中的:

public void addUser(){
System.out.println(“添加用户”);
}
public void updateUser(){
System.out.println(“修改用户”);
}
public void deleteUser(){
System.out.println(“删除用户”);
}
三个方法都是连接点。

四:切面:是切入点和通知的结合

可以用切面类来表示:

@Aspect

public class MyAspectLog {

/**

 * 方法执行完后执行的方法

 */

@After(value="execution(* cn.xh.dao.UserDao.addUser(..))")

public void log(){

    System.out.println("记录日志");

}

}
在这个类中既包含了切入点addUser又包含了通知:log().

五:织入:就是通过动态代理对目标对象方法进行增强的过程。

上一篇:书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约翰.格雷


下一篇:Spring框架怎样实现依赖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