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SQL · 特性分析 · checkpoint机制浅析

背景

上期月报PgSQL · 特性分析 · Write-Ahead Logging机制浅析中简单介绍了PostgreSQL中WAL机制,其中讲到如果是创建checkpoint会触发刷新xlog日志页到磁盘,本文主要分析下PostgreSQL中checkpoint机制。

checkpoint又名检查点,一般checkpoint会将某个时间点之前的脏数据全部刷新到磁盘,以实现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目前各个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都具备checkpoint功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缩短崩溃恢复时间,以Oracle为例,在进行数据恢复时,会以最近的checkpoint为参考点执行事务前滚。而在WAL机制的浅析中,也提过PostgreSQL在崩溃恢复时会以最近的checkpoint为基础,不断应用这之后的WAL日志。

检查点发生时机

在xlog.h文件中,有如下代码对checkpoint进行了相应的分类:

/*
 * OR-able request flag bits for checkpoints.  The "cause" bits are used only
 * for logging purposes.  Note: the flags must be defined so that it's
 * sensible to OR together request flags arising from different requestors.
 */

/* These directly affect the behavior of CreateCheckPoint and subsidiaries */
#define CHECKPOINT_IS_SHUTDOWN    0x0001    /* Checkpoint is for shutdown */
#define CHECKPOINT_END_OF_RECOVERY    0x0002        /* Like shutdown checkpoint,
                                                 * but issued at end of WAL
                                                 * recovery */
#define CHECKPOINT_IMMEDIATE    0x0004    /* Do it without delays */
#define CHECKPOINT_FORCE        0x0008    /* Force even if no activity */
/* These are important to RequestCheckpoint */
#define CHECKPOINT_WAIT            0x0010    /* Wait for completion */
/* These indicate the cause of a checkpoint request */
#define CHECKPOINT_CAUSE_XLOG    0x0020    /* XLOG consumption */
#define CHECKPOINT_CAUSE_TIME    0x0040    /* Elapsed time */
#define CHECKPOINT_FLUSH_ALL    0x0080    /* Flush all pages, including those
                                         * belonging to unlogged tables */

也就是说,以下几种情况会触发数据库操作系统做检查点操作:

  1. 超级用户(其他用户不可)执行CHECKPOINT命令
  2. 数据库shutdown
  3. 数据库recovery完成
  4. XLOG日志量达到了触发checkpoint阈值
  5. 周期性地进行checkpoint
  6. 需要刷新所有脏页

为了能够周期性的创建检查点,减少崩溃恢复时间,同时合并I/O,PostgreSQL提供了辅助进程checkpointer。它会对不断检测周期时间以及上面的XLOG日志量阈值是否达到,而周期时间以及XLOG日志量阈值都可以通过参数设置来实现的,接下来介绍下与checkpoints相关的参数。

与检查点相关参数

  • checkpoint_segments

    • WAL log的最大数量,系统默认值是3。超过该数量的WAL日志,会自动触发checkpoint。
  • checkpoint_timeout

    • 系统自动执行checkpoint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系统默认值是5分钟。
  • checkpoint_completion_target

    • 该参数表示checkpoint的完成时间占两次checkpoint时间间隔的比例,系统默认值是0.5,也就是说每个checkpoint需要在checkpoints间隔时间的50%内完成。
  • checkpoint_warning

    • 系统默认值是30秒,如果checkpoints的实际发生间隔小于该参数,将会在server log中写入写入一条相关信息。可以通过设置为0禁用。

创建检查点具体过程

CreateCheckPoint具体过程

当PostgreSQL触发checkpoint发生的条件后,会调用CreateCheckPoint函数创建具体的检查点,具体过程如下:

  1. 遍历所有的数据buffer,将脏页块状态从BM_DIRTY改为BM_CHECKPOINT_NEEDED,表示这些脏页将要被checkpoint刷新到磁盘
  2. 调用CheckPointGuts函数将共享内存中的脏页刷出到磁盘
  3. 生成新的Checkpoint 记录写入到XLOG中
  4. 更新控制文件、共享内存里XlogCtl的检查点相关成员、检查点的统计信息结构

PostgreSQL 控制文件pg_control里存储的数据是一个ControlFileData结构,具体如下:

typedefstruct ControlFileData
{
    uint64    system_identifier;
    uint32    pg_control_version;     /*PG_CONTROL_VERSION */
    uint32    catalog_version_no;     /* seecatversion.h */
    DBState      state;       /* see enum above */
    pg_time_t time;        /* time stamp of last pg_control update */

        XLogRecPtr    checkPoint;        /* 最近一次创建checkpoint的LSN*/
        XLogRecPtr    prevCheckPoint; /* 最近一次之前创建checkpoint的LSN */
        /*由于一个检查点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有可能系统在所有页面写完之前崩溃,这样磁盘上的检查点可能是不完全的,因此将最后一个完全检查点位置写在prevCheckPoint上*/

    CheckPoint    checkPointCopy; /* 最近一次checkpoint对应的CheckPoint对象 */

    XLogRecPtr    minRecoveryPoint;
    TimeLineID    minRecoveryPointTLI;
    XLogRecPtr    backupStartPoint;
    XLogRecPtr    backupEndPoint;
    bool        backupEndRequired;
   ......

其中,minRecoveryPoint和minRecoveryPointTLI确定数据库启动前,如果做归档恢复,我们必须恢复到的最小检查点。其中minRecoveryPoint指向该检查点对应的LSN位置,minRecoveryPointTLI指向该检查点对应的时间线。其具体的用法,我们将在之后的PostgreSQL崩溃恢复中分析,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下PostgreSQL中的时间线概念。

PostgreSQL中WAL日志段名称,由时间线ID、日志ID、段ID的八位16进制数依次构成。例如:

00000001 00000001 0000008F
时间线TimeLineID 逻辑日志ID 段ID

其中时间线是作为日志段名称的一部分,用来标识数据库归档恢复后产生的一系列新的WAL记录。在每次归档恢复完成后,都会产生一个新的时间线和新的WAL日志段。时间线可以理解为平行时空中的各个平行宇宙,我们完全可以恢复到某个时间点,重开一条时间线,继续进行数据操作,这样就可以实现完全的PTIR。

在PostgreSQL中,一个新的时间线产生,系统伴随它会建立一个以“新TimeLineID+.history”命名的“时间线历史”文件(timeline history),它是一个类似于txt的文件,其中包含所有在当前时间线以前的时间线,同时记录了每个时间线开始时的第一个WAL段,这样数据库恢复时,通过读取时间线历史文件文件,根据目标时间点可以快速找到正确的日志段文件。如果上一次恢复是恢复到具体某时刻,在时间线历史文件中还会记录该时间线对应的具体时刻。

在PITR恢复时,无需扫描所有WAL日志文件以找到符合该时间点的日志记录,而是通过时间线直接定位某个WAL段,再从该WAL段中寻找,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数据库恢复时,默认是沿着基备份开始时的时间点进行,即利用从基备份完成后产生的第一个日志段文件做恢复,如果想恢复到指定时间点(时间线),需要在recovery.conf配置文件中设置目标时间线(target timeline ID),但是target timeline ID不能指定为基备份以前的时间线。

CheckPointGuts函数

CheckPointGuts函数将共享内存里的数据刷出并文件同步到磁盘,具体定义如下:

staticvoid
CheckPointGuts(XLogRecPtrcheckPointRedo,int flags)
{
   CheckPointCLOG();
   CheckPointSUBTRANS();
   CheckPointMultiXact();
   CheckPointPredicate();
   CheckPointRelationMap();
   CheckPointBuffers(flags);   /* performs all required fsyncs */
   /* We deliberately delay 2PC checkpointingas long as possible */
   CheckPointTwoPhase(checkPointRedo);
}

可以看出,CheckPointGuts根据不同的缓存类型,把clog、subtrans、multixact、predicate、relationmap、buffer(数据文件)和twophase相应缓存分别调用不同的方法,将缓存刷到磁盘中:

  • 提交事务日志管理器的方法CheckPointClog
  • 子事务日志管理器的方法CheckPointSUBTRANS
  • 多事务日志管理器的方法CheckPointMultiXact
  • 支持序列化事务隔离级别的谓词锁模块的方法CheckPointPredicate
  • 目录/系统表到文件节点映射模块的方法CheckPointRelationMap
  • 缓存管理器的方法CheckPointBuffers
  • 两阶段提交模块的方法CheckPointTwoPhase

其中,前四个函数最后都调用了SLRU模块的SimpleLruFlush(简单最近最少使用)方法,把相应的共享内存数据写到磁盘,并通过调用pg_fsync方法把相应文件刷到磁盘上对应文件。

后二个函数没有使用SLRU算法,直接调用pg_fsync方法把相应文件刷到磁盘上对应文件。

而目录/系统表到文件节点映射模块的方法CheckPointRelationMap,会将共享内存里系统表和对应物理文件映射的map文件刷到磁盘。

总结

至此,我们大体了解了checkpoint的用法和整个实现过程,但是还需要对一些特别的地方做出说明。

  • 每个检查点后,第一次数据页的变化会导致整个页面会被记录在XLOG日志中
  • 检查点的开销比较高,可以用checkpoint_warning自检,相应调大checkpoint_segments
  • 检查点的位置保存在文件 pg_control,pg_control文件被损坏可能会导致数据库不可用

其中,如果pg_control文件损坏,在数据库崩溃恢复时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分析PostgreSQL数据库崩溃恢复时具体分析。

上一篇:BluetoothAdapter在Android6.0/7.0+以上startDiscovery不能发现蓝牙设备问题


下一篇:PgSQL · 特性分析 · 逻辑导出pg_dump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