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https://tech.meituan.com/spark-tuning-basic.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024169
一、开发调优
1、避免创建重复RDD
对于同一份数据,只应该创建一个RDD,不要创建多个RDD来代表同一份数据。
2、尽可能复用同一个RDD
多个RDD的数据有重叠或者包含的情况,我们应该尽量复用一个RDD,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RDD的数量,从而尽可能减少算子执行的次数
3、对多次使用的RDD进行持久化
Spark的持久化级别
持久化级别 | 含义解释 |
---|---|
MEMORY_ONLY | 使用未序列化的Java对象格式,将数据保存在内存中。如果内存不够存放所有的数据,则数据可能就不会进行持久化。那么下次对这个RDD执行算子操作时,那些没有被持久化的数据,需要从源头处重新计算一遍。这是默认的持久化策略,使用cache()方法时,实际就是使用的这种持久化策略。 |
MEMORY_AND_DISK | 使用未序列化的Java对象格式,优先尝试将数据保存在内存中。如果内存不够存放所有的数据,会将数据写入磁盘文件中,下次对这个RDD执行算子时,持久化在磁盘文件中的数据会被读取出来使用。 |
MEMORY_ONLY_SER | 基本含义同MEMORY_ONLY。唯一的区别是,会将RDD中的数据进行序列化,RDD的每个partition会被序列化成一个字节数组。这种方式更加节省内存,从而可以避免持久化的数据占用过多内存导致频繁GC。 |
MEMORY_AND_DISK_SER | 基本含义同MEMORY_AND_DISK。唯一的区别是,会将RDD中的数据进行序列化,RDD的每个partition会被序列化成一个字节数组。这种方式更加节省内存,从而可以避免持久化的数据占用过多内存导致频繁GC。 |
DISK_ONLY | 使用未序列化的Java对象格式,将数据全部写入磁盘文件中。 |
MEMORY_ONLY_2, MEMORY_AND_DISK_2, 等等. | 对于上述任意一种持久化策略,如果加上后缀_2,代表的是将每个持久化的数据,都复制一份副本,并将副本保存到其他节点上。这种基于副本的持久化机制主要用于进行容错。假如某个节点挂掉,节点的内存或磁盘中的持久化数据丢失了,那么后续对RDD计算时还可以使用该数据在其他节点上的副本。如果没有副本的话,就只能将这些数据从源头处重新计算一遍了。 |
4、尽量避免使用shuffle类算子
shuffle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将分布在集群中多个节点上的同一个key,拉取到同一个节点上,进行聚合或join等操作。
实在避免shuffle算子,可以用以下方法避免shuffle操作:broadcast变量+map 的join操作,把较小的RDD通过broadcast广播出去,在map端实现聚合
// 传统的join操作会导致shuffle操作。
// 因为两个RDD中,相同的key都需要通过网络拉取到一个节点上,由一个task进行join操作。
val rdd3 = rdd1.join(rdd2) // Broadcast+map的join操作,不会导致shuffle操作。
// 使用Broadcast将一个数据量较小的RDD作为广播变量。
val rdd2Data = rdd2.collect()
val rdd2DataBroadcast = sc.broadcast(rdd2Data) // 在rdd1.map算子中,可以从rdd2DataBroadcast中,获取rdd2的所有数据。
// 然后进行遍历,如果发现rdd2中某条数据的key与rdd1的当前数据的key是相同的,那么就判定可以进行join。
// 此时就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方式,将rdd1当前数据与rdd2中可以连接的数据,拼接在一起(String或Tuple)。
val rdd3 = rdd1.map(rdd2DataBroadcast...) // 注意,以上操作,建议仅仅在rdd2的数据量比较少(比如几百M,或者一两G)的情况下使用。
// 因为每个Executor的内存中,都会驻留一份rdd2的全量数据。
5、使用map-side预聚合的shuffle操作
如果因为业务需要,一定要使用shuffle操作,无法用map类的算子来替代,那么尽量使用可以map-side预聚合的算子。map-side预聚合,说的是在每个节点本地对相同的key进行一次聚合操作。通常来说,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使用reduceByKey或者aggregateByKey算子来替代掉groupByKey算子。
6、使用高性能的算子
使用reduceByKey/aggregateByKey替代groupByKey
使用mapPartitions替代普通map
使用foreachPartitions替代foreach
使用filter之后进行coalesce操作
使用repartitionAndSortWithinPartitions替代repartition与sort类操作
7、广播大变量
在算子函数中使用到外部变量时,默认情况下,Spark会将该变量复制多个副本,通过网络传输到task中,此时每个task都有一个变量副本。如果使用的外部变量比较大,建议使用Spark的广播功能,对该变量进行广播。广播后的变量,会保证每个Executor的内存中,只驻留一份变量副本,而Executor中的task执行时共享该Executor中的那份变量副本。
8、使用Kryo优化序列化性能
9、优化数据结构
二、资源调优
- num-executors
- executor-memory
- executor-cores
- driver-memory
- spark.default.parallelism
- spark.storage.memoryFraction
- 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
num-executors
参数说明:该参数用于设置Spark作业总共要用多少个Executor进程来执行。Driver在向YARN集群管理器申请资源时,YARN集群管理器会尽可能按照你的设置来在集群的各个工作节点上,启动相应数量的Executor进程。这个参数非常之重要,如果不设置的话,默认只会给你启动少量的Executor进程,此时你的Spark作业的运行速度是非常慢的。
参数调优建议:每个Spark作业的运行一般设置50~100个左右的Executor进程比较合适,设置太少或太多的Executor进程都不好。设置的太少,无法充分利用集群资源;设置的太多的话,大部分队列可能无法给予充分的资源。
executor-memory
参数说明:该参数用于设置每个Executor进程的内存。Executor内存的大小,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Spark作业的性能,而且跟常见的JVM OOM异常,也有直接的关联。
参数调优建议:每个Executor进程的内存设置4G~8G较为合适。但是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具体的设置还是得根据不同部门的资源队列来定。可以看看自己团队的资源队列的最大内存限制是多少,num-executors乘以executor-memory,是不能超过队列的最大内存量的。此外,如果你是跟团队里其他人共享这个资源队列,那么申请的内存量最好不要超过资源队列最大总内存的1/3~1/2,避免你自己的Spark作业占用了队列所有的资源,导致别的同学的作业无法运行。
executor-cores
参数说明:该参数用于设置每个Executor进程的CPU core数量。这个参数决定了每个Executor进程并行执行task线程的能力。因为每个CPU core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task线程,因此每个Executor进程的CPU core数量越多,越能够快速地执行完分配给自己的所有task线程。
参数调优建议:Executor的CPU core数量设置为2~4个较为合适。同样得根据不同部门的资源队列来定,可以看看自己的资源队列的最大CPU core限制是多少,再依据设置的Executor数量,来决定每个Executor进程可以分配到几个CPU core。同样建议,如果是跟他人共享这个队列,那么num-executors * executor-cores不要超过队列总CPU core的1/3~1/2左右比较合适,也是避免影响其他同学的作业运行。
driver-memory
参数说明:该参数用于设置Driver进程的内存。
参数调优建议:Driver的内存通常来说不设置,或者设置1G左右应该就够了。唯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需要使用collect算子将RDD的数据全部拉取到Driver上进行处理,那么必须确保Driver的内存足够大,否则会出现OOM内存溢出的问题。
spark.default.parallelism
参数说明:该参数用于设置每个stage的默认task数量。这个参数极为重要,如果不设置可能会直接影响你的Spark作业性能。
参数调优建议:Spark作业的默认task数量为500~1000个较为合适。很多同学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去设置这个参数,那么此时就会导致Spark自己根据底层HDFS的block数量来设置task的数量,默认是一个HDFS block对应一个task。通常来说,Spark默认设置的数量是偏少的(比如就几十个task),如果task数量偏少的话,就会导致你前面设置好的Executor的参数都前功尽弃。试想一下,无论你的Executor进程有多少个,内存和CPU有多大,但是task只有1个或者10个,那么90%的Executor进程可能根本就没有task执行,也就是白白浪费了资源!因此Spark官网建议的设置原则是,设置该参数为num-executors * executor-cores的2~3倍较为合适,比如Executor的总CPU core数量为300个,那么设置1000个task是可以的,此时可以充分地利用Spark集群的资源。
spark.storage.memoryFraction
参数说明:该参数用于设置RDD持久化数据在Executor内存中能占的比例,默认是0.6。也就是说,默认Executor 60%的内存,可以用来保存持久化的RDD数据。根据你选择的不同的持久化策略,如果内存不够时,可能数据就不会持久化,或者数据会写入磁盘。
参数调优建议:如果Spark作业中,有较多的RDD持久化操作,该参数的值可以适当提高一些,保证持久化的数据能够容纳在内存中。避免内存不够缓存所有的数据,导致数据只能写入磁盘中,降低了性能。但是如果Spark作业中的shuffle类操作比较多,而持久化操作比较少,那么这个参数的值适当降低一些比较合适。此外,如果发现作业由于频繁的gc导致运行缓慢(通过spark web ui可以观察到作业的gc耗时),意味着task执行用户代码的内存不够用,那么同样建议调低这个参数的值。
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
参数说明:该参数用于设置shuffle过程中一个task拉取到上个stage的task的输出后,进行聚合操作时能够使用的Executor内存的比例,默认是0.2。也就是说,Executor默认只有20%的内存用来进行该操作。shuffle操作在进行聚合时,如果发现使用的内存超出了这个20%的限制,那么多余的数据就会溢写到磁盘文件中去,此时就会极大地降低性能。
参数调优建议:如果Spark作业中的RDD持久化操作较少,shuffle操作较多时,建议降低持久化操作的内存占比,提高shuffle操作的内存占比比例,避免shuffle过程中数据过多时内存不够用,必须溢写到磁盘上,降低了性能。此外,如果发现作业由于频繁的gc导致运行缓慢,意味着task执行用户代码的内存不够用,那么同样建议调低这个参数的值。
资源参数的调优,没有一个固定的值,需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Spark作业中的shuffle操作数量、RDD持久化操作数量以及spark web ui中显示的作业gc情况),同时参考本篇文章中给出的原理以及调优建议,合理地设置上述参数。 资源参数参考示例
以下是一份spark-submit命令的示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bin/spark-submit \
--master yarn-cluster \
--num-executors 100 \
--executor-memory 6G \
--executor-cores 4 \
--driver-memory 1G \
--conf spark.default.parallelism=1000 \
--conf spark.storage.memoryFraction=0.5 \
--conf 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0.3 \
参数调优详细说明